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俞元讚也很不理解,就是啊,琉球王室和你靖國公非親非故,為何要賠上自己的前程,你這麼做是為了什麼呢?
戚景通跟隨張鶴齡時間最多,自然清楚事情的緣由。
“其實,這件事很簡單,就是因為洛雨荷找大人哭去了唄。”
俞元讚還是很不理解,為何這樣一位英雄人物,竟然會被女人所左右,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可是,偏偏這個人就是自己的上司,還是一位自己仰慕的人。
王守仁說道“先不說這些了,還是將船隻調動起來,準備接大人出海,切記,行事之人一定要挑信得過的,此事必須嚴格保密,任何人不得透露。”
安排好了一切,眾人各自回倉,一路上李廣再也沒有出現,一直到達夷洲島。
本來身邊跟著個太監就挺不方便的,現在李廣躲著不出來,大家還是很滿意的。
船隊回航是順風,速度很快,隻半個月,便抵達夷洲島。
一下了岸,李廣立刻如同變了個人一般,再次趾高氣揚起來。
“諸位,這一路上大家都辛苦了,但是還要再辛苦一趟。”
王守仁等人說道“李公公請吩咐。”
李廣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有旨,傳召夷洲知府王守仁、夷洲衛指揮使俞元讚、蟒衛指揮使戚景通、建昌伯張延齡,以上人等,入宮見駕,還望諸位配合,跟咱家回京師。”
王守仁說道“李公公,建昌伯張延齡去了呂宋,至今未歸,不如這樣吧,我們三人先去京師複命,等到建昌伯回來,讓人轉告一聲,隨後再去。”
“建昌伯去了呂宋?”李廣立刻提高警惕,問道,“去呂宋做什麼?”
王守仁說道“公公無需擔心,隻是一些貿易的事。”
李廣點點頭,說道“那好吧,三位先跟咱家走一遭吧。”
“還請李公公歇一晚,我們回去安排一下公務,明日一早便可出發。”
李廣也知道這些剛剛從琉球撤回來,現在又要動身遠航,身後一定有一大堆事等著,所以也沒有為難,說道“如此也好,你們速去安排。”
第二日,王守仁、俞元讚、戚景通登上李廣的船,這一次,李廣再也不是當時那副鵪鶉一般的表情,而是變得眼神犀利,好似在看三個鵪鶉一般。
“三位,這次琉球之戰,雖然是接了聖旨被迫返航,但是見了陛下可不能這麼說。”
俞元讚不解地問道“該如何說?”
李廣慢條斯理地說道“當然是避重就輕,就說打了勝仗,敵軍潰敗,這才收兵。”
俞元讚回頭看了看王守仁,又看了看戚景通,說道“這……”
“你們總不能說是聖旨耽誤了戰事吧,到時候惹得陛下不高興了,大家都沒好果子吃。”
“可是……”
李廣不悅道“彆可是了,就按咱家說的去辦,這是在幫你們呢。”
“李公公!”俞元讚打斷李廣的話,搶著說道,“咱們本就是打了勝仗,為何不能實話實話?”
“打了勝仗?”李廣問道,“怎麼個勝法?”
“全殲豐臣秀吉主力,此後,東海再無隱患可言。”
李廣倒吸一口涼氣,他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光顧著回家了,卻忘了問人家戰況如何?
本以為此役戰事膠著,至多也就是優勢,卻沒想到,自己還是低估了夷洲衛的戰力,人家是完勝!
“全殲?”
俞元讚點點頭,道“不錯,全殲豐臣秀吉的五千兵馬。”
“俘虜呢?”
“沒有俘虜,都扔海裡了。”
李廣……
“這些人整天沒事找事,留著他們做什麼?”
李廣弱弱地問到“扶桑國不會報複嗎?”
俞元讚笑了笑,說道“李公公請放心,人家還表示感謝呢。”
“感謝?”
李廣更加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你乾掉人家五千兵馬,人家還要感謝你?
“不錯,扶桑派來國使,聲稱扶桑國非常感謝我們幫他們剿滅叛軍勢力。”
通過一番解釋,李廣終於明白,原來這次作戰的對手豐臣秀吉並不是扶桑國的正規軍,而是被扶桑本土視為叛軍,所以說,就算你把人全殺掉,變著花樣地殺,扶桑國也不會管。
不但不管,還對你表示感謝。
畢竟叛軍這玩意是影響政權穩固的,你幫我乾掉叛軍,相當於幫我穩固了政權。
李廣心中暗暗思付,這一戰剿滅豐臣秀吉,解救琉球於危難,還和扶桑國打成共識,全都來自靖國公的那道命令。
如此說來,靖國公好像又立功了?
而且是天大的功勞!
可是,大明朝廷卻在通緝人家,這算什麼事?
哎呀,腦殼疼!
算了,不想了,咱就是個跑腿的,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彆的就不要瞎操心了。
回京的路上,李廣情緒低落,甚至有些生無可戀,自己明明是帶著聖旨去要求夷洲衛撤兵的,卻沒想到,人家撤是撤了,但是,很瀟灑地把仗打完再撤的。
那我一路漂洋過海,累死累活趕到前線,圖個什麼?
我堂堂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二當家,能不能讓我有一點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