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吼隻持續了一瞬,停止之後周圍的樹木還是簌簌的搖擺著。
這聲巨吼聲太過震撼,以至於沒辦法分辨是什麼東西發出來的。但這威勢好像在說,這叢林是我的地盤,你們這些海裡的東西都給我滾回海裡!
也許這威嚇的對象也包括忘言,但因這咆哮躲過一劫的她忽然特變想見見這虎嘯龍吟的真身。
麵對強大的對手,忘言總是感到期待和興奮。
不可考證的傳說之四,迷之島嶼
京城皇宮的最裡側,有著兩座巨大古樸的建築。不同於其他建築的奢華,這兩座樓閣顯得低調卻透出不可侵犯的威嚴。
其一名為龍淵閣,為皇室圖書館。上下三層的偌大空間中,數以千計的檀木書架,擺滿了各色珍本。從數個朝代前遺留下的絕本,到當朝內府編刊的各類新書,不一而足。
另一座名為瀚海閣,與龍淵閣圖書館相對的,瀚海閣中保存著如繁星般數目的皇室宗卷。宗卷內容龐雜,幾乎記錄著當朝所發生過的一切,上到天災、政變,下到村縣賦稅、孩童出生。甚至連一些官員間互通的密信,都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保存在了這裡。
瀚海閣雖然平日裡基本無人出入,可卻戒備森嚴,任何人出入都需要司級的調令並且出入都會有詳細記錄。因為這裡麵保存著整個天朝的秘密。
並且這裡還有個開國皇帝定下的規矩,一旦資料進入瀚海閣,就不得取出也不得銷毀,否則事實將變成可以任意篡改的東西了。
在瀚海閣地下室的一個角落裡,保存著一箱箱快要發黴的宗卷,足有十餘架子之多。這些宗卷都是內容似是而非,無法考證,但卻也看似並非完全的杜撰。礙於不能銷毀的規矩,這些沒有價值的宗卷都被雪藏在這裡,從來無人翻閱。
這其中,有一份來自海陸司一個海圖測繪船隊的報告。
百餘年前,天朝剛剛取代前朝成為東方大陸的新霸主。
戰爭剛剛結束,整個天下都元氣大傷,於是起初數十年天朝都處於休養生息的時期。即便如此,開國皇帝紫微帝仍是心中懷著更大的天下。於是在勤修內政,鞏固經濟的同時,新設皇家機關“海陸司”,負責勘查天朝版圖之外的地理海域,以了解周圍疆域,為了將來開疆拓土時能夠不輸在對地形的無知上。
在海陸司新設的數年之後,一支艦隊被調往南洋繪製南洋諸島海圖。這支艦隊隻是海陸司派往各地的勘察隊之一而已,卻發生了一段如今已被曆史抹去的小插曲。
當時這支艦隊,在海上已是航行了大半年,對南洋一帶島嶼的勘測已經基本接近尾聲。
就在快要返航之時,一日,忽然遠處本來天海一線,連個黑點都沒有的海麵上,一座島嶼突兀的浮現在瞭望員的視野中。說來奇怪,他們這支艦隊那片海域明明已經經過過那片海域,可當時卻並沒有發現這座島嶼。
瞭望員忙向測繪艦隊總指揮報告,總指揮也同樣對那突然出現的島嶼摸不著頭腦,即刻下令全艦準備駛近並著手測繪。
因為距離遙遠,總指揮即便用了最精良的千裡琉璃鏡,也隻能看清那島嶼地貌的大概那島嶼似乎麵積極大,氤氳繚繞,島上滿是一片青綠。
從他們這裡看去島的更深處還有一座山峰。雖然不知己方艦船距離島嶼的準覺距離,也無法判斷那山峰的準確高度,卻見那山峰頂上竟一片銀白,似是高海拔下形成的積雪。按現在的緯度推算雪線高度,這山峰起碼也有三千米以上了,在這空無一物的茫茫大海中央極是突兀且不合常理。
更準確的地貌,和島嶼的麵積則需要到附近才能勘測了,於是船隊調轉航向,駛向那突然出現的島嶼。
正當他們的艦隊開始駛向那座島嶼時,突然水下一頭巨鯨浮出海麵,掀起一陣巨大的海浪。那巨大海浪推著艦隊四散,幾艘艦艇都是連忙收帆穩住身形,甚至與這巨鯨一戰的準備都做好了。
可誰知這巨鯨就這麼一現身形,向天上噴了一股水,就再次沉入深海之中。
眾人虛驚一場,準備繼續揚帆駛向那島嶼。可就是被這巨鯨遮擋了一下視線之後,那島嶼卻又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仿佛剛剛他們看到的島嶼是幻覺一般。
總指揮並沒有當那是幻覺,對附近海域進行了搜索。可無論如何之前出現的有著高山的島嶼卻再也找不到了,就像是所有人一起做的一個夢。
經過了長期的遠洋測繪工作,此時艦上物資幾近告罄,於是他們隻好無奈返航。
這測繪艦隊總指揮是個儘職儘責的人,他詳細的記錄了整個南洋海域測繪的航程,製成報告,歸來之後馬上封存在了瀚海閣。當然報告中也包括那轉瞬即逝的神秘島。
就在報告存入瀚海閣當天晚上,一隊秘務司調查員進入瀚海閣調閱資料,其中就包括那南洋測繪報告。
同一天夜裡晚些時候,數十名官員被暗殺在家中床榻之上。查明被殺官員身份之後,發現這些人同屬先前南洋測繪艦隊,其中也包括那名總指揮。
而最終,負責城防的紫微天軍也沒能調查出凶手,隻得無奈終止對這大規模暗殺的調查。沒能抓到凶手,很奇怪的“上頭”竟然沒有任何苛責,於是這件事也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很明顯,這是對南洋測繪艦隊的滅口行為,原因尚未可知。然而偏偏那份留下證據的報告,卻因瀚海閣不能銷毀的規矩一直被保存了下來。
於是,那份無法考證的資料就這麼被遺忘在角落裡,同那段曆史一起被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