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隨筆!
理想是理想,它隻是心裡的想象,很難在現實中變成真實。
今天我隻拿“工作”深度分析。
你覺得你肯定可以找到自己鐘意的工作,那裡不僅環境好,待遇好,夥食好,而且還能遇到器重自己的領導,拿到自己滿意的工資,結識與自己誌同道合的同事。
其實這是不可能的。
北上廣深工資高吧?但它離家遠,高頻,沒有生活感;心累,而且消費高。
小縣城有生活氣息吧?但它人情多,消費密,關鍵工資還不高。
環境會帶來方言、習俗、文化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就會拉開“現實與理想”的距離。
說實在點,都在大城市打工,想談一份真摯、踏實、有結果的戀愛都得靠運氣,為什麼呢?因為丈母娘不願意女兒嫁千裡之外的,不放心會心疼;因為你也不怎麼敢娶千裡之外的,不放心難挽留。
環境常常給“理想”畫大餅,人才是照妖鏡。
因為隻要有人,就會有交際;隻要有交際,就會有利益;隻要有利益,就會有矛盾;隻要有矛盾,就會有手段。
不管你換多少地方,換多少工作,都不會有一份工作完完全全符合你的預期。
遇到器重你的領導,但工資給的不如意。
工資過的去,但工作很累。
包吃住的,往往住的差強人意,吃的豬狗不如。
不包吃住的,吃住占消費的一大半,關鍵還得趕很遠的路去上班。
這些都還隻是硬件在消磨理想。
真正磨人的是人——老板的氣度,領導的為難,同事的陷害,伴侶的預期,孩子的學業,這些才是把你從理想拉回現實的手。
雖然理想的工作不可能成為現實,但現實可以慢慢造出理想,前提是年輕的我們得正視工作。
如果難吃都吃不下,怎麼敢說自己能吃苦?
如果某個人的臉色都看不得,怎麼可能以後有麵子?
你得知道三件事
一、人生不管從什麼時候重新開始,總會有很多不適應。
二、不管選擇哪,不管選擇什麼工作,不管工資高低,總會有不如意。
三、你不可能遇到適應你的工作,你隻能適應工作、適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