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這孩子有幾分落寞。”
等小宇回家後,豆子忽然冒出這樣一句話來。
五枚一元的硬幣整整齊齊堆放在書桌上,豆子又說:“立夏沒覺得嗎?”
藍色圓珠筆在豆子手上左左右右轉動著,看起來靈活的很卻完全被豆子手指和手掌控製於指尖。
雨歇天晴,豆子的臉上帶著少有的愁緒。
“落寞?小宇才四年級,落寞這個詞太深沉吧,豆子想說什麼?”
“我是說,小宇看起來挺孤獨的吧,我也不知道用什麼詞形容才好。”豆子撓著腦袋,靠在椅背上,仰頭歎氣。
“小同和劉欣欣他們不是都和小宇是朋友嗎?他今天剛進店裡還問起小同他們有沒有在這呢。”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能感受豆子說的落寞還是我本能地抗拒這份感覺,於是尷尬地打開書,視線卻不那麼容易集中在書頁的文字之中,童年時的不安又悄悄爬上手臂、肩膀、臉頰,終於到額頭和太陽穴,隨後,自上而下,全身都躁動起來,一千一萬隻蟲子已然吹響衝鋒號。
我放下書,學著豆子剛才的動作,後仰在椅子上,試著聊點有意思的話題,“豆子,下周末有公益市集,高山先生說可以推薦我們一起去。”
“大概就是和我在浦東公益組織那邊得到的信息一樣,也是在洋涇街道那邊的公益市集嗎?”
我一開始也猜豆子和高山先生說的市集是同一個,後來才知道,其實我們小區定於下周末舉行的公益市集和高山先生說的是同一個市集。
今年暑假的市集活動主題是——聚焦社區,全家讀書。
浦東新區一直比較注重文化建設,浦東圖書館和街道圖書館都是深受市民好評,不僅硬件環境好,而且每月都有高質量的講座,尤其是浦東圖書館,經常會有文化展和作家見麵會這類活動,圖書館內的咖啡又價廉物美,是很多市民休息日的文化“聖地”。
今年暑期也不例外,書香已經越來越濃,我這樣比較宅的人,就算是足不出社區,也能感受到濃濃的讀書氛圍。
“其實參加這類活動有兩個目的,第一是賣掉一些書,就和高山先生一樣,一個靈活的書販子。”
“靈活的書販子?”
豆子這個比喻好生有趣,我想象著高山先生若是看到豆子這麼說他,臉上會是怎樣的表情,嘴角一定會一抽一抽,眼睛也越眨越快……說不出是高興還是討厭的那種表情。
高山先生給人的感覺就是如此,也可能他原本就屬於不太會不高興的那種人。
外公說起高山先生時,笑著稱他書販子,驀然,我對書販子這個詞生出幾分好感,像是街邊的手藝人在纏繞無章的褐色糖水中勾勒出一隻討喜的小鬆鼠。
鼓鼓的腮幫子裡都是心喜。
就這?
嗯,就這。自己懂便是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