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可愛多專賣小可愛!
家被京東聯壁金融騙了40多萬,還借給朋友們25萬元買北京的房子,之後半生積蓄一空。
彆人都有自己北京的房子。而自己在北京,租著房子,吃個清湯煮麵都要計算離六月還有幾天。
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她沒有錢,卻總是給彆人她很有錢的錯覺。或許是因為她對金錢的不看重,對朋友們也很大方,才讓人產生的錯覺。
而這大方之後,其實是對自己的苛刻。為了改變自己窘迫的現狀,讓自己的五月能挺過去,能夠不在下一次朋友借錢的時候這麼尷尬,她想,她指導的本科生課題答辯後,評委老師的意見是“建議有個店”,那就開個小店鋪吧。
於是有了店。
有了店,她還要去上貨,去了解各種規則。
為了淘寶店有生意,她走上了知乎話癆的道路。
不止是知乎,還有新浪微博。
原來要想讓店鋪有生意,不是建了個鋪子就扔在那裡的,要“引流”。
而且還得是十分精準的那種引流方式。
她又沒有什麼軟件能幫助自己實現這個方式。
所以她會在微博搜索“吊帶裙”“配飾”“裙子搭配”等等關鍵詞,然後在搜到的網文下去看評論,如果有評論出現“求鏈接”“蹲鏈接”什麼的,她會把店鋪相關產品的鏈接發給她們。
不過,貌似效果好像不太好。在她的店鋪後台數據裡,顯示並沒有人點這些鏈接。
是啊,一個新博。哪怕她是現實世界的老阿姨,在這個網絡時代,一個突然心血來潮出現的新博,除非是一個流量巨星,說聲“hello”都會有上萬個“hello”湧向ta。而她習慣了沉默,陡然要變成一個社交達人,似乎是一場角色扮演。額,並不準確,她並不想這段創業經曆影響她過去的朋友圈。所以她的老博客有老師有學生。而這個,她就想用“丁梓年”這個江湖的化名打開世界。那個勇敢麵對的人設,就讓丁梓年來做。真實的她,在真實世界裡,依然沉默無比。
青果團隊開會的時候,學生說“老師,開抖音吧,現在抖音引流也很多。”喔嗬,她一直以為抖音和快手一樣不正經,所以拒絕下載抖音。
學生說“老師,抖音也要講算法的,發布的時間,發布作品的時長、小劇本設計,都會有影響的。比如早上8點到9點,晚上8點多這兩個時間點發布抖音作品點擊率會比其他時間高。我現在抖音粉絲都有幾百個了,老師,你抖音號是啥,我去關注你。”
啊,我的抖音是0粉絲0流量。丁梓年扶額長歎,不得了不得了,現在學生不得了。她忽然想起來兩年前學校發生的幾件事,都是學生報告給微博大v,以致於學校讓班主任多關心學生,有問題及時反饋,不要等到微博大v鬨大了,才發現帶來不可收拾的影響。說不定這些微博大v有些是自己教過的學生吧。
在網絡世界,仿佛是另一層世界。她本來想做自己,做一個網絡小透明。可是,新浪微博總有人“買熱搜”,把一些不合時宜的文章推送她麵前,她看了又忍不住想說臟話。覺得自己不好,有了戾氣。所以就專心成為“營銷號”,隻發她這個階段喜歡的綠色,偶爾會暴露自己的本性“這裡隻放巨星有關的綠色相關”。在明星綠色衣服或綠色配飾的圖片中,混跡成一個透明的“營銷號”。
一連幾天,總有一個“廣州女教師體罰哮喘女童”的消息被她掃到。她本來不想看,因為覺得不太能夠相信,“體罰”如果屬實,當地教育部門會管的,為什麼她不找正規渠道反映問題,偏偏來“微博上訴”。
但是,一連幾天點進去都是這個消息,底下有四十多萬的留言。她忍不住點進去,看到底是怎樣的文字力量讓四十多萬的網友湧過來。
丁梓年知道自己的文字力量不是很強大,被她文字吸引過來的也是一些小眾的人。
如果說世界是大海,每個人就是這大海裡的孤島,有時候會有枝條相互致意,有時候會互派飛鳥問安,但大多數的時候,都是麵對自己在大海的倒影,孤獨地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