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農女要翻天!
這個能理解,古代把老師和自己的父母放在同一輩,如果拜彆人為師的話,一些徒弟還會給老師養老送終。
自己讓那些收徒之人都非常的小心,就害怕收了一個壞徒弟而壞了自己的名聲,劉吉祥其實也讚同這樣的想法,你說學堂萬一收了一個壞學生,那可真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而且劉如意這個孩子看這膽子挺大的,但性子木訥,而且看著也比較瘦小,萬一碰到一個強壯的孩子被人欺負了怎麼辦?
劉吉祥記好地址之後,帶著劉如意先去糕點鋪買了一斤糕點,找人打聽了一番,才算找到學堂的位置。
學堂很偏僻,周圍沒有什麼彆的房子,但是還沒有走進學堂,就聽到朗朗的讀書之聲。
劉吉祥和劉如意手拉著手站在門口,不清楚要不要進去,總覺得就這樣進去了有些唐突。
“兩位有事兒嗎?”一個慈祥的聲音從他們的身後傳了過來。
劉如意回過頭來,發現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婦人,頓時就有些拘謹,“我……我和我弟弟是來拜師的……”
“哦,是來學堂讀書的吧,那怎麼站在門口不進去呢?”老婦人溫和的笑了笑,“裡麵又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你們不用害怕!”
“不是……”劉吉祥碰到這麼和藹的老人,瞬間由一隻老虎變成了軟萌的小白兔,聲音也輕軟了很多,“總覺得就這樣進去的話,實在是太不知禮了!”
老夫人一下就笑了,“你這個孩子真是有趣,行了,你也不必拘謹,我是學堂夫子的母親,你跟我一起進去吧!”
劉吉祥聽到這話忍不住緊張起來,跟著老夫人往院子走去,邊走邊說道“我們是由醫館的老大夫推薦過來的,他還給我們寫了拜帖……”
“哦,原來是孔太傅推薦你們來的,那個老太夫雖然心地善良,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幫的,想必你們一定有什麼過人之處吧!”蘇老夫人溫和的說道“雖然你們是熟人推薦過來的,但我還是有些問題想問問你,我看令弟的年紀也不小了,怎麼想讓他在這個時候過來讀書呢?”
劉吉祥低著頭,“實不相瞞,在幾年前我爹娘去世了,大伯又把家裡的財產都給霸占了,弟弟彆說是讀書了,連吃口飽飯都難,後來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把我帶到了婆家,可是過的日子依舊很艱難……後來我相公走了,我給他守了三年的孝,想著實在不能這樣,畢竟我弟弟也不小了,想著不能一直在彆人家裡住下去,就回去和大伯商量,讓他們把房子和地還了回來!
不過雖然住回了以前的房子,但我還是回來了,因為我小叔子馬上就要考試了,我不放心家裡麵孤兒寡母的,就想著回來照顧一下!
是不是前段時間山上的野菜都長出來了,我正好閒的沒事就去山上轉轉,沒想到走了大運,采了幾株珍貴的藥材,手裡麵有些閒錢,就想著送我弟弟來讀讀書,認識幾個字,不求他大富大貴,隻求他明白事理就行!”
劉如意站在一邊,聽他姐姐這麼說,要不是意識到時機不對,下巴都快要掉了!
劉吉祥可以對天發誓,自己說的話絕對是真的……嗯……60是真的……
自己的爹娘確實走了,相公也走了,弟弟過的生活很苦,大伯霸占了自己家的房子……至於照顧婆婆,自己確實挺照顧她的,她嘴巴不乾淨,還想動手打自己,可是她大人有大量,並沒有拿她怎麼樣,至少沒有弄死她,隻是重新教她做人而已。
現在想想自己真的是感天動地,賢良淑德的好兒媳婦呀。
蘇老太太聽到這話,眼淚就止不住了,想當初她男人走了之後,本以為族人會幫忙照顧一下,結果那些人隻想占他們的便宜,霸占他們的家產,也幸好她兒子爭氣,學識了得,倒是讓這個家立了起來。
怎麼可惜啊,他們家當家的由於常年生病,將家裡錢敗了大半兒,後來兒子讀書,自己身體又不好,所以家裡也也沒有多少錢,這才讓兒子沒有繼續往上考,而是呆在村子裡麵當一個教書先生,賺錢養家。
蘇老夫人看到劉吉祥,就仿佛看到了以前受苦的自己,臉色也越發的溫和了,“你倒是個苦命的女人,不過好人有好報,如今你也算是苦儘甘來了罷了,我就替我兒子收下你弟弟了,不過醜話說在前麵,如果你弟弟學不進去,或者是品行有失的話,那我可要讓他離開了!”
劉吉祥聽到這話,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是放到了肚子裡麵,至於她之前說了些話,她根本就不害怕彆人拆穿自己,本來就是一個命苦可憐無依無靠被人欺負的小媳婦兒嘛,至於李氏那邊,她可不敢把真相說出來,因為她二兒子正在考試呢,一旦把真相說出來,連累著她二兒子名聲也受損,所以說她更害怕真相被彆人知道!
劉吉祥連忙把自己的糕點放在了桌子上,“這……這是今天的拜禮,還請收下,關於我弟弟的事情……”
“三天之後,讓他準備好筆墨紙硯,筆不需要特彆好,能寫字就行,至於墨……普通的就行,反正小孩子寫字也不需要特彆好,至於紙……按說現在的小孩子還用不上,我們一般讓他們在沙盤上寫字,等寫熟了之後才會在紙上寫,但是你還是買一點備上吧!
至於那些書,由於他剛剛進去,就買《千字文》《百家姓》《全唐詩》《三字經》吧!”
劉吉祥點了點頭,把這幾本書記在了心裡麵,又和老夫人寒暄了一下,才帶著劉如意離開了這裡。
他們可並不著急回去,而是先去了書坊,買了普通的毛筆還有最普通的草紙,當然了,這些不是最貴的,最貴的是書,一本書便宜的要八十多文,最貴的要一百多文,這些東西雜七雜八加起來,足足花了他們四五百文,看來這古代的讀書人真不是誰都能當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