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戰鬥過後,除了那座土牆小院,遍地狼藉。
匆匆回到城內的張子平,除了在霜寒城內大夏撥發銀兩重新修建中的破落巷內找到那座空無一人的小院外,再無他獲。
於是,自認為欠麻衣少年一條命的張子平站在那座土牆小院之外,以那個天下畏懼的勢力為敵立下了一道誓言。
……
足足兩個月的時間中,盤坐於劍崖之上的方塵依仗著青山靈穀丹辟穀明神的功效,除了吸納劍氣入體必要的間隔之外,其餘時間皆在修行劍元訣。
自小指指端手太陽小腸經為始,憑借著意誌忍住痛意的方塵以半個月的時間徹底清除了體內第一條主脈的先天武元。
隨後以十二天時間清理了足太陽膀胱經。
然後是足少陰腎經,十天。
手厥陰心包經,八天。
手少陽三焦經,七天。
足少陽膽經,六天。
直至目前正在清理的第七條主脈,足厥陰肝經,已然清理掉大半曲泉穴的方塵也快要成功。
閉目平穩著呼吸,將所有心神完全放在體內蜿蜒經脈中縝密劍氣之上的方塵,額間不斷有著汗珠滴落。
劍元訣的修行,難就難在對劍氣的控製,人體當中繁密的經脈,僅是控製劍氣鑿元就極為艱難,更何況修行越靠後,劍氣需要流轉的經脈也就越長,而對武者心神的要求也就越高。
接連以劍氣去除體內六條主脈先天武元的方塵,對劍元訣引入劍氣的掌控本已極為熟練,但當劍氣推進到第七脈,即便是以方塵的堅韌性子,也感到心神有些渙散。
劍氣運轉陡然恢複到一開始修行劍元訣的滯澀,口中含著一枚靈穀丹的方塵依仗著丹藥的明神功效,仍舊強行推著那一口劍氣向前挺近。
曲泉穴將通。
少年嘴角浮現出幾分略帶痛苦的笑意。
隨後腦中陡然傳來一陣眩暈感,經脈之內劍氣暴亂。
曲泉穴在這股失去控製的暴亂劍氣下被瞬間衝破,接著是陰包、足五裡、陰廉、急脈、章門,足足六穴被這股劍氣衝破。
痛意自腿腳襲來,方塵本有些渙散的心神在這刺激之下陡然清醒兩分,隨後大喘著粗氣在原地沉默。
進入曲泉穴的這道劍氣,因為原本消耗太多的緣故,並未將方塵置入死地。
但劍氣衝破的幾處穴位,因為九疊劍氣天下聞名的鋒利,仍舊將這幾處穴位以及其沿途脈絡割裂出數道裂紋。
且狂暴劍氣自發衝破的幾處竅穴因為無人掌控,其細微之處仍有不少先天武元殘留。
手中攥著記載劍元訣的古卷,方塵心底陡然感到幾分無力。
守一先前所言,青山錄中記載的劍元訣修行者,迄今為止成功者隻有兩人。
剛開始打通第一道經脈的方塵還很是疑惑,僅是忍住痛意驅使劍氣罷了,為何會有那麼多的失敗者。
直至修行到劍元訣的中途,知曉自己忽略了某些重點的方塵方才明白,這一門劍訣對修煉者心神要求何等苛刻。
修行劍元訣的武者,無一例外皆是無法修行的廢體,而這些尚未踏入修行的人,哪怕心智堅定如破落巷摸爬滾打了十數年的方塵,麵對身體當中的冗雜經脈,世俗常人的心神仍舊無法完全兼顧。
而無論經脈之中哪一處出現忽視,狂暴的青山劍氣都會立刻胡衝亂撞,而劍氣所向,便是斬碎一切。
而第一次失敗的方塵,顯然遭遇了人生中難得的幸運,這一縷暴動的青山劍氣是沿著經脈而走,而不是向著脈絡之外衝去。
閉目調息良久,青山靈穀丹對武者而言效用一般,但對尚未踏入修行的方塵而言,丹藥之內蘊含的磅礴藥力還兼具著修補療傷的功效。
以劍元訣的心神窺探之法確定經脈裂痕已有好轉,能夠承載劍氣運行之後,雙手緊緊攥拳的方塵再次向經脈中引入一縷青山劍氣。
少澤、聽宮、晴明、湧泉……俞府、天泉,劍氣自主脈數百竅穴中緩緩流轉,直至曲泉。
以心神覆蓋將近七條主脈的方塵麵色再次蒼白,但將劍元訣視為改變命運唯一機會的他卻並未放棄,而是固執地以劍氣靠近先天武元。
熟悉的痛意再次湧上心頭,少年牙冠緊咬,痛意和疲憊的雙重壓力之下,握拳的雙手因為太過用力,竟是已然自掌心浸出絲絲血跡。
但尚未踏入武道的世俗少年,心神還是欠缺太多。
那一縷新近入體的劍崖劍氣,以無匹的銳利很是輕鬆的削去道道先天武元,隨後在少年再次挺近時陡然失去控製。
這一次,卻是朝著經脈邊沿直刺而去。
雙目遍布血絲的方塵已經無法睜眼,但身體殘餘的感知下,少年仍舊感知到了劍氣刺傷經脈的鑽心痛意。
然而經脈即將破碎,少年即將化作血人的刹那,一道乳白色的光芒陡然自其胸口噴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