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流鬼國的股票_大明壽寧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壽寧侯 > 第423章 流鬼國的股票

第423章 流鬼國的股票(1 / 2)

大明壽寧侯!

劉健回京的時候,發現城裡城外熱鬨非凡。

街頭巷尾,到處有民眾在議論紛紛,說什麼物資緊俏,前線打仗,如此雲雲。

一路上,劉健還納悶呢,靖王北伐不是早在一個月之前就結束了嗎,怎麼還打仗呢?

等到回府,才被下人告知,原來百姓們議論的不是北伐,而是南征。

劉建這個氣啊,屁股還沒挨板凳,就急匆匆地出門而去,直奔靖王府。

張鶴齡每日批奏折,費心勞神,隻要回家,一律閉門不見客,無論多大的官,哪怕是內閣首輔,統統不見。

好不容易休息一下,還想讓我加班?想都彆想!

所以,劉健氣衝衝地出現在張鶴齡麵前的時候,還是挺意外的。

“劉大人什麼時候回來的?”

劉健伸手指著張鶴齡,氣得直發抖,怒道“張鶴齡,你乾的好事!”

堂堂輔政王,被人直呼以其名,張鶴齡也不惱,畢竟是在家,又不是當著外人,愛叫啥叫啥吧,直接喊名字反而還有幾分親切感。

“劉大人怎麼發這麼大的火,有什麼事坐下說,來人,看茶!”

劉健哼了一聲,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說道“靖王殿下,你給老夫解釋解釋,發往河南的詔令是怎麼回事?征安南又是誰的主意?”

張鶴齡笑了笑,說道“劉大人吃了嗎?”

劉健愣了一下,說道“老夫剛剛回京,尚未……我們在談正事呢,誰有閒心跟你聊吃飯?”

“馬上開飯了,來人,給劉大人加一副碗筷。”

劉健站起身來,說道“靖王殿下,你莫要玩笑,今日老夫是來要個說法!”

“哎呀,這麼見外做什麼……”張鶴齡上前半推半搡,將劉健拉扯到桌前,說道,“有什麼事也要先吃飯啊,來,邊吃邊聊。”

劉健正要出言反駁,這時候,肚子不爭氣地咕嚕嚕響了起來,場麵一度很尷尬。

張鶴齡仍是笑笑,坐在劉健身邊,說道“劉大人一路奔波,有何見聞?”

聞言,劉健又是愣了一下,說道“倒是沒什麼特彆的,就是對於遷徙的詔令,百姓們踴躍報名,不惜背井離鄉,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劉大人是不是想說,人離鄉賤?”

劉健想了想,然後點了點頭,道“不錯。”

“那劉大人有沒有想過,為何百姓會爭相去做這個所謂的賤民?”

“無非是為了幾畝薄田,凡夫俗子,不免目光短淺,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也是有的。”

張鶴齡又問道“劉大人以為,這幾畝薄田,隻是眼前利益?”

劉健不以為然地說道“不過是幾畝薄田而已,又遠在遼東關外,離開故鄉,無親無故,失去依靠,又容易遭人輕視,豈非眼前之利?”

“可是百姓留在家鄉,為何土地越來越少?”

“殿下此言差矣,我大明的土地亙古便是這些,如何會少?”

張鶴齡反問道“既然土地不少,為何朝廷征收的賦稅卻逐年減少?”

這下子把劉健給問住了,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大明一項很嚴重的弊病——土地兼並。

自朱元璋開國之日起,便尤其善待讀書人,隻要考上舉人就會免除土地賦稅,因此,考上舉人的讀書人會大肆圈占土地,而擁有土地的自耕農為了逃稅,便將自己的土地掛靠在舉人的名下,成為佃戶身份,甚至是隱戶,不計入官方統計的那種。

開始優待讀書人是因為人才稀缺,可是,經過了一百多年的土地兼並,大明的土地絕大多數都歸於不用交稅的地主階級身上,而承擔著全國大多數稅收的卻是隻占少部分土地的自耕農。如此龐大的壓力,再加上惡劣的天氣,使自耕農乃至小地主階層逐漸破產,淪為流民或佃農。

因此,國家的稅收越來越少,而特權階級卻越來越多。這些特權階級像螞蝗一樣,趴在大明王朝的身體上肆意吸血,他們越來越肥,大明就像一個患病的巨人,不堪重負。

對於這項弊病,劉健心裡也清楚,因為他就是最大的士紳,家裡的地不比彆的地主少。

問題就在於,你明明知道這個巨人病了,也知道病症在哪,卻就是沒辦法給他醫治。

因為最大的利益群體有兩種,要麼是皇莊和藩王,要麼就是士紳。

皇莊始於永樂時期,憲宗朱見深即位時,沒收太監曹吉祥在順義縣的土地,作為宮中莊田。宣德以後,親王莊田逐漸增多。他們占田多通過欽賜、奏討、納獻、奪買和直接劫奪等手段,成為明代最大的地主。

僅次於皇莊的是藩王,朱元璋是乞丐出身,從小就忍受饑餓,這種經曆讓其難忘,因此發誓一定要給子孫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所以他創造性的發明了藩王製度,給自己的兒子封地,讓其發展壯大,要錢給錢,要兵給兵,待遇十分優厚。

後來,朱棣奪權,他汲取自身教訓,奪取了各藩王的兵權,讓其不得乾政,但對其的待遇依然沒有降低,其藩王每年可以什麼都不乾,就領取俸祿一萬石,而且能夠獲得土地,每天養尊處優,活的十分自在。

然後藩王的嫡長子就是世子,能夠繼承藩王的所有,藩王的其他兒子,則封為郡王,郡王的嫡長子可以繼承郡王的所有,其他兒子則被封為將軍,雖名為將軍,其實隻是個空名號而已,並沒有實權,但可以享受朝廷待遇。

要知道,這種分封方法,其皇室子孫數量可是呈指數增長的,最後隨著時間推移,雪球越滾越大,皇室子孫數量越來越多,而且增長速度在變快,這也是當初老朱始料未及的。

據統計,到明朝末年,皇室子孫有十五萬人之多,他們全都沒有自己的正式工作,其生活全靠朝廷養著,而且他們占領的土地非常多,當時大概有一半的土地,被皇室子孫所占領。

藩王不但不交稅,朝廷還要發錢養著,而供養他們的壓力,最終都落到了那些平民百姓頭上,這就成為一項惡性循環,也是終結明王朝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了皇室和藩王,還有一個群體,就是士紳,士紳是什麼?說白了就是文官集團。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裡有一個人當了官,那村裡的土地就開始一點一點被這個家族吃掉,如果官位夠大,全縣的土地都捏在手裡也是可以的。

過分的是,這些士紳不但土地上的稅不交,彆的稅也不交,比如說明朝十分低的商稅,這些特權階級依然不願意交納。他們有辦法,就是與官僚勾結,大肆損公肥私。

雖然知道問題症結所在,但是,你能怎麼辦?

你能對誰下手?皇室?藩王?還是士紳?

皇室你肯定得罪不起,天下都是我的,怎麼,還想讓我把地給你讓出來?


最新小说: 渣父子跪碎全港玫瑰,薑小姐拒不複婚! 逆西遊之覆滅 開局趕出聖地,其他勢力全都慌了 玄幻:萬界聊天群,我靠投資封神 聖祖天宮 隋唐:十倍呂布戰力,殺穿高句麗 職業舔狗搖身一變竟是公司大老板 瘋了吧,你管這叫娛樂職業? 九霄帝尊在都市 四合院:秦淮茹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