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晨微微一笑,在黑板上剛剛主題為“學習的目的”後麵又加上兩個字:
——謙卑。
“剛剛第一組的同學給出的報告主題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他說的是‘學習的目的是建設’。”
“沒錯!我們組要給出的觀點不同,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懂謙卑’……”
這個實踐報告是半命題的,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觀點,至於最後老師給出的分數高低就看誰嘴皮子更厲害了。
現在。
要做的報告才正式開始。
嘶……
李老師輕微地吸了一口涼氣,這次對講台上先是點點頭,而後露出滿意的微笑,挑了第一排的位置坐下。
怎麼總覺得顧晨在演講方麵不像是一個新手?
循序漸進再到升華主題引出真正的內容,這相比一些老教授在學校大禮堂精心準備的講義還要精彩!
後麵對報告主題的陳述其實已經不用聽了。
顧晨這個學生都把絕殺放出來了。
南財大對農村學生的補貼福利特彆好,學雜費和住宿費相對同等水平院校屬於很便宜的一檔,所以在座的很多學生都是出身不怎麼富裕的家庭。
有些學生確實不懂交通規則,還有前幾年南菁市才建好的地鐵,相當一部分學生沒上大學前可能都沒見過。
顧晨一個例子就能輕而易舉讓他們帶入這次報告的內容。
這到底是天賦還是實力啊?
要表揚的除了他幽默詼諧的說話方式和彆具一格立意新穎的標題,還有……乾巴巴教育人的話,這些大學生基本沒有幾個聽得進去,比如第一組的那個學生準備的材料。
可顧晨就是能有主意用另一種形式讓他們從心裡接受,這語言組織能力肯定是真本事。
當然。
他提出的觀點和準備好的材料也是充滿了用心和說服力。
李老師擦擦眼鏡,安靜地看著台上的人從顧晨換到蘇柔兒,繼續聽他倆換著講。
說真的。
當了十幾年的思修老師,還是第一次見到做這種爭平時分的小報告能準備得這麼好。
“……就像我晨……就像剛才小顧同學說的那樣哈。”蘇柔兒走到講台中間後頓了一下,無視掉剛剛的嘴瓢,對在一邊當她陪襯幫忙放幻燈片的顧晨看一眼,眉眼彎彎。
接著道:“不認識高樓大廈和不認識稻物莊稼其實都是一個道理,這與見識沒有必然聯係。”
“書上講,當我們去的地方越多,就會走出地域的偏見;當我們讀的書越多,我們也會慢慢走出這樣時代的偏見……我們認為這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一大串講述說完,二人在規定的時間裡完美謝幕,“今天的報告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這時候。
啪啪啪!
啪啪啪……
李老師站起來率先鼓起掌,台下接著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一整個教室的聽眾臉上都是認可和讚賞,這樣熱烈的聲音甚至在顧晨拉著蘇柔兒坐回座位上時還在持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