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想加官,那就隻有進爵了。
張鶴齡目前已經是侯爵,如果加封公爵,此人晉升速度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雖然有些功勞,但是,畢竟隻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這個年紀,這個資曆,加封公爵恐怕不足以服眾。
弘治皇帝也明白徐溥的意思,不管結果如何,今日索性就明說了吧。
“朕準備加封靖海侯為靖國公,三位覺得如何?”
徐溥說道“靖海侯確實有功於朝,但是臣覺得還不足以加封國公。我朝隻有在開國和靖難時期出現過公爵,其餘時候,還未開過這個先例。”
“隻要有功,朕當不吝封賞。”
“其實,靖海侯有封地在手,其地位已經不低於國公。”
弘治皇帝說道“三位有所不知,靖海侯已經和朕商議過,準備將夷洲島歸還朝廷。”
“什麼?”徐溥等人大驚失色,“靖海侯真這樣說?”
弘治皇帝點點頭,道“靖海侯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夷洲島是他的封地不假,但也是大明的國土,還是歸還給朝廷管轄比較妥當。”
徐溥心中非常震撼,真沒看出來,靖海侯還有這個覺悟。
可是,僅憑這一點,晉封國公,怕仍然說不過去。
“陛下,老臣以為,靖海侯此舉該當受到朝廷的嘉獎,不如,將其爵位保持不變,俸祿定為公爵標準,如此可好?”
弘治皇帝心中暗道,你們覺得張鶴齡那小子缺這點俸祿嗎,公爵一年的俸祿,人家動動手指頭就賺回來了。
徐溥也很為難,按理說,人家確實立了功,還主動將封地歸還朝廷,更難得的是,這塊地並非鳥不拉屎的犄角旮旯,人家已經經營的很好,不誇張地說,夷洲府的經濟直追兩京。
朝廷也不能白拿人家的地,總要有點表示吧?
可是,晉升公爵又有些過於高了。
弘治皇帝說道“既然三位愛卿認為靖海侯的功績不足以晉升公爵,那麼三位不妨說說看,晉升公爵需要什麼條件?”
劉健說道“除非靖海侯有開疆拓土之功,否則,晉升公爵一事,臣始終覺得不妥。”
開疆拓土,這個條件已經是頂天了,大明自開國以來,隻有文皇帝朱棣曾經遠征安南,但是後來被宣宗皇帝放棄了,像雲南等地的土司還天天鬨事,彆說開疆拓土了,能把自己家裡這些地保住就不錯了。
弘治皇帝也知道,張鶴齡現在封公爵是有些操之過急,自己有這個打算,其實主要原因是這小子肯歸還夷洲島,感覺不給他點好處,好似白白占他便宜一般。
我是皇帝,天下都是我的,還能欠了你的人情不成?
所以,弘治皇帝一直在考慮,如何封賞才合適。
賜官吧,自己親自給人擼的,現在又反過來讓人家當官,不是打我自己的臉嗎,還是算了。
封爵吧,你已經是侯爵了,再往上就是公爵,但是以你現在的功勞,給你加封公爵又不能服眾。
真是難辦,看來,晚上又要聽張皇後嘮叨了,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