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你有意見?”
“陛下聖明,臣替門下弟子謝陛下恩典。”
弘治皇帝很滿意,要你幾個人是看得起你,還敢說個不字不成?
頓了頓,弘治皇帝繼續問道“蟒衛的情報係統怎麼樣了?”
“已經初見成效,第一批情報已經送過來,經查,大同府、杭州府、西安府共計五名官員涉嫌貪墨,這蟒衛搜集的罪證,請陛下過目。”
弘治皇帝接過密報,看過之後,眼中出現陰霾,沉聲說道“此事立即交由廠衛徹查,若情況屬實,必定嚴懲。”
其實,第一批情報中,涉嫌貪墨的官員遠不止這些,報上來的這五位實在是太過分,曾鬨出過人民,民怨四起,若不整治,必然為禍一方。
至於其他那些情節不是很嚴重的,張鶴齡私下將密報扣下了,並擅自做主回了密信,責令其改過。
而那些接到張鶴齡密信的官員,無一不是老老實實的表明自己的態度,改過自新。
開玩笑,這可是殺人不眨眼的壽寧侯,誰敢說半個不字?
更何況,人家掌握了你的黑料,卻沒有上奏,已經算是仁至義儘了。
對於張鶴齡而言,監察的目的就是督促和整治,若是對方知錯能改,他也不願意趕儘殺絕。
弘治皇帝將密信放在一旁,神色和藹,稍帶著一絲絲的愧疚,問道“建立情報係統,花費了卿家不少的銀兩吧?”
張鶴齡隻得如實回道“回陛下,並沒有花什麼錢。”
“你說什麼?”弘治皇帝一臉問號。
“臣與慶雲侯合作,做著車馬行的生意。”
“慶雲侯?車馬行?”弘治皇帝兩臉問號。
“陛下,臣的車馬行和其他車馬行不同,普通的車馬行都是跑短途,因為長途代價太高,各路關卡吃拿卡要,再加上路途中有山賊劫匪,若是出事,得不償失。”
“但是臣的馬車有蟒衛的人隨行,慶雲侯又聯係了其他各地的權貴子弟入股,走到哪都有人關照,各路關卡不敢刁難,而且臣的馬車多是成隊出行,就是山賊路匪,也不敢輕易對臣的馬車下手,這樣下來,無論是載人還是載貨,利潤巨大,蟒衛暗探便隨行其中,情報交流甚為快捷。”
弘治皇帝一臉錯愕,依靠車馬行拓展路線,從而建立全國的情報係統,而且人家是情報賺錢兩不誤。
臥槽,還可以這樣的?
“比如說,從京師出發,車隊挾帶了京師的特產,一路到了湖洲,中間不必彆的商人代為脫手,到了地方一千兩可淨賺五百兩。再用這一千五百兩銀子就地訂了絲綢經金陵運回京來出手,又能淨賺八百兩。”
弘治皇帝臉色有些奇怪,問道“你那個車馬行,還缺少資金嗎?”
張鶴齡苦著臉回道“陛下,所謂暗探,必須行事低調,若是陛下入股,傳了出去,車馬行便會暴露,對於暗探收集情報很不利。”
“咳咳……”弘治皇帝紅著臉說道,“朕不是這個意思,好了,此事你繼續去辦,得到第一手情報,馬上給朕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