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職場圖鑒!
入職已經一個月了,陳默看透了這份工作的本質,就是赤裸裸的銷售,電話銷售,看到那些老銷售,可以和客戶在電話裡談天說地,看著工作群裡,每天推送的那些老銷售的簽單業績,陳默倒是羨慕不已,可自己呢?什麼業績也沒有,每天打了那麼多電話,可這些電話打出去,猶如自己往萬丈深淵裡扔了一枚小石頭,根本聽不到回響,不是他不夠努力,而是銷售往往看的不僅僅是努力,運氣更帶有很大的成分,對於新人銷售,現在拚的就是個耐力和運氣。
他隻盼著,張鑫海能夠早點舉辦濟南會議,他或許可以在會議上,積累些經驗,如果運氣好,或許能做出一些業績來。
單純的依賴公司的資源池,陳默已經覺得無望找到目標客戶了,他便聯係了自己大學時候的幾個老師,詢問老師是否有自己的同學如今是開教育培訓班的,一個大學老師很爽快的回複陳默有,便推給了陳默一個微信名片,並告訴陳默,這是她的大學同學,如今在山東的德州自己開培訓機構。
陳默欣喜不已,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加上了老師推送的微信,自報家門之後,對方竟然回複“我知道高思教育啊,還正想找你們合作呢。”
陳默高興的差點跳起來,連忙將公司產品資料發送了過去“老師,我們近期在濟南舉辦會議,如果您有時間,可以來參加一下。”
“好的,如果到時候有空,肯定去聽一下,我們這些小的培訓機構,也得多向你們這些大機構學習。”
幾天後,濟南會議的時間已經確定,張鑫海派小組的人分批進入濟南,先摸排一下濟南的教培市場,讓所有的人先進行陌拜,並對陌拜的客戶,發出參加會議的邀請,這樣整個會議現場人才會多,才能夠達到會銷的目的。
買了車票,陳默從bj南出發,高鐵一路向南,奔向泉城濟南。
坐在高鐵上,陳默望著窗外,當火車駛出bj的市區後,便進入了一片片農田,此時,地裡的小麥已經綠油油了,一些農民在田間地頭勞作,陳默望著一排排綠麥苗跟著高鐵的速度飛快的向後倒去,他頓時覺得壓抑了好幾個月的難過和悲傷,突然之間得到釋然。
他就是個農村的孩子,一個本本分分的農村孩子,忽然看到了麥苗,看到了田間勞作的老農民,讓他有久違的親和感,也或許去年一整個冬天,他看到的所有景色,都是光禿禿的,都是沿街的荒涼和冰冷的空氣。而如今,忽然看到成片的綠色,令他的視覺出現較大的反差,這份視覺反差將會直接影響心情,猶如一個在黑夜裡行走了很久的人,忽然看到光亮,在沙漠中行走了很久的人,忽然看到綠洲一樣。
他覺得眼前的生活忽然有光了,一成不變的昏暗忽然有顏色了,那份難過也壓抑的心情,頓時也好了。
他終於明白,為什麼人們總是說,心情不好的時候,應該出去旅行,應該出去散散心,而如今,他正乘坐著從bj通往濟南的高鐵,雖說是去為了工作,為了出差,可對於他來說,這趟出差,等同於旅行和散心,他還從未去過濟南,他還從未做過對教育機構這種街頭陌拜的工作,對於這份在高思教育的工作,能不能夠賺到錢先不說,單憑這趟濟南之行,起碼可以讓他心底裡暫時覺得痛快和舒服些,而對於此時的陳默來說,有這些,就足夠了。
張鑫海把小組的十個人劃分成了三個小組,陳默與小組的嶽建寧和劉超為同一組,劉超和陳默都是新人,而嶽建寧算是老人了,之前在跟誰學做過銷售,如今在高思教育,還得過銷冠,算是這個行業裡有經驗的老人了,嶽建寧帶著陳默和劉超,開始掃街陌拜。
“乾咱們這個啊,往往陌拜就是機會。”嶽建寧一邊走著,一邊對陳默和劉超道“看到那些掛著牌子的培訓機構,咱就走進去,直接找他們校長,跟他們聊,介紹咱們高思教育,告訴他們咱們的優勢,如果對方感興趣,就加個微信,邀請他們參加咱們的會議,等到了會議上,到時候請幾個專家一站台,氛圍一烘托,到時候,肯定有人直接掏錢下單。”
能夠帶兩個新人,嶽建寧也是頗有成就感,讓他忽然覺得自己是個老師傅可以帶徒弟了,而對於陳默和劉超來說,能夠跟著嶽建寧學習,自然也算是有人幫有人帶,嶽建寧是個練家子,看到培訓學校就走進去,業務很熟練又很客氣的進門就跟人聊天,開始是聊業務,後來是聊生活,幾天下來,倒是加了不少當地培訓機構學校的校長,校長們紛紛表示願意參加高思教育在濟南舉辦的會議。
“他們為什麼願意參加咱們舉辦的會議呢?人家應該很清楚,咱們辦會,目的無非是讓他們買咱們的產品。”陳默不解,問嶽建寧。
嶽建寧笑了笑“他們肯定是願意參加啊,這些培訓機構的校長現在都不好過,被學而思和新東方壓著,都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多搶占些生源,怎麼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他們師資有限,教研水平有限,也是想借著一些大牌子的機構來吸引學生,到時候打著從bj引進高思教育優質教學資源的牌子,那對於他們的招生來說豈不是更有噱頭了?另外,咱們也招生和運營的服務,他們巴不得有人替他們做招生和運營呢。”
聽完嶽建寧的話,陳默頓悟,這個嶽建寧,文化水平並不高,但在這個行業做久了,已然成為了一個老油條,歸根到底,是人家在這個行業裡做的時間久,對這個行業了解的多,對公司的產品掌握的熟悉,對客戶的需求把握的明確。當然,人家也肯吃苦,肯用心琢磨這些客戶每天想什麼,陳默心底裡不禁對嶽建寧讚歎,一個成功的銷售,運氣是一部分,但努力也是一部分,旁人隻是看到人家每個月做成了幾單,賺了多少的提成,完成了了多少業績,可人家背後的鑽研和努力,你又知道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