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閃電_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9章 閃電(2 / 2)

“es6:電離氣尖聯合推進試驗,第十一次試車!”

在b級基地的發動機試車台上,一台扁平噴口的發動機通電,從噴口看進去能看到內部因為超高壓產生的幽瑩藍光。

儲存液態甲烷的貯罐閥門打開,液態的甲烷先是進入高溫高壓環境,然後才導入發動機,在那裡被高溫電離。

divcass=”ntentadv”之後成團帶電的甲烷分子因為熱能極度暴躁,再被電場加速到400個微型噴管之一高速噴出,沿著扁平噴口內部的楔形表麵彙集在一起,成為深藍色的尾焰高速向後噴出。

數百個噴管中噴湧而出的帶電粒子團以極高速度碰撞在一起,尖銳的轟鳴聲隔著厚重的防護玻璃都能聽見。

在旁邊的控製室裡,郭申和謝廖夫看著因es6試驗機不斷增大功率而飆升的電流,心中默默計數。

約7、8秒後,當輸出推力達到5.5噸的時候,引擎的尖叫聲驟然減弱,迷人的藍色尾焰也漸漸平息下來。

控製台中,供能係統不斷提示著電流過載、功率不足。

郭申掐表,一看剛好74秒,比上一次多了三秒鐘。

es6電離塞式噴管發動機,是作為nape推進部分驗證機所製造的試驗機,重量超過5噸,最大推力隻有6噸左右。

由於缺失了反應堆部分,原本由其負責的核熱與高溫電離部分隻能通過傳統方式解決,導致es6的耗能巨高,而且性能也遠不能與nape相比。

試車台的電力係統沒有經過專門改造,撐不了多久就會因為過熱斷電,十一次試車最長時間都沒超過90秒,但好在數據收集的差不多,證明路是對的。

es6的使命已經完成,青山基地已經建設完畢,接下來nape的全部研發工作都會轉移過去再也不用為電能擔憂,而且下一個試製的就直接是nape樣機了。

謝廖夫:“好了,現在終於可以把試車台空出來了,氣尖小組先留下,抽點時間把tp25‘廬山’發動機的後半部分搞定,就一個月,應該不影響nape。”

郭申連忙答道:“您放心,tp25不算很難,製造很快的。”

tp25,“廬山”發動機,就是為已經確定下來的低成本可重複使用空天飛機準備的動力係統,集成衝壓、渦扇、氣尖三種發動機,極致減重輸出25噸推力。

10台tp25在騰雲工程上並非獨立存在而是部分管路互相連通以提高性能降低重量,總重不能超過15噸。

氣尖工作狀態下250噸總推力,足以將騰雲送入近地軌道。

因為有nape的前置資料,tp25的研製過程比較輕鬆,原始設計已經搞定,1月之前就能搞定量產版本樣機。

比較麻煩的反而是機體設計,入軌的死重包括發動機的15噸,機體的空重35噸,10噸燃料,給人員和貨物的總載荷質量不能超過5噸,20名乘客的設計已經是安全冗餘限度下的最大妥協。

起飛質量200噸,而機體重量不能超過35噸,這個數字非常極限,對於設計和材料的要求前所未有,需要革命性的創新才行。

單純大氣層內飛行達到這個要求並不算困難,但要是加上穿越大氣層,恐怕h2的新一代隔熱瓦技術都不夠,還要更輕、更簡單、更便宜。

謝廖夫摸了摸自己的頭發,感覺又有回到上一世英年早禿的跡象。

&n航天飛機就要出廠了,然後h1“螺旋”計劃也即將進入首飛,如此之高的效率讓謝廖夫除了興奮意外還帶來了更加繁忙的工作安排。

在他的計劃下b級基地又擴充了四百多人,被各個項目組一瓜分幾乎沒有泛起一絲波瀾。

這當然不是基地人員冗餘太高,而是需要用人的地方太多,青山基地也預計要1000人才達到初步完全運轉的目標呢。

掌握著新遠這駕超級馬車,感覺比在聯盟時期還要擁有更強大的力量。

至於真正的老板林炬呢?在京城的時間恐怕比在自家基地還要多得多。

不過現在老板倒是難得在基地,而且還是和航天局的幾位一起。

……

11月8日,上午11點,距離阿美大選戰出結果還有十多個小時,差不多京城時間淩晨會統計完畢出結果。

c級基地,依照謝廖夫的“螺旋”計劃,由新遠在h1上複活的h1無人航天飛機正式出廠。

&naks計劃一樣,為了配合那個梭形的燃料罐機鼻高高向上翹起,前端收窄,加上起飛質量差不多,幾乎就是完美複刻了當年的aks。

&naks使用了兩台發動機,而h1隻使用了一台超大推力的h240升級版發動機:h300。

h300的鐘形噴管進行了優化處理,能在從一萬多米高空啟動時直到飛行器入軌,都保持著不低的效率。

燃料罐與h1的組合體重量最大也不過322噸,而h300在啟動時能以最大112推力輸出,並且還可以大範圍調節推力,始終保持推重比在較低的水平以降低過載和震動,對運輸的衛星敏感零件非常寬容。

由於h1是無人設計隻為了載荷而生,所以測試過程也比較簡陋,除了計算機模擬以外並沒真機的多次氣動測試,這和已經在大草原上放飛了幾個月的h2氣動驗證樣機完全不同。

現在裝車出廠的這架h1采用了二代隔熱層技術,整體看起來灰蒙蒙的,因為將溫度要求大範圍放寬降低了不少質量。

但在它的尾翼上,一個明亮的紫色閃電標誌異常顯眼。

“閃電”,這是謝廖夫給它取的名字,同樣是紀念“閃電”設計局,不管怎麼說h1都確實是在走aks的路,即使後者沒有成功。

閃電號將被直接運往新遠機場,由那裡的伊爾76運往瓊州,並在那裡將閃電號、燃料罐與安1250組合在一起,飛到公海上發射。

這也是一個空中機動發射的優點,可以自由選擇落區和儘可能降低緯度,節省最多5的燃料,轉移到載荷質量上可能有一百多公斤,已經很不錯了。

“螺旋”計劃比較保密,因為這在現在的新遠並不算大項目,而且也是謝廖夫臨時為深空探測器準備的特殊發射方案,在沒有刻意宣傳的情況下沒人知道具體內容。

直到長相怪異的閃電號裝上飛機,人們才會直到新遠又開展了一項新研究。

而與此同時,b級基地卻熱鬨非凡。

&n第一批三架中的兩架提前完成了最後的設備安裝,正式拖出廠房。

因為河蟹神獸,所以現在是約翰喬治,切勿代號入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失憶後,每日一技能,從此不當人 不是,你說你在搞純愛? 人在東京,獵殺噩夢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終極進化路 穿的每個世界主角都有病怎麼辦 日月雙輝 第五人格:各自安好 快穿: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輪回樂園:我就做個菜也算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