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波濤!
冀州钜鹿郡钜鹿縣,太平道營地。
這裡便是聲震全國、信徒遍地的太平道總部。
這裡也是教主大賢良師的家鄉,是太平教的發祥之地。
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正在議事,由於信徒越來越多,輻射的區域越來越大,他們外出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整日都要商議、處理教務,似乎有做不完的事。
張角三兄弟原本出生貧苦家庭,也算是社會底層了,直到張角無意中拜了師傅,帶著兩個弟弟入了道教才算是有個改觀。
道教其實不是教,早期以老子為首的道家其實是一種較為完善的政治思想,涉及政治、經濟、治國、軍事各類策略。
可是隨著劉徹的獨尊儒術,原本漢初奉行道家無為而治的國策被推翻,儒生們迅速登上舞台搶了道家的飯碗,便再也沒有給過他們翻身的機會。
於是,道家就從官方身份逐漸變為民間的道教,而其中的道士們也被迫轉變了主攻方向,開始另辟方術、煉丹、讖言等偏門並且各自為政……
張角兄弟起初學了些醫術……真正的醫術,然後也學了不少道家理論,當然他們的師傅先教會了他們識字。
然後師父死了,他們又沒了著落。
幸好師父死了,他們也沒了約束。
張角十分聰明,為了生計,他將學到的醫術,結合一些符水、咒語,便開始“行騙”……不對,是“救濟”……也不對,因為他也收錢,至少是收些吃食,反正就那意思吧。
後來張角發現這個活計十分不錯,便拉著兩個弟弟一起做。
三兄弟一邊治病,一邊宣傳太平經的思想,生活逐漸好了起來,甚至還有了一些虔誠的信徒……
不過張角並不滿足,幾年後他又以太平經為理論依據創立了太平道,帶著弟弟開始四處傳播教義、招收教徒。
太平道的教義極其粗糙,可是依舊傳播很快,曆史上的農民起義其實都很簡單,隻需要一個口號便足矣。
更核心的原因是這些窮苦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他們隻想改變生活環境,改變命運!
彆看這個時空漢朝平穩數十年,沒有強大邊患、沒有大型戰亂、沒有重大災荒,可是底層的民眾生活依舊越來越艱難。
因為士族和官員的貪婪才是他們最大的噩夢,尤其是宦黨當權之後,官吏們為了收回自己的當官花銷要加大壓榨力度,為了升官的花銷更要加大壓榨力度……
士族們自然也是配合,不斷地蠶食著僅有的一點點的自耕農,在他們眼中,這些螻蟻的隻有兩個選擇,一是乖乖的做他們的佃戶,一輩子為他們打工,二是失去土地變為流民,然後默默的死去……
惡性循環之下,民眾陷入了更加悲慘境地。
反正都是吃不飽飯,隨時會餓死,什麼原因什麼人造成的重要嗎!?
不過他們多數沒有文化,不知道該怎麼做,有文化的士族豪佑甚至是寒門也沒把他們當人看,更彆說教他們應該如何了。
所以隻要有人站出來領個頭,給一個方向,或者多少給一點好處,或者隻是給一個希望,便能得到他們的支持……
張角三兄弟的出現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於是,太平道在各地便開始一發不可收拾!
這還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