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傾逐鼎!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金城太守黃權平定武威等四郡後派使者往漢中向劉備報捷。
使者見到劉備後送上捷報,劉備接過後一看,隻見上麵寫著殺敵受降的人數和有功人員的名單。
劉備看完後問使者道“公衡派你前來有什麼要說的嗎?”
使者道“黃太守派我前來向主公稟報,武威等四郡全部平定。”
劉備點點頭道“公衡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不過才四個月,如何平定,仔細說來聽聽。”
使者道“黃太守一開始就認為顏俊等外似忠誠,內存禍心。顏俊、黃華等趁亂敢自稱將軍、太守。
就算我們沒有進攻涼州,他們也會起兵作亂,響應我們不過是趁勢而為。平定金城,曹軍還在隴右,不便動手。
曹軍退走謀劃除掉他們。黃太守探聽到顏俊、和鸞兩人有矛盾。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假做顏俊寫了一封信,信上說和鸞如何圖謀不軌,有不服從號令的嫌疑,自己願意出兵討平和鸞,故意泄露給和鸞。
和鸞果然中計,一麵派人往金城告顏俊圖謀叛亂,一麵發兵進攻顏俊,顏俊抵擋不住,遣使者送其母及其子到金城為質,請求援助。
黃太守假意答應,實則拖延不前,坐山觀虎鬥,待兩人兩敗俱傷。
兩個月後,和鸞破城殺了顏俊,武威郡的原曹將王秘乘機率兵殺了和鸞,準備要占據武威郡頑抗。
黃太守趁機而動,生擒王秘,平定武威郡。
張掖郡張進占據張掖,與黃華、麹演遙相呼應並派使者告訴黃太守說郡縣安穩,並無盜賊,請大人率軍返回。
黃太守卻喝斬來使說張進擅自用兵,不服號令,乃逆賊,引兵進擊張進。
西平郡麴演聞知後,便假意響應,引步騎三千前來助戰。黃太守將計就計,故意裝作信任,親自領五百人前往迎接,與麹演相會陣前。
麹演見黃太守人少,結果掉以輕心。黃太守靠近他後趁著麹演上前拜會時,左右力士上前把他拉下馬,擒住他。
黃太守數落麹演私通叛黨,陰謀作亂,下令當場斬首,麹演的三千人馬沒一個敢動的,儘數投降。
黃太守收攏降兵,進圍張進,張進根本擋不住,被黃太守斬殺,張進及其支黨,全部投降。
黃華孤掌難鳴,加上膽戰心驚,直接投降,四郡全部平定。收攏降兵萬人之多。”
劉備聽罷大喜道“涼州有黃公衡鎮守,我有何憂!”
下令重賞黃權和有功將士,連使者一齊賞了。命黃權抓緊時間結好羌氐,詢問劉禪、糜竺、蔣琬等進展如何,催他們儘快組織一支騎兵。
曹操在返回許昌後,開始將征戰的兵馬進行修整,陣亡兵馬重新補充。調河北兵馬數萬前來,在許昌進行訓練。
籌備糧草,打造攻城器械,做好征戰準備。
不久,汝南滿寵將數名之前被俘的曹軍送到許昌,還帶了一封信。
信上說劉備邀買人心,哄騙被俘兵馬耕田開荒,鑿山修路,打造兵器。用他們乾的活給自己贖身,這些是被送回來的俘虜!
曹操召集眾人,麵見曹軍俘虜,曹操令於禁問話。於禁問道“你們是誰的兵馬?劉備讓你們乾什麼?怎麼回來的!”
曹軍答道“我們是在南陽城下被襲營俘虜。是曹洪將軍麾下兵馬。我們在益州耕地,他們最後一統計我們乾的好!給我們錢糧放我們回來了!”
於禁看著曹操。曹操冷笑道“這麼說益州耕地等事務並沒耽誤?沒因為劉備抽儘益州精壯而陷入停頓!益州百姓也沒有因為大戰承擔過重的負擔。”
曹軍不知道說什麼,不敢作聲。於禁喝道“爾等不知死活,竟敢助賊!”
曹軍叩首道“我們也不知道,將軍饒命,我們就是乾活好早日回來!”
曹操道“讓他們去屯田,不是喜歡耕地嗎?”手下將曹軍帶下去。
議事廳氣氛一冷,曹操吐出口氣道“不能等了,我原本估計劉備因為這仗兵馬抽調厲害,會導致民生凋零,後繼乏力。等些時日,益州內亂橫生,劉備疲於奔命我們好進攻。
恰恰相反,劉備恐怕在將兵力重新規劃。本來我還想半年,秋收之後再興兵馬,現在看來絕不可行!
