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臣!
篡臣第一百三十章募兵計議已畢,很多事情都按照商議好的計劃來辦,於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日,營地裡就很是熱鬨了。
今年中原道和淮南道大部都遭了災,老百姓們日子過的很苦,隻靠種地很難活的下去,要不然也不會讓一個區區的張豐兒就鬨成這個樣子。
如今申州官府募兵,被選上的話就可以多拿一份錢糧養活家人,這對於當地的那些窮苦百姓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相比種田,本朝當兵糧餉不能說豐厚,但隻要不被上司拖欠,最起碼可以做到旱澇保收。
而且朝廷的招募兵比以前的屯田兵待遇要好很多,這主要是因為募兵要打仗的原因。這種賣命的活計,那些戰力早就荒廢的屯田兵們往往指望不上。
募兵中普通步軍軍士每月可領銀九錢、糧一石、鹽一到兩斤。而騎兵待遇更好,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再翻一倍。
這些錢糧,就算是被上司克扣一些,剩下的省著點用也足以養活一戶四口之家了。
所以募兵的告示一貼出來,報名的人就源源不斷的圍了過來。
哪怕明知道這個世道當兵就要打仗、是會死人的,掙得就是賣命的錢。但在餓死和當兵打仗之間,老百姓很顯然選擇了後者。
林凡定下來的募兵要求很簡單,身體強健、老實勤奮、淳樸憨厚。主要是能吃苦、不怕死,在戰場上能服從命令。
另外就是凡油嘴滑舌者、頭腦精明者、心思不定者,通通不要。
因為後麵的這些人大多出身市井無賴,心眼太多、腦子又太活。他們從軍隻是為了混口飯吃,很難讓他們拚命,要是真上了戰場就有可能會成為逃兵。
戰場上害怕和恐懼是會傳染的,一個人逃跑就能帶走十個,十個就能帶動一百個。
很多仗官軍先勝後敗,就是這個原因。開始明明打的好好的,遠不到失敗的地步,偏偏因為幾個失了膽氣的逃兵,就能演變成一場波及全軍的大潰敗。
像這樣的害群之馬,林凡堅決不要。他之所以定下這樣的募兵條件,就是要在根子上解決這個問題。
募兵這邊進行的很順利,第一天就有八百多人報名。其中通過篩選,符合條件的有五百餘人。
這還是因為眼下才是第一天,有很多人離得遠,還沒得到消息的緣故。往後幾天,報名參軍人肯定還會更多。
當然,申州人丁總量也就那麼多,過幾日報名人數難免會有所回落。但依照這樣的速度估算,各營將所需兵員補充完畢,最多也就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而已。
而除了募兵,其他方麵也沒閒著。林凡在開始募兵當天就跑了一趟知州衙署,找王子良去索要錢糧軍械。
糧食這邊王子良答應的很痛快,直接允諾林凡可以先從官倉給他調撥三千石軍糧應急,剩下的等他上報兵部和戶部,再由朝廷正式調撥。
鎧甲軍械這方麵則是讓林凡碰了個釘子。麵對林凡索取三千五百副鎧甲,以及相對應的製式軍械,甚至還有五百匹戰馬的要求,王子良很乾脆的回了兩個字沒有。
這倒不是王子良小氣,而是真沒有。朝廷的製
式鎧甲軍械造價並不便宜,恰恰相反,這些東西都很貴。
單單就以鎧甲來說,鍛造一副合格的重甲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要打造一副上好的甲胄,不僅對工匠的要求極高,有時還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與重甲昂貴造價相符的就是他的防護力,一支重甲步軍組成的軍陣,是戰場上抗衡騎兵的不二利器。
如果人人都披重甲,朝廷那裡養的起。相比之下,打造更加輕巧的輕甲要容易許多。但官軍所需輕甲數量也遠超重甲,同樣耗資甚巨。
林凡要的當然不是造價昂貴的重甲,而是與當初在巡檢司時一樣的輕甲。
但這也並不容易,看似以前林凡在巡檢司時能夠做到人人披甲,軍弩數量也不少。可這主要還是因為巡檢司人少,再加上林凡上下打點,才能湊出那麼多副甲胄來。
要知道,連永陽當地駐軍的武備都遠遠不如林凡的巡檢司。
而今經過一場這麼大的動亂,申州武庫早就空了。王子良就算是砸鍋賣鐵也拿不出那麼多鎧甲軍械,隻能答應林凡會派人去道裡和兵部索要。
至於林凡最後所說的五百匹戰馬,王子良更是直接告訴林凡想都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