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定將這段故事與粉絲分享,說完之後豆子先是大笑,因為他聽我嘮叨閱讀課讀《水滸傳》一事恐怕不下十幾回,這算是我初中時代最不喜歡的一堂課。
“你還真是怨念啊,沒想到一件小事立夏能記上那麼久。”
收工以後,豆子煮了新茶,我們一人一杯,聽著窗外不知何時又開始落下的雨滴聲,還伴著遠處不怕雨打的鳥叫,涼風透過窗戶吹動茶燭,剛才為了拍攝照得通亮的書房此刻完全隻有燭光和窗外自然陰沉的微亮。
“我不是記得久,隻是難以忘記而已,這種事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吧,如果有一天我生下孩子,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想要讀《水滸傳》,或者問起我四大名著哪一本最好看,也許我又會將這段往事與孩子分享,因為我說不清楚,恐怕永遠也說不清楚,便隻能將自己讀書時的感受分享出來,你說,我又怎麼可能將這閱讀課忘記。”
“那就學我啊,我喜歡《三國演義》,吐槽《紅樓夢》,我可真心不喜歡《紅樓夢》啊。”
豆子倒了一杯茶,咕嘟咕嘟仰頭喝下,我學著他的樣子也接連喝下兩盞。
“會變的。”我說。
“大概不會了。”豆子倔強地反駁。
“我以前也不喜歡《紅樓夢》,去年冬天的時候,我竟然抄寫起《紅樓夢》,其中流動的細膩和熱鬨重新拚湊到我的麵前,和中學時候讀個有趣全然不同,我驚歎《紅樓夢》的行文,驚歎其中的美,隻是我抄寫之後才有的體會。
我看過一本書,書上說,人們在閱讀的時候其實是用聽的,科學家發現就算是沒有出聲朗讀,人們在讀書的時候喉結處也會出現上下移動,這是因為大多數人看書時候仍然是在閱讀,腦海中有一個人正在朗讀呢。這便是音感吧。
這個音感不同時期會有所變化,我猜這一點和我們不同時期讀同一本書會有不同感受有些關係。”
“這個......”豆子隨手拿起桌麵上的《古詩源》默默翻閱,隨後他抬頭看著我,意味深長地笑了一笑。
“是不是我說對了?不,科學家說對了?”
“還真是,你這麼一說的確是啊,難怪我有時候看看書就覺得口渴,原來我也是在讀書的啊。等雨停了,我們去買一點點喝吧。”
“什麼?又喝一點點?”
“是啊,好久沒喝了,下午可能沒什麼客人了吧,立夏可以寫了。”
“不對,我還有事和豆子商量。”
我將高山來書店時提起的公益書市這件事告訴豆子,如我所想,豆子與我的想法一拍即合。
“那就更要喝一杯了,然後我們下周就一起去申請參加活動?”
“好啊。”我歡快地答應,豆子果然是有愛心的好青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