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軍!
這些從金昌、茶油二城來的流民,基本上都是一些年輕力壯之人,因為那些老人都跑不動,還沒有到寧都就死在半路之上了。
他們來到寧都已經三天了,然而寧都卻不讓他們進城,近二十萬人,都擠在兩個宣武與鎮川城門。
除了禁止流民入城之外,還不供給糧食!以前沒有這二城的百姓逃難至此之前,中山王尚且讓戶部給先前來的流民供給糧食,現在戶部已經停止給流民糧食。
糧食已經成為了他們最大的問題。
宣武城門稍微要好一些,隻有五萬多人,而守城的都尉自掏腰包給這些流民供給一些米粥,所以流民們還滿懷著期望,希望寧都的人能夠救他們。
但是鎮川城門已經出現了小規模的衝突,數十個流民想要衝擊入城,被巡城司的值守士兵無情殺害,屍體懸掛在城門的頂上,震懾住其他想要衝城的流民。
鎮川門的巡城都尉姓鄭,是甘泉鄭家之人,鄭家是一個大家族,一直生活在北夷邊城甘泉,與北方那些茹毛飲血的夷族之人打交道,家族之人個個習武,驍勇善戰。
明仕隱逃離寧都之後,攜北境十萬將士兵圍寧都,鄭家可是占了很大部分的功勞。而且鄭家一直忠心於明氏。
七國分夏之後,明氏掌握了寧都之權,將鄭家家主封為河西走廊到寧都鎮川門,寧川道的軍政大臣,管控著整條寧川道的軍事與民生,可謂是權利無上。
借著這個權利,鄭氏設計鏟除了勢微的原鎮川都尉,將這一重要的職位收入囊中。
鄭璿接任鎮川巡城都尉不過五年光景,但殺伐果斷,深得明衡的喜歡。
鎮川門之外有近十四萬流民,缺糧的情況導致流民們對寧都十分不滿,這次的流民衝擊城門,從最開始的兩三人,一直到十幾人,很快越來越多的流民都加入了進來,眼看局勢就要超出控製。
就是鄭璿看到了這種情況,當機立斷,下令殺人,才製止了這場亂局的擴大!
無論在哪個時代,下令誅殺流民是要背負千古罵名的!你可以不給流民們糧食,看著他們活活餓死,但是卻不能下令全副武裝的士兵去殺害這些手無寸鐵的流民。
鄭璿完全不管是不是要背負這個罵名,果斷出擊,才讓那些流民不敢再進行衝城的舉動。
此時的鎮川門之外,流民們可以說是又餓又冷,他們逃亡至此,自然不能攜帶許多衣服,更彆說被子了。
十幾萬人,黑壓壓的一片,站在城門之上的鄭璿就像是看地上的螞蟻一般,眼神之中不帶著一絲憐憫。
“都尉大人,有一個自稱是戶部的撫民令徐長沙求見!”士兵登上城樓,向鄭璿稟告。
“戶部?哼!”鄭璿冷冷一笑,自從二城的流民來了之後,戶部就沒有再派任何人帶糧食過來,將這個爛攤子扔給了他。
如今卻派人過來,所為何事?
“請他過來吧!”鄭璿開口說道,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沒過多久,士兵帶著兩人上了城樓,其中走在前麵之人穿著一身淺藍色的錦服,臉上布滿了憂愁。而跟在他身後的是一個七尺中年男子,從步履上來看應該是有點武功底子。
這二人正是徐湘與楊點鋒,將所有流民接收,自然是要先與巡城都尉打個招呼。
“戶部撫民令徐長沙見過都尉大人!”徐湘拱手行禮。
鄭璿仔細打量著徐湘,半響才說了一句“戶部是要做什麼?”
“在下受中山王之令,安置城外流民!這是中山王的文書,還請都尉大人過目。”徐湘遞上一份絹布,上麵寫著城外流民的安排全權交給徐長沙處理,各城門都尉要給予所有的協助,並蓋上了中山王的王印。
鄭璿接過文書,認真地看了一眼,隨後還給了徐湘,說道“徐大人打算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