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言官!
“賓之,事情就是這樣。”
此刻,在李東陽的寓所裡,王敞看著自己對麵的李東陽,簡單地把事情交代清楚了。
李東陽聽完後,也是眉頭緊皺,對王敞說道“你把他寫的東西拿過來我看。”
王敞聞言,忙從袖口中掏出疊好的奏稿,帶著歉意說道“剛隻顧著說話,忘了這茬了。”
李東陽不在意地擺擺手,便讀起了手中的奏稿。
王敞見狀,便也安靜了下來,喝了一口李家仆役奉上的茶,等著李東陽看完。
他這一喝,可就停不下來了。
不得不說,李東陽不愧是閣老,連家裡的茶都比他王敞喝的高級。
王敞喝完一杯,示意一旁侍立的仆役給他再續一杯。
當李東陽放下手裡的奏稿抬頭看向王敞時,他已經喝完兩杯了。
見李東陽正看著他,王敞不禁有些尷尬,說道“賓之,方才我從通政司急急趕來,匆忙得很,不禁多喝了幾口茶解渴,還望海涵啊。”
聽王敞這樣說,李東陽便也不好再說什麼。
王敞身材矮小,平日喜愛戴高頂紗帽,穿高底靴,乘高扛輿,人稱“三高先生”,今天他能自己走過來已經很難為他了。
“無妨,”李東陽又看了一眼奏稿,也端起一旁放著的茶盞,“這奏稿還要你通政司照常送。”
“什麼?”王敞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他來找李東陽是讓他想一個兩全之法的,不是讓他在這兒原樣抄送的。
要早知道是這個結果,他就費不上專程跑到李東陽這兒了,他自己就可以做。
“賓之啊,你沒糊塗吧?”王敞擔憂地問道。
一旦出事,李東陽作為首輔,劉瑾不能把他怎樣,但他王敞就不會是這樣相安無事的結果了。
“漢英,你急什麼?”李東陽很是平靜,“我告訴你,你這樣做可是救了好多人的性命,這一科數百進士的身家可都係在你身上了!”
“此話怎講?”見李東陽這樣說,王敞也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他作為有名的清官,自然肩負了一種非比尋常的責任感。而之前他之所以想找一個兩全之法,隻是因為近來他聽到了一些關於他自己可以離開通政使司去彆的衙門的風聲,自然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生出什麼事端。
但既然李東陽把話說得這麼死了,他自然不能再置身事外。
“今天上午授官的旨意傳出去後,已經有進士準備鬨了,”李東陽身體前傾了一些,儘量放低了聲音,“帶頭的是曹深,二甲第一百一十五名進士。”
“那不是二甲最後一名進士嗎?”王敞頓時明白了這個曹深的心思,“他絕對是不平衡了。”
“那是自然,”李東陽不屑地哼了一聲,“林子大了,自然什麼鳥都有。他心裡肯定想著要是再差一名就可以直接就能進翰林了,隻是令我沒想到的是,居然還有其他進士願意跟他聯名上書。”
“唉,”王敞無奈地歎了一口氣,“可是劉瑾焦芳這樣做本來就有許多人看不慣,他曹深頂多算順勢而為。”
“他是達到他自己的目的了,可還有那將近一百個準備聯名的進士啊!”
“將近一百個?”王敞有些難以置信,“這科進士這麼有骨氣嗎?”
“放屁!”李東陽罵了出來,馬上意識到此時還有外人,“漢英海涵啊,我一時沒忍住。”
王敞倒是很理解李東陽的心情。
身為內閣首輔,一舉一動都會有人戳脊梁骨,更彆提內閣裡還有焦芳這麼個人物,不順心是常事。
“無妨,”王敞也學著李東陽剛剛的樣子,“李公年過花甲了吧,還是要多注意啊!”
“不提這個,”李東陽之前對外一直是一副謀略在我的形象,今天的破防著實讓他臉上掛不住,“不是進士有骨氣,是他們覺得法不責眾。反正就是簽一個名,又費不了多少事!”
“那他們顯然沒有好好了解劉瑾的行事做派,”王敞這時倒有些同情那些簽字的進士了,“想當年韓貫道帶著那麼多人彈劾劉瑾,不還是落得個家破財儘的下場。”
“不提這個,不提這個。”說到這兒,李東陽明顯有些觸動,“還有劉謝二公啊,要不是劉瑾那閹豎,他們還能繼續輔政。是我們對不起先帝啊!”
李東陽說著說著,竟然微微啜泣了起來。
“希賢,於喬,我李東陽就該跟你們一塊兒致仕啊!”
王敞就這樣坐著看著李東陽,待李東陽情緒穩定後才開口勸道“賓之,不必如此。你若是致仕了,整個朝廷不就全是閹人的天下了?”
“漢英,現在劉瑾勢大,想整他可沒那麼容易。我充其量也隻能維持現狀罷了。”李東陽提醒到。
“沒事,賓之,”王敞雖然也是五十多歲知天命的人了,但他胸中的悶氣還是被激了出來“我王敞可不與他劉瑾為伍!賓之,你說吧,需要我王敞做什麼,隻要是我通政司能辦到的,我王敞立刻照辦。”
“那就照我說的,把周侯燦的那份稿子遞上去,越快越好。正好今天夜裡楊介夫當值,可以做做準備工作。”
“那周侯燦不會被劉瑾針對嗎?”王敞有些擔心。
“漢英,現在必須要有舍棄。這份奏疏上去,陛下必定會在劉瑾的攛掇下震怒,這時候對周侯燦處罰得越狠,參加曹深聯名的人就越少。”
“那周侯燦呢?”
“你放心好了,像周侯燦這樣的人,我李東陽怎能坐視他出事不管?”李東陽喝了口茶,“說實話,我寧願讓周侯燦這樣的人直入翰林,看看那曹深都是什麼貨色,一個個地整天腦子裡都想著鑽營逢源,想著脅迫皇帝,脅迫朝廷,真是可笑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