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傾逐鼎!
建安十二年,曹操遠征柳城時,劉備勸劉表道:景升兄,曹操此時遠在柳城,我本幽州人,深知柳城地處塞外,征伐非易事,必然遷延日久,這是天賜良機,不可錯過,我們起兵再襲許昌,許昌一下,便可救出天子,到時候登高一呼,中原誌士百姓必然響應,到時候撲滅奸賊,中興大漢,不世之功可成。
劉表卻道:賢弟,這事不能急,曹操做事謹慎,早就防備我們這手,我們可不能中計,荀彧這個老頭也不是好對付的。等等看。哎,我近來身子乏累,到底老了,精神不行啦。
劉備很是失望,嘴上卻道“兄長彆這麼說,隻要好生調養,很快就會好。”之後二人扯了些閒話,劉備便告辭了。
待出了刺史府,劉備心道:劉表不納我言,這荊州恐怕要有一場大難,我要早做準備呀!
曹操得勝還軍許昌,開始操練兵馬,又造玄武池大練水軍,其南下之心暴露無遺。
劉表知道後方想起劉備的建議,心生悔意,令召來劉備道“之前不納賢弟的良謀,現在就失去了如此良機了。愚兄甚是可惜。”
劉備何嘗不可惜,但隻得道“方今天下分裂,乾戈日起,機會定會再出現,到時抓住機會,此次錯失的機會自然也就不足掛齒。”
稍坐一會兒,劉備起身入廁,發現大腿上竟然長出肉來,不禁掉下淚來,回返座位後,臉上淚痕沒抹乾淨,劉表看見不禁奇怪問道“賢弟若何?有事?”
劉備也不欺瞞長歎道“愚弟以前南征北戰,轉戰四方,身不離鞍,所以髀肉(大腿上的肉)精壯結實,到這裡來後,長期安逸,久不征戰,髀肉複生。想起時光流散,如月蹉跎,眼見就要老了,而功名誌向尚未建立,一事無成因此悲從中來。”
劉表亦歎息不已。劉備走時,劉表起身相送,見劉備離去後,一直看向遠方,左右侍從小心地道“主公,劉使君已經走了。”
劉表輕聲道“我知道。”
良久轉身回府,走到庭院中忽然道“去,牽我的馬來。”
侍者一愣,劉表大聲道“去牽馬。”
劉表入內室換了身衣服,侍者已經在庭中等候。
劉表理了理衣服,上前上馬,侍者要扶,劉表喝道“我劉表還沒沒用到馬都上不去。”
騎上馬後,侍者牽著馬,劉表道“到城外。”侍者應諾。
這時,蔡瑁、蒯越得信趕來。連忙道“主公,你的身體剛好,不宜做如此運動。”
劉表道“曹操大軍不日便到,到時候我要領兵抵禦,保我大漢荊州,讓開,你以為我劉表病到隻能等死的地步嗎?”
蔡瑁、蒯越不敢再說什麼,隻能隨侍劉表。
劉表出城後,縱馬奔馳,甚是高興。在蔡瑁、蒯越一眾人等提心吊膽的看侍下,跑累的劉表登高北望,眾人都沒有靠近。
劉表看著北方良久喃喃道“難道隻有曹操是英雄嗎?隻有劉備是英雄嗎?我劉表也曾單騎入荊,將混亂的荊州平定,坐擁九郡之地,擁兵十萬,稱霸南方。”
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大腿,像是自問道“我也是髀肉複生,為什麼我不像劉備那般悲從心起?”摸摸自己的臉,沒有淚水。
回到新野後數日,劉備進入樊城,樊城令外甥寇封頗有勇力,武藝精熟,劉備收其在帳下為將。
在樊城屯駐後,劉備與徐庶商議,劉備道“元直,曹操大軍回返許昌,必有南下之心,當早做準備。”
徐庶道“主公所言,庶已經考慮了,眼下我們要先擴充兵馬,壯大實力。”
劉備道“如何擴充兵馬,劉表不會撥兵馬給我們的。”
徐庶道“主公,不用劉表撥,荊州安穩,北方則戰亂不斷,不少百姓流離到荊州,而樊城中也有不少,其中未注戶籍者可不在少數。主公何不調查整編這些遊民散戶,從中征兵擴充兵員。”
劉備道“是個好辦法,隻是不能強征,否則會失民心。”
徐庶道“主公放心,這些遊民散戶,流落而來,生活不易,必然有不少人願意。”
劉備道“好,這就好。元直,我還有一事,現在荊州水道縱橫,所謂北馬南船,我們既然在荊州,應當組建自己的水軍,隻是要水軍需要船隻,現如今又不敢明目張膽的伐木造船,該怎麼辦?”
徐庶看著劉備道“主公,你這是要奪荊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