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管理者,在報酬上與員工捉迷藏、猜迷語,甚至擠壓勞動者成果,怎麼可能讓員工積極工作,關心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普工月工資五千五以上,司機六千以上,應聘電話不少。
張雲半小時約見一個,從早上八點,很快約到了中午十二點半。
kj區項目部首批到位五輛廂式貨車,一輛十二噸罐式垃圾車,顏龍指示招八位司機,五位裝卸工,兩位場地普工。
十二噸車有裝卸功能,不需要裝卸普工,多招收運車司機,是讓司機們輪流上崗,熟悉收運線路,隨著簽約客戶增加,可以馬上駕駛新投入的收運車開展工作。
一直到項目部業務量基本穩定,再精簡人員,考核項目部員工利用率。
創業期間不適合ki考核的道理,就在於此,在業務量與運行方式未定型時,很多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去做,考核指標也難以確實。
八位司機乾六人的活,報酬不能八人去分六人的錢,企業要有補貼,否則留不住人,如果留住了,效果不會理想。
師傅的教導,張雲銘記於心,在理解師傅的用意基礎上,她有了自己的主張。
張雲的優點,能吃苦肯實乾,領悟能力不弱。
她準備讓司機們輪流做裝卸普工工作,享受司機工資待遇,這樣就不用為儲備熟練司機,而多招員工,收運業務增加的話,招收裝卸工補充即可分車收運。
前來應聘的幾位司機,對張雲提出的工作要求,都表示理解沒有異議,有的還主動表示,乾普工活時可以拿普工工資,以項目部發展為重,讓張雲不時被感動。
一天工作下來,晚上十點多,項目部辦公室剩張雲一人時,她撥通了顏龍的手機。
“今天過得怎麼樣?”顏龍關切的問。
“上午麵試了七八個人,下午跑了區政府和幾個局機關食堂,晚上簽了四個酒店合同,明天上午開始,小陳他們可以去放桶了。”
“好的,放桶要注意控製數量,和放置地點要便於我們收運。”
簽約單位餐廚垃圾桶,由項目部負責,每隻桶容量一百公升,購買價近兩百元。
zx縣項目運行初期,發生過向簽約單位濫發垃圾桶的情況,其中建設銀行,四十七個門店,每店配發一個,每天餐廚垃圾稀少,有的門店一天隻有幾斤垃圾。
很多酒店把配發的餐廚垃圾桶,當作了廚房使用工具,這裡放一個,那裡擺兩個,方便他們操作,每天產出百把公斤餐廚垃圾,卻要去十多隻垃圾桶。
第一批二千隻餐廚垃圾桶發完,回收的餐廚廢棄物,每天隻有十幾噸,每隻垃圾桶承載的垃圾量,不到桶容量的十分之一,引起了顏龍的注意。
調查結果,讓顏龍很是生氣,不及時彙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共同商量解決辦法,是裘經理的又一不足之處。
日餐廚廢棄物產出少於二十公斤的單位,項目部不配發垃圾桶,一律采用並桶收運,特殊情況報公司領導批準。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顏龍作出規定,並命令裘經理收回多發的垃圾桶。
張雲關於項目部發展期間,用司機來替代每車一個裝卸工的建議,讓顏龍又驚又喜。
驚的是,自己怎麼沒有想到可以這樣做。
喜的是,徒弟這麼快就進入了角色,顯示出對部經理工作的駕馭能力。
““很好,估計kj區項目會發展到十二輛收運車,兩輛大車,需要十四位收運司機,三個大車司機,十七位司機滿員後,我們再招裝卸普工吧。””顏龍的思路馬上跟進。
“師傅,大車小車司機也可以通用的。”
“嗯嗯嗯。”顏龍沒話說了。
“十四輛車,十六七位司機是肯定要的。”張雲象是在替師傅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