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弘治皇帝又困又煩,揉著太陽穴說道“三位愛卿就沒有更好的方案了嗎?”
徐溥說道“方才希賢說得對,若無開疆拓土之功,國公二字還遠遠不夠。”
丘浚隨後說道“老臣以為,靖海侯正值英雄年少,日後晉封國公必定還有機會,眼下不能急於一時,否則眾臣定有異議。”
弘治皇帝心中苦笑,即便張鶴齡現在很年輕,機會還多,但是想要開疆拓土,談何容易?
讓他去收複河套,還是攻占安南?
不是什麼時候都有戰爭的,沒有戰爭,何來的開疆拓土?
“靖海侯為朝廷做的夠多了,即便不封國公,起碼也要有個合理的封賞。”
三位閣老沉吟片刻,劉健抬頭說道“不如,陛下給靖海侯安排個差事。”
弘治皇帝疑問道“什麼差事?”
“雲南土司一直蠢蠢欲動,不斷發生小規模動亂,若靖海侯進駐雲南,主管土司相關事宜,平定叛亂,其功勞足夠晉封國公。”
劉健這番話還隱含著另一層意思,如果張鶴齡搞不定雲南土司,晉升一事就不要再提了。
弘治皇帝想了想,這個法子也可以,你不是功勞不夠嗎,現在給你個機會,能不能把握得住,就看你自己了。
如果這次再立了大功,晉封國公,群臣心服口服。
如果敗興而歸,那也算給過你機會了,你自己沒把握住,也怨不得彆人。
不管你能不能成功,起碼我不用再聽張皇後嘮叨了。
“如此甚好,蕭伴伴,召靖海侯入宮,讓他速來!”
等張鶴齡火急火燎地進了宮,弘治皇帝已經和三位大學士將事情的細節商議完畢,聖旨都擬好了。
張鶴齡看著聖旨的稿子,直咗牙花子,我的願望很簡單,就是想在京城享清福,把我當個廢物就好了,這種打打殺殺的事,就不要再找我了嘛。
“今日沒有外人,索性將話說明了吧,朕欲加封你為國公,但是你的功勞不夠,所以這次雲南之行是個機會,若是把事情辦的漂亮,屆時便加封靖國公。”
張鶴齡卻不這麼想,這年頭兒,真正乾活的反而沒有好下場,因為你乾的越多,錯的就越多。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老子不乾了!
“陛下,臣身居侯爵,已經是陛下格外開恩,公爵不敢奢望。”
弘治皇帝麵色不悅,給你功勞,你還不願意要?
劉健在一旁說道“靖海侯,陛下為了你的晉升一事,可謂煞費苦心,你年紀輕輕,便有這樣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這是多少文臣武將一輩子也得不到的,你可要想清楚,若是此時放棄,以後便再沒機會了。”
張鶴齡淡淡一笑,道“既然有這等美事,劉大人怎麼不自己去?”
劉健氣得胡子都翹起來,道“老夫若不是內閣事務繁忙,脫不開身,早就主動請纓,奔赴雲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