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要不咱們試試?_大明壽寧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壽寧侯 > 第161章 要不咱們試試?

第161章 要不咱們試試?(2 / 2)

劉健卻說道“聖人若存之於心,則祖法斷無廢黜之理,海乃是國策,此事沒有商量的餘地。”

張鶴齡也不氣惱,仍是麵帶微笑地說道“敢問劉公,我大明朝遵的是哪位聖人之道?”

劉健用鼻孔說道“自然是孔孟之道。”

“聖人可循祖製和禮法?”

“那是當然!”

“君子六藝,詩書禮藝樂秋,禮乃六藝之首,指的可是《周禮》?”

“此乃常識,便是七歲孩童都知道。”劉健連答了三個問題,仍不知道張鶴齡打算說什麼。

張鶴齡笑道“那就要好好說一說了,聖人崇周禮,循祖製,為何不見天下的讀書人,推行周製?周人的土地製度,乃是井田製,這是周禮中的規定,為何至今卻無人推行?甚至連孔聖人,對推行井田製,都沒有表現過讚同?”

周朝的井田製,是當今天下所有儒生們的忌。

讀書人讀周禮,卻不敢恢複周朝的禮製。為何呢?因為周朝的禮製,說穿了,是公有製。

各位地主老爺們,咱們土地充公好不好?

你不是有錢有地嗎,來呀,互相傷害啊!

所以,人們對周禮,倒背如流,將其列為經典,封建王朝上下數千年,隻有一個人,他叫方孝孺,就是文皇帝靖難之後,宰了的家夥,他曾旗幟鮮明的支持恢複井田製,然而,並沒有人搭理他。

如果你有一千萬,願意捐出來嗎?

願意!

如果你有一頭牛,願意捐出來嗎?

不願意!

為什麼?

因為天下的讀書人,真的有一頭牛,他們怎麼肯拿出來呢?

“……”本來,劉健想要駁斥,可是聽完之後,令他驟然如鬥敗的公雞。

張鶴齡繼續說道“周公也是聖賢,人們都說,周公製定了禮法,因此天下安定,可為何,沒有人肯效仿周公去推行周人的禮法製度呢?”

三位閣老麵麵相覷,按理說,撕乃是文官的強項,但是麵對張鶴齡的一番擺事實講道理,竟然無可反駁!

“並不是說周禮是錯的,恰恰相反,周禮乃是公認的聖賢書,隻是當時的一些製度,在如今的時局之下不再適用罷了,任何製度禮法都是如此,我朝的海也是一樣,太祖高皇帝時,天下初定,最大的敵人是北方韃靼諸部,朝廷沒有額外兵力和錢糧來應付沿海的倭寇,隻能實行海,如今我朝江山穩固、兵強馬壯,為何不能開海?”

許久之後,徐溥這才說道“壽寧侯一番道理,老夫受教了,隻是開海一事,乾係實在太大,政策一開,舉國上下都會受到影響,若是強行下旨,怕是到時候天下百官怨言四起,事態無法控製。”

張鶴齡笑笑,說道“徐公說得對,實行新政不可一蹴而就,當然要徐徐圖之,不妨就按李府尹的奏疏,在天津衛開設一處港口,咱們試一試,若是利國利民,再推廣天下,若效果不好,後續取締了便是。”

徐溥三人對視一眼,不得不承認,張鶴齡說的很有道理,但是這等大事,不是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

張鶴齡會意,起說道“朝廷大事,需謹慎對待,三位大人再議一議,在下還要忙著去推廣無煙煤,先告辭了!”

張鶴齡走後,文淵閣又安靜了許久,徐溥看了看丘濬和劉健,說道“丘公,劉公,二位覺得如何?”

劉健有些糾結地說道“若是隻開一處港口,還是可以接受的,可陛下的旨意是全麵開海……”

丘濬卻笑道“希賢老弟此言差矣,沒聽說過討價還價嗎?我想陛下貿然下旨,是留給我們還價的餘地。”

劉健臉色古怪,嘀咕道“陛下怎麼學會這些市井的路了……”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夥伴!找不到書請留言!


最新小说: 嫂子,我真是神帝 我演個九千歲,你們說我真閹了? 天眼鑒寶:古玩奇行 鎮天神祖 我靠避凶天賦苟道長生 血之孫吳 讓你當特工,你成特高課課長了? 民國從小混混開始無法無天 軍工廠風雲往事 鑒寶:從廢品站撿漏億元古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