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狂沙文學網輸入
趙二寶生起了火,看到這幾位老大人大呼小叫,便說道“幾位老大人莫要驚慌,這是無煙煤,不生煙,無毒,不會中毒的,您幾位看,這裡哪有煙?”
這麼一說,徐溥等人定睛一看,果然,這煤燒起來,竟不是尋常煤那般烏煙滾滾,卻隻是冒出嫋嫋的白氣,似乎……也沒有聞到什麼刺鼻的味道。
燒煤取暖,形同於是自殺,這是常識。
但是,好像,也許,可能,“常識”也會出錯?
想到張鶴齡那些“奇技巧”,精鹽和黃火藥都能搞出來,搞些無煙煤,應該不成問題吧。
劉健似乎想到什麼,問道“此物,定是極為昂貴吧?”
“不貴,不貴,”趙二寶回道“一斤煤不過幾個大錢,而且特彆耐燒,添一次可燒一夜。”
徐溥聽罷,心裡一顫,豁然而起,直直地盯著那火盆,似是發現了什麼驚世之物。
現在木炭的價格,已經漲到三十個錢一斤了,倒不是因為木炭是什麼珍貴的東西,實在是這東西要燒製不易,首先需要伐木,還需有人在深山老林中建窯,燒製了一個月功夫之後,更需有人從深山中,將木炭運出來,算下來,時間和人力的成本實在太高。
相對而言,這煤的價格,竟然是木炭的十分之一,而且,還耐燒。
三位閣老的神色變得複雜起來,對於他們這些處理國家大事的人而言,所思所想的,似乎永遠都是國家大事!
此時,劉健忍不住湊近一些,靠近那火盆,不住道“當真……無害嗎?”
事實證明,這無煙煤的量散發得很均勻,而且燃燒的時間極長,三把老骨頭以試煤,並沒有察覺到體產生什麼異樣,屋外鵝毛大雪,屋裡很暖和,三人心裡越很是震撼。
張鶴齡沒有說謊,他確實在幫陛下分憂!
朝堂上有些清流,嘴上滔滔不絕,一正義,為國為民,但是從來沒落過實處。
人家壽寧侯恰恰相反,不言不語,便將事解決了。
徐溥說道“請問壽寧侯,這些無煙煤是怎麼回事,可否告知?”
張鶴齡也沒有賣關子,說道“聽聞大同府蔚縣一帶遭了雪災,這天寒地凍的,不知要凍死多少百姓,在下便想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徐溥心中暗道,如果是彆人說這句話,估計隻是說說而已,但是張鶴齡確實是個辦實事的人,這一點不服不行。
“南山的莊戶大多來自蔚縣一帶,據說那裡盛產煤炭,在下便從莊戶中挑選了一些壯丁,由學生楊懷瑾帶隊,前往蔚縣開挖煤炭,但是挖出來的煤不能直接燒,所以,在下和南山書院的幾位學子一起研究出了無煙煤的處理方式,處理過後便是眼下這種,價格低廉且耐燒,可代替木炭。”
徐溥點點頭,說道“如此說來,壽寧侯在蔚縣做起了煤炭生意,老夫感覺這煤炭必會取代木炭,恭喜壽寧侯又多了一樁進鬥金的買賣。”
張鶴齡尷尬地笑了笑,說道“賺銀子倒是其次,主要是為國為民。”
跟你們說正事呢,老惦記著我的銀子做什麼?
徐溥笑道“壽寧侯不必緊張,如此功德,賺些辛苦的銀子也是應該。”
張鶴齡這才放下心來,說道“為陛下分憂才是應該的。”
徐溥正色說道“壽寧侯今前來,隻是為了告知這煤的事?”
張鶴齡笑了笑,說道“方才說起,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陛下擔憂什麼,我等為臣子的便要想儘辦法去解決,三位閣老覺得在下說的可有道理?”
徐溥等人點點頭,張鶴齡這番話說的在理,而且人家也確實做到了,這就很難得了。
“就說這煤,以前人們認為煤的毒太強,不能用,可是提煉之後,卻比木炭更實用,能夠拯救萬千百姓,所以說,我們看事不能隻看表麵。”
徐溥似乎聽出一些端倪,問道“壽寧侯可是想說開海一事?”
張鶴齡笑了笑,說道“徐公明鑒,這開海海,也要看當下的局勢,需要海的時候,必須明令止,可需要開海的時候,也要放得開,古人雲,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