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傾逐鼎!
劉備送走陸遜、潘璋等江東將校,差秦宓帶上禮物往江東再續盟約。
劉備在漢中南鄭召開選拔賢才的考試,劉備、龐統、張鬆、張飛坐鎮。涼州、隴右、益州每郡都派出選拔的俊才參加。
一番比試下來。蜀郡人何袛、鍵為王嗣、天水薑維三人測試極佳,引起劉備的注意。
何袛本來是楊洪麾下書佐。薑維本是天水參軍,隨梁緒、尹賞等人投降。周不疑治理天水,發現薑維,力薦前往漢中。更重要的是他們受士族影響有限。
何袛少貧寒,薑維早年喪父,王嗣默默無聞。劉備任命何袛為成都令,王嗣為遝中督,薑維為平西都尉,統兵一千,仍回隴右輔佐周不疑。劉備按照其餘每個人成績強弱,予以勉勵,任命官職。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繼承魏王之位,封賞眾文武,儘收眾人之心。漢獻帝改年號為延康。
不久剝奪曹彰的兵權,架空了曹彰。處死弟弟曹植身邊的一批支持者,貶謫了曹植。
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後,周圍近臣華歆等勸曹丕順應天命,取代漢室。
華歆一番勸進,曹丕推辭道“我何德何能,怎能承繼天下,忠心輔佐再現大漢盛世才是我平生所願,此事休要再提!”
華歆道“大王何出此言,漢室失德以致於天下大亂,先王討平群賊,安定黎民,再造社稷。漢天子有何德行,不過依仗大王父子,才將就要斷絕的漢室延續至今。
大王德才兼備,天下歸心,人心所向,而且自繼位以來祥瑞不斷,這是天意,王上不可逆天。”
曹丕道“先王可是留下話了,先平劉備,再議進位!”
華歆道“大王不可死板,根據形勢隨機應變無可厚非。大王若即位稱帝,再以王師征伐事半功倍!”
曹丕眼睛左右轉了轉,考慮良久道“子魚厚意我領了,不過先王之訓猶在耳邊,不可不聽。先以大軍南下,大敗劉備,順勢即位更加穩妥!”
華歆見說不動曹丕,暫時按下心思!
陳矯返回見曹丕,將劉備稱漢中王的情況告訴曹丕。曹丕聽罷知道劉備這是向自己示威,暗含吞並自己的野心。召集眾文臣武將商議如何對付劉備。
曹丕將劉備自稱漢中王的消息一說,曹仁為首的武將氣憤不已,紛紛早請求出兵征討劉備。
曹丕很滿意眾人的反應,安撫眾人情緒道“各位稍安勿躁,劉備膽敢抗拒朝廷,我們定要討平劉備,現在商量一下如何出兵?兵發何處!”
曹丕說完,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眾人討論一番後,司馬懿先出列。
曹丕問道“仲達可有良策?”
司馬懿拱手道“大王,剛才與眾人討論,在下以為當以隴右為主!”
曹丕道“為何!”
司馬懿道“大王,先王數次征戰,斬蹋頓,破馬超,下南陽都是靠騎兵拿下。劉備、孫權騎兵幾乎沒有,處於天然劣勢!現在劉備占據涼州和隴右,那裡水草豐美,是天然的馬場。
劉備的雄武加上馬超的強悍,放任不管,難以遏製。所以在下以為當以隴右為主!”
曹丕道“有道理!”
環顧四周,曹丕道“子通,先王多次儀仗你,有何指教!”
蔣濟道“大王心中早已有計,臣就不多言了!”
曹丕道“子通為何如此說!”
蔣濟道“大王從四方調來精銳操練,然不見糧草屯聚,可見大王誌不在南下,那必西攻隴右。我想糧草集聚之處恐怕是長安。”
曹丕笑道“到底沒瞞過子通!子通可有高見!”
蔣濟道“大王與其問我,不如求教夏侯淵將軍。夏侯將軍可是惦記隴右很久了!”
曹丕道“先王當初也說過,若想拿下隴右,夏侯淵必有思慮!孫權占據合肥終究不過是小疾,劉備才是大患。
劉備剛剛稱漢中王,我們給予致命一擊,不僅會是軍事上的勝利,更能取得人心、法統上的優勢!眾位將軍,做好準備,兵發長安,征討劉備!
陳矯,你帶上金銀和我刻的印信,派人繞道前往隴右和涼州招誘羌氐部族,暗中許以厚利,讓他們在我們進攻時候發難,配合我軍行動!”陳矯應諾。
延康元年四月,曹丕以夏侯惇留守許昌,車騎將軍曹仁,征西將軍曹洪,左將軍曹真,右將軍於禁,前將軍徐晃,後將軍張頜以及大將杜襲、費耀等齊聚長安,聚兵二十餘萬。
曹丕親自趕到長安部署用兵,召集眾將規劃進軍。曹丕詢問眾將有何平隴右之策。
夏侯淵急不可耐出聲道“啟稟大王,隴右和涼州是老臣丟的,這幾年來晝夜謀劃收回,在此老臣就說說自己的淺見。”
曹丕精神一振道“好,本王就恭聽老將軍之謀。”
夏侯淵指著懸掛的地圖道“大王請看。隴右之地與益州相連之處首在武都、陰平兩郡,是咽喉要衝,當率先截斷兩郡,使漢中和隴右的聯係就徹底斬斷。
我曾在兩郡廝殺過,對這裡的地理很是熟悉,我打探出來,這裡雖然有賊兵把守,卻也不過七八千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