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隨筆!
你若把激情、活潑、開朗比喻成紅血球,那“迷茫”無疑就是白血球了。
紅血球太少,自然病怏怏。
可若沒白血球,那就百毒可侵了。
誠然,“迷茫”確實不是什麼美好的詞,可是一個人若是從來不“迷茫”,那這一生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什麼大成就了。
你們且想想那些曆史人物。
孔子若沒“迷茫”過自己的政治主張,他會周遊列國嗎?
秦始皇若對女人不“迷茫”,他會不立皇後,導致二代難產嗎?
三藏法師若不“迷茫”何為佛,又何必不遠萬裡的徒步遠行呢?
王陽明既是官二代又是富二代,他的人生軌跡完全就在父輩的規劃下,他若不“迷茫”自己的“心之所向”,他會新婚之夜在道館和老道暢談一夜嗎?
我們知道民國時期,人人都“迷茫”祖國的出路,有少年為了呼籲“推翻帝製”憤然跳江,有少女為了反對“內戰”決然自殺。讀到這些文字的時候我一直想不通,你既然連死都不怕了,你為什麼不自己站起來呢?
至到我也在“迷茫”裡深陷其中,我才知道“迷茫”是多麼的讓人無奈。
因為“迷茫”,所以困頓。
因為“迷茫”,所以煎熬。
因為“迷茫”,所以開心不起來。
那為什麼“迷茫”呢?因為找不到方向、看不到目標、感覺不到希望。
對未來產生恐慌,自然就會鬱鬱寡歡,讓人厭世。
“迷茫”的的確確是一種可以侵蝕神精的慢性毒藥。
但你又不得不承認,“迷茫”後的開悟確確實實是心靈上的升華。
如果你不“迷茫”未來,你多半是不會選擇愛好、尋找夢想的。
因為“迷茫的開始”是你對蹉跎的警戒,是你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如果你不“迷茫”自己的夢想,你多半是不會珍惜當下、積蓄力量的。
因為“迷茫”就是你升華智慧、得見自己、認清世界必然會滯留你的bug。
青春不迷茫,中年會有大迷茫。
中年不迷茫,人生就會有大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