北漂職場圖鑒!
入職了高思教育,陳默成為了一名電話銷售,銷售的產品是一款叫做“愛學習”的教學教研產品,這款產品基於高思教育在bj地區多年的教學經驗而沉澱下來的教學體係,通過互聯網技術包裝成一整套可售賣的產品。
陳默其實對於這款產品最初並不了解,對於高思教育也從未了解過,入職幾天後,經過公司組織的係統培訓,以及陳默和同事們聊天,他才對這個行業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中國,有個行業叫做教培行業,就是課外輔導機構,國內最為知名的,當屬於新東方和學而思了,而學而思後來改名叫做好未來教育集團,高思教育所做的事情,跟新東方,學而思做的事情是一樣的,就是對中小學的學生開展課外輔導,也就是教培行業。
學生在公立學校放學後,會到培訓班繼續上課,做課外輔導,這個行業是一個暴利行業,高思教育入行比新東方和學而思晚一些,因此隻在bj地區有自己的線下實體教學校區,而新東方,學而思等機構,他們的學校遍布全國各地的一線,準一線,二三線城市,高思教育見自己在bj地區外的地方,再開學校已經失去了優勢。因此,想出了“愛學習”這麼一個產品,其目的就是,讓那些除bj以外的其他地區,尤其是那些小的雜牌子培訓機構,也能夠在當地的培訓行業裡有競爭優勢,跟高思教育合作,用高思教育的教材,教學係統,教研,雖然不是加盟高思教育,但其實用的是高思教育的教學教研,高思教育從中既可以獲取合作費用,也可以將自己的影響力占據非bj的其他地區,意圖以這種培養其他地區和城市“小弟”的方式,而和新東方,好未來等競爭,這是高思教育推出“愛學習”這款產品的目的所在。
陳默漸漸的明白了高思教育的精明之處,bj地區,高思教育已經有幾十所學校了,但非bj地區,高思教育如果再想開設學校,要承擔昂貴的房租成本,師資成本,且較比新東方,學而思,已經失去了早日搶占市場的優勢,那乾脆我高思教育利用你其他地區的一些小培訓機構現有的校區和老師,我向你輸出教學教研,提高你在本地的競爭力,這對於高思教育和外地的小培訓機構,無疑是雙贏之舉。
高思賺了外地小培訓機構的錢,小培訓機構打著高思教育優質的教學教研體係和資源,提高了在本地的競爭力,也間接的爭搶了高思競爭對手新東方,學而思的學生資源,陳默漸漸明白了教培行業的商業競爭是有何等的激烈,以及那些他曾經想不到更不知道的層層暗流。
公司給了個資源池,裡麵有很多外地培訓學校的電話,張鑫海告訴陳默“你每天就打裡麵的電話就行,這些都是有合作意向的客戶,現在我們這個部門還沒有劃分區域,不管是哪裡的,隻要你電話能打通,對方有合作意向,簽了單子,都算是你的,但是很快公司就會劃分區域,到時候,不是你的區域,就不能算是你的客戶了。”
“以後會劃分區域?我們屬於哪個區域?”陳默不解。
“以後,我們這個組,可能隻做山東的市場了,過幾天,我會在山東濟南組織一場會議,辦一場大會,先把山東教培行業摸摸水。”張鑫海回答。
聽到張鑫海這麼說,陳默大致了解了,以後他可能會經常去山東地區,尤其想到近期會在濟南辦會,那是不是就可以去趟濟南了?他在bj呆夠了,覺得自己應該出去走走,全當散心了。
公司給每個銷售都配備了手機,陳默拿著手機,盯著電腦,公司資源池裡的全國各地的培訓機構,聯係人的姓名,電話,都一覽無餘,這麼多的資源,隻要他能聯係上,成了單子都算作是他的客戶啊,他不禁想起了曾經在秀美甲工作的時候,這場景仿佛似曾相識,那時候的自己,可是整個部門的銷冠,如今,他對這份新工作,以及客觀的銷售提成倒是躍躍欲試了。
他聽同事們說過,大部分銷售,尤其是那些老銷售,每個月的收入,多則近十萬,小的也有兩三萬。
想著白花花的銀子可以賺,想著高額的提成,陳默連忙告訴愣神的自己廢話少說,打電話。
一通電話打下來,聯係了幾十個外地的培訓學校,結果卻如出一轍,總結起來三個字不合作。
陳默忽然明白,資源池裡的資源,看著有千百萬個,但其實都是一些沒用的資源,如果這些資源有效,那還輪的到自己?早就被那些老銷售搶走了,這些電話,肯定是被老銷售篩選了幾遍甚至十幾遍了,確定對方沒有合作意向,才會被再次放回到公共資源池,否則,但凡客戶有合作意向,也不會被放到公共資源池的。
幾天下來,陳默心灰意冷,他覺得自己足夠努力了,除了公共資源池,他沒有任何資源,而公共資源池裡的電話,幾乎被自己打了一遍,能篩選出來有合作意向的客戶,卻寥寥無幾。
白天打了一天的電話,晚上回到家,陳默已是疲憊不已,bj的冬天還沒有完全結束,他不想再住在這個陰冷的小屋子裡,一是每天沒有陽光,二是這個屋子,裡麵充滿著太多他與李曉映的回憶,周六是休息日,陳默便跑到一層的房東處,他想要一個窗戶朝南的房間,想要一個陽光可以照進屋子的房間,問詢房東現在是否有空著的朝南的房間,房東告訴陳默,另外一棟公寓倒是空出個朝南的房間來,但是房租每個月要貴一百塊錢。
貴一百就貴一百吧,陳默去看了看房子,在他旁邊的公寓頂層,果真空出了一件房子,房子是個西樓頭,除了有一麵朝南的窗戶,就連朝西的牆麵上也有一扇大窗戶,屋子裡亮亮堂堂,陳默當即搬到了新房子。
這樣,他就可以擺脫那間小公寓帶給自己的種種憂傷。
但每天的工作依舊毫無起色,辦公室裡亂糟糟的,一個屋子裡有幾十個銷售,每天都在各自打電話,辦公室的牆上貼著大字報,上麵寫著各個銷售小組的銷售目標和業績額,陳默看著這些心底裡就感到壓抑,他不喜歡這種十足的銷售氛圍,更不喜歡這種以業績來證明自己實力和價值的衡量方式,但他彆無選擇,每天隻是能在這裡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