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兒子>前夫女兒>丈夫女兒。
姓氏可以決定家庭的團結度,卻不能決定家庭的親密度。
那些把男權主義掛在嘴邊的男人,一麵渴望著不勞而獲,巴不得追到白富美,巴不得嶽父有權有勢,巴不得人生走上捷徑,一麵呢,又看不慣彆人走上捷徑,鄙夷嘲諷,大談硬漢。
入贅是錯的,因為這是家族腐朽的前兆,男人不勞而獲吃了軟飯,子嗣就會深受影響,思想和行為上漸漸落的下層。
前人吃了軟飯,後人就要吃硬飯,甚至沒飯可吃。
在這個獨生子女的時代,結婚率日趨走低,出生率日趨低迷。新時代的夫妻,生一個孩子跟媽媽姓,生一個孩子跟爸爸姓,這是很有必要的,不能把這作為籌碼去向丈人家分點什麼,更不能成為入贅的標準。
他是二十一世紀“孝道”的擴展延伸,不能成為被人笑話的由頭。我們笑話的應該是不勞而獲的,而不是真心付出的。
在說這個觀念之前,為了讓大家必要的理解,我先問大家一些問題
你是不是你爸的兒子?
自然是。
你是不是你媽的兒子?
肯定是。
你跟爸爸姓是你媽媽的兒子,為什麼跟你媽姓就不是你爸的兒子?你品,你細品。
其實跟爸姓跟媽姓,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知道你的根在哪。
現在我再說說為什麼這也是一種孝道,對娘家而言
一、孫到病除,祛除心病。
二、勤奮上進,不唉聲歎氣。
三、積極樂觀,闔家歡樂。
對一個國家有什麼好呢?——
一、一群沒有兒子的男人再也沒有資格懶惰了,因為女兒也能傳宗接代。
二、瞬間減輕生育壓力,人口增加。
這觀念看上去有點數典忘祖,何嘗又不是開創先河呢?
照一輩子鏡子,不能隻看臉。
做了一輩子人,不能不了解人。
所有讓你心裡舒服的常識,可能不是真理,而那些讓你覺得隔應的現象,才會變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