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扯皮,最後以三十五成交,王正占了幾塊錢的便宜,這可是一大堆豬蹄。
看著年輕人憤憤的離開,王正露出玩味的表情。
年輕人叫陳橋,人品一般,人還算機靈,前世王正叫他師哥,還跟著他混過一段時間,從他身上學到些門道,兩人關係還行。
開始那老頭是他父親,也是王正初中時候的政治老師,至於老頭人品嘛,完全沒品。
八十年代處到世紀末,在華夏農村學校混跡著這樣一種老師,本身也就是識字的水平,可因為資格老,比許多有學曆有教學水平的老師混的更好。
這種老師的教學水平,就是沒水平。
上課就是照著書念給你聽,搞得老子好像不認識字一樣,。
其中地理和政治兩門課是重災區。
陸陸續續的零賣了一下泥鰍黃鱔出去,最後大部分都低價處理給了販子。
剩下一些太小的,人家販子不好脫手,王正本來打算背回去自己吃的,沒想到遇到一個喜歡吃盤龍黃鱔的人,人家還就喜歡這種小的。
最後王正以六毛的價格,把泥鰍黃鱔一起全部混著處理了給他。
王媽欣喜的數了好一會兒,對著王正說道“大寶,有八十七塊六呐。”
“嗯,不錯,都拿來吧。”
看著兒子伸到麵前的手,我媽愣愣的問道“乾啥?”
王正挑了挑眉,“老媽同誌,您是不是忘記了昨天說的,以後我當家。”
聞言,王媽立馬怒了,眉毛都立了起來,“你當家,你才多大,這麼多錢給你,被彆人搶去了怎麼辦?”
王正歎了口氣,勸說道“大白天光的,誰敢搶按,今天的先給我吧,我有用,以後的都給你。”
王媽想了一下,猶豫著問道“以後的你都不要了?”
“不要了,都給你。”
“那好吧。”
想著以後會有更多的錢,王媽才一臉心疼的把手中的錢遞給了王正。
王正接過錢,抽了一張大團結遞了回去,“去逛逛,看看有什麼想買的,等下自己回去吧。”
告彆母親,趁著還沒有散場,王正背著背篼逛了起來。
路過肉攤,一番討價還價,王正以三毛五一斤的價格買了四隻豬蹄,老板讓了幾分錢,剛好花費了一塊。
四隻豬蹄三斤,活豬都不到兩百斤,豬蹄又能有多大呢?
紅棗、枸杞、蓮子一樣買了一斤總共花了一塊多錢。
蜂蜜一斤一塊錢,因為沒有容器,老板瓶子,被多收了五分錢,其實就是醫院裝藥的大玻璃瓶。
買了五塊一尺見方的玻璃,花了三塊錢,工業落後的代價。
給家人每人買了一雙鞋子,花費十塊錢,鞋子大小一個價。
給弟妹買了兩袋奶粉,一包白糖,總共花了十塊零兩毛,白糖七毛一斤。
回去的路上,遇見五分錢一斤的紅袍柑,直接把背篼裝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