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軍聽罷,大吼道“願隨將軍。”
張任見此,心中焦急,張任知道隻有速戰速決方為上策,拖延太久,劉備軍主力一到,必然失敗。
魏延死戰不退,張任又佩服其驍勇,又恨其難纏,當下一擺長槍喊到“敵軍窮途末路,殺賊立功正當時。”
話音剛落,斥候到達向張任報告道“敵軍到達,離此隻七八裡。”
張任怒道“何不早報!”
斥候道“敵軍主將箭法極高,除我走小路逃回,其餘儘數被射死。”
張任不禁一驚。分出一萬兵馬令吳蘭前去截擊,自己催動三軍加緊圍殺魏延。
吳蘭前去截擊援軍,迎麵一員老將乃黃忠,吳蘭見乃一老將,便放下心來,竟有三分輕視。
黃忠一見吳蘭的模樣,立即明白,便掛刀張弓,隻一箭,正中吳蘭麵頰,左右慌忙救起。
黃忠持刀猛撞過來,劉璋軍主將不知生死,軍心動搖,被黃忠一衝,便四散而走。黃忠直望魏延大旗方向殺來。
劉備軍見援軍殺到,士氣猛增,魏延立即指揮兵馬往黃忠處殺來,反對劉璋軍形成夾擊。
張任見此知道事不可為,下令退兵,雷銅、吳蘭先退,劉晙、馬漢兵馬次之,自己斷後。
黃忠與魏延會和後,魏延帳下兵馬僅餘千餘可戰之兵,餘者無不帶傷,黃忠留千餘兵馬照顧魏延,餘者進攻劉璋軍。
張任領兵抵住,劉備軍新到,銳氣正盛,劉璋軍已無戰心,雖然劉璋兵馬多,反而被劉備軍壓製,黃忠揮刀來戰張任。張任抵擋,兩人打作一團。
劉璋在城樓上看見,急忙令出城接應,劉巴道“主公,此時,兵馬回撤,如果再派兵馬出城,反而增加混亂,劉備主力一到,徒增傷亡,令城外劉晙、馬漢相助足以。”
劉璋納其言,令人傳令,劉晙、馬漢接令停止撤退,調兵前去支援張任,此時各部都在往城中擠,一調兵還是造成軍隊混亂,兩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調出四千人來援張任。
三人共戰黃忠,魏延在遠處望見,拍馬來援,接下張任,黃忠趁機使開刀法,刀劈馬漢,劉晙驚慌,黃忠用刀背拍落,左右上前生擒劉晙。
張任則將魏延逼得左右格擋,手忙攪亂,原來魏延奮戰半天,剛才一休息,力氣卸了大半,故此不敵張任,黃忠慌忙接下,魏延借機退下休息。
兩軍正奮戰間,遠處塵土飛揚,黃忠大喜,張任則大驚,一時間,劉備軍歡聲雷動,劉璋軍惶惶不安。
魏延趁機喊道“截擊敵軍,與大軍回合,破敵建功。”
劉備軍齊聲應諾,張任心中焦急,隻見城門處還有軍士不斷往城中撤退。張任虛晃一槍,脫離黃忠,拍馬趕到吊橋前。
劉璋見張任趕來,立馬招呼其入城,張任翻身落馬,向劉璋拜了三拜,重新上馬。
轉頭對眾軍士道“如今,劉備主力趕到,我等若繼續往城裡撤,必然會被劉備軍搶城,城中乃各位妻兒老小,若城破,必然被敵軍所擾,今隻有背水一戰,縱然敗,也拖住敵兵,使此城不陷。顯我蜀中男兒之雄,我張任不才,願與諸君共抗敵軍。”
城外近萬兵馬聽罷,感其意,遂停止撤退,張任又喝令城中兵馬升起吊橋,劉璋急忙催張任進城。
張任喊道“主公,今以死報之。”
劉璋不忍升起吊橋,張任見劉備軍已到,令人拆了吊橋,翻身與劉備軍戰到一處,眾人圍住張任。
龐統道“殺掉此人,蜀地可定。”
劉備搖頭道“定蜀中而殺張任,必決四海英雄之望。”
命寇封、博肜與黃忠一擁而上,四麵齊攻,夾擊張任。
張任已存死誌,以命相博,三人輪番進攻,趁張任力量少卸,擒獲張任,劉備又令兵馬施壓,迫降劉璋軍。
劉璋軍見張任被擒,銳氣頓泄,除千餘人不降,餘者儘降,而這千人,劉備也不斷勸降,待天黑,隻剩百人,劉備隻好或擒或殺。
劉備命人好生照料張任、劉晙,重賞魏延、黃忠等眾將,犒賞三軍,兵圍廣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