半年後,劉備會穩定奪占的土地上,聚起糧食,打造兵器,補充兵馬,我們就難以收回南陽和隴右。
去,到長安將妙才召回來,各軍加緊準備大戰。不日準備南下,趁劉備現在鬆懈。”
八月,曹操與眾將一起商議起兵,準備奪回失地。蔣濟、賈詡、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夏侯尚、徐晃等儘數到場。
眾人禮畢,曹操道“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三個月前,我們失去了戰略要地南陽、襄陽,隴右、涼州,該奪回來了,諸位有何高見!”
陳群出列憂慮道“魏王,魏諷等荊州原來投降的士族,在鄴城籌劃準備謀反,幸虧世子察覺,迅速鎮壓。政局動蕩,是否是暫緩用兵為上!”
曹洪立即出列道“先生說的哪裡話,魏諷反叛,沒有引起多大動靜,反而清除了心懷二心之輩,內部穩定,正好用兵,何來暫緩之說。”
曹操道“不錯,我正是這個意思。魏諷書生一個,毫無才能,看不清形勢,胡亂造反,不足為懼!”陳群拱手退下。
曹操心中何嘗沒有顧慮,隻是他感覺自己已經等不起了,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劉備是的難纏對手曹操當然再清楚不過,正因如此,他明白自己的兒子如果不占有絕對優勢恐怕很難壓製住劉備,他要儘可能留下穩固的地方給兒子曹丕。
他等不起了,隻有速戰速決,首先就是拔除中原的威脅南陽。
眾人開始討論一番,正討論時夏侯尚出列道“大王,末將有一想法,不知可行否!”
曹操大喜,自己的後輩英才輩出,自然欣喜,結果夏侯淵忙道“不許胡說,蔣先生他們都沒開口,你就開始用計了,真不知道天高地厚。”
曹操卻道“妙才那裡話,他怎麼是小孩子,伯仁可是在諸軍被關羽襲破的時候掩護子廉他們撤退!”
夏侯淵道“大王,平日裡我不會如此,可這次用兵事關重大,要慎之又慎,我怕他誤導大王和先生們,壞了大局!”
曹操道“不必顧慮,名將說白了就是打出來的!伯仁隻管說來!我們也好參詳參詳!”
夏侯尚道“謝大王!末將以為,此次用兵,首選南陽。南陽靠近洛陽、許昌,威脅到中原,反之我們握有南陽,可以遏製住北進之敵。
南陽周圍地勢平坦,騎兵可以建功。劉備剛拿下不久,可趁其尚未穩固,拿下南陽,更可以以此為餌,殺傷劉備兵馬,消磨他的戰鬥力。”
曹操點了下頭道“不錯,可如果劉備大軍來援呢?”
夏侯尚斷然道“攻破上庸,阻斷劉備。”
曹操有道“可上庸山高路險,劉備有兵馬駐守,恐怕輕易不會被破!”
夏侯尚道“大王都這麼想,劉備更不消說了,他們肯定不會想到我們敢去偷襲,這樣就給了我們機會。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我軍可先從武關走山路進抵上庸,之後配合騎兵拿下上庸穩固防線,阻攔劉備漢中援軍!”
曹操大喜道“說的好。看來你是深思熟路過後才說出來的!你們覺得呢?”
蔣濟道“大王,伯仁之言有理!隻是有一點需注意,所謂出其不意就取個快字!如何快,精兵輕進。
而上庸需要抵禦劉備的兩川兵馬,故襲破之後首先是我們的支援。因此時間就要卡緊。武關山路,無法將進兵消息第一時間傳達出來!所以我們要將時間計算好,否則伯仁反而會置於險地。”
曹操道“有理,我們且商議一下如何行事!”眾人一起商討,商議已定。
夏侯淵開口道“大王,若進兵順利,南陽無憂。可隴右和涼州怎麼辦?”
曹操道“隻能先放一放,兩線作戰太過冒險,劉備肯定沒有鬆懈對我們的戒備。先拿下南陽,遏製住荊州,戰場就會轉移到關中。而且,妙才要拖延劉備,防止他來個圍魏救趙,擔子不輕呀。”
夏侯淵正色道“劉備敢來,末將必要給他迎頭痛擊,打回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