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之門!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為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1,誰能極之……”,雛鷹衛的少年聽著薑晨一字一頓的念著巨石碑上所寫文字,而有的字連薑晨也不認識,故而念的極為緩慢。足足有三刻鐘,薑晨才磕磕巴巴的將巨石碑文全部念完,眾人在聽完薑晨念誦完之後,皆感這篇碑文上所述之事晦澀不明,一個個皆是懵懵懂懂之色。雖然也有薑晨不認識全部文字的緣故,但絕大數還是因為這篇碑文所記述的事和人,這些少年根本聞所未聞。
這篇名為《天問》的巨碑全文共有三千三百六十五句,其中又有一千零一問,所涉及內容無所不包,上至天道九霄,下至山川河流和民俗異事,其中又夾雜著一些不見史書的人名,更是讓人不明其意。
薑晨能認識這饕餮文,也是因為嶽殊同極其喜歡金石刻本,對已經失傳的古文字更是深有研究。在嶽殊同的影響下薑晨也跟著學了不少上古文字,其中就包含有這種饕餮文。薑晨看著那塊碑文上不認識的饕餮文字,邊想著把這篇碑文拓印下來拿給嶽殊同研究研究,老爺子肯定感興趣。邊又聽著一眾少年的討論,有的認為這是一篇上古修行理論的碑文,有的則直接認為這碑文之中蘊含了上古之時那些大能能夠飛天動地的秘密,其中蘊藏了上古修行法門。
而薑晨卻對那些不見於經史的人名字更加感興趣,如泰古二皇到底是誰?能把天當車蓋,以地為車廂,四時為馬,陰陽為禦的馮夷和大丙又是誰?尉遲德見薑晨還站在碑文之前細細的研究著,走上前來神秘的低聲詢問道“阿晨,你對這篇碑文有什麼看法?”
薑晨看了看鬼鬼祟祟的尉遲德,不由得有些好笑,笑著反問道“你認為這碑文所記述的是什麼?”尉遲德撓撓頭,氣惱的說道“我哪知道了?你認識上麵的字,我又不認識。”
“你還有理了。當初嶽爺爺給咱們上課的時候,你不是發愣,就是犯迷糊。”薑晨沒好氣的說道。
尉遲德嘿嘿一笑道“這不是有你嘛!你學會就是我學會,咱們倆誰跟誰。”尉遲德說完,眼光隨意的向四周瞟了一下,發現趙溶不知何時靠近到兩人身前幾步遠的地方,正側耳偷聽著兩人說話。
隨即大聲喊問道“趙溶,你靠我倆這麼近乾嘛?是不是想偷聽我和阿晨說話?”引得眾少年紛紛向此看來。那趙溶臉色微紅怒聲說道“我看石碑上的字呢!關你何事。”尉遲德嗤笑道“你看得懂嗎?還不是……”正準備再說什麼,被薑晨製止了。
薑晨看著一眾少年說道“我其實也隻是能讀,卻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而且這石碑上的字,我也有好多都並不認識,不過我認為這石碑所記述之語可能是上古修者對天地之道的思考之言。”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大家如果有興趣的,改天可以將此碑文拓印下來,閒暇之時研究研究,也可以寄給家中長輩。現在抓緊時間修煉吧!”
這些少年人一時間也理不出什麼頭緒,聽薑晨這樣說,有的已經散去,準備明天帶齊工具拓印下來,寄給家中長輩參詳一二。有的少年還站在石碑旁不願離去,想要從中看出個究竟來,更有的整個人都貼在石碑之上,好像在感受著什麼,有的將自己的靈氣注入石碑之中,發現石碑也並沒有什麼反應。
薑晨沒有要求眾人保守此處的秘密,看還有少年站在石碑旁,用些奇思幻想的方法探究石碑,這些少年有的受奇幻小說的熏陶,以為這是奇遇,想要從中看出其他人看不出來的秘密。薑晨無奈的搖了搖頭,看那些還不願離去的少年,也沒有上前製止他們,隻覺的好笑。
正準備離去之時,見趙溶也還在石碑旁,正盯著石碑上一片區域的文字出神。思索了一下隨即走上前去,遲德見狀,也隨著薑晨走上前去。隻聽薑晨說道“還看呢?”
趙溶看了看薑晨,又看了看跟在薑晨身後的尉遲德,卻是沒有說話,轉頭繼續假裝看那石碑之上低層區域的文字。薑晨見趙溶這樣,想來這趙溶一直到現在還放不下幾人之間的矛盾。
但薑晨卻不想讓三人以前的矛盾關係一直存在下去。就在前幾天趙溶所率之組差點與尉遲德組發生衝突,幸虧陳銘誌當時也在場,這兩人才沒敢把事態擴大,他一直想找機會和趙溶把以前發生在三人身上的事說開。畢竟現在與趙溶是軍中同袍,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實在是不利於這支僅有百人隊伍的團結,會逐漸形成拉幫結派的態勢,更不利於以後的作戰。
薑晨見趙溶沒有和兩人交流的意思,自顧自地笑著說道“趙溶,我本來應該叫你一聲大哥的,誰叫你比我早出生了兩個月了。”
趙溶聽薑晨這樣說,驚詫的看著薑晨,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麼。而尉遲德更是驚訝的看著薑晨,卻也沒有魯莽的打斷薑晨的話語,薑晨向來比他穩重,他也想聽聽薑晨究竟要和趙溶說些什麼。
隻聽薑晨繼續說道“我在來北境之前,已經向母親詳細了解過曾經發生在他們那一輩身上的事。但那些事,其實與咱們這一代並沒有什麼關係,都是一直受家中的影響才慢慢的走到了對立麵。而且咱們三人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衝突,完全是因為上一輩的糾紛咱們三人才會一直這樣針尖對麥芒的互相看對方不順眼。你認為是不是這樣?”薑晨朝著趙溶問道。
趙溶不由的點了點頭,他初始之時看薑晨不順眼,一是由於薑晨在第一天的修行課上就出了風頭,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父王和母妃的原因,從小就在他耳邊說些趙琴兒等人的壞話,有時還會說些薑晨的是非,趙溶受這些影響,才會一直針對薑晨和尉遲德還有嶽武晶三人。
嶽武晶走後,薑晨這邊少了一個極重要的戰力,自己以為有機可趁,才會頻繁約戰薑晨二人,想要一血和薑晨等人初戰就敗北的恥辱,但沒想到是作為武修的薑晨竟會一直壓自己一頭,而且差距竟然越拉越大,最後就連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尉遲德都超過了自己,不甘心服輸的他,一有機會就尋薑晨二人的麻煩。
看著陷入沉思的趙溶,又看了看身旁的尉遲德也是同樣的表情。薑晨繼續說道“咱們現在是一軍袍澤,以前的矛盾根本就是小孩子間的幼稚行為。現在我們都已經長大,有更廣闊的天地等著我們去闖。而且軍中的前輩說過一句讓我記憶深刻的話‘當你陷入死地之時,隻有你手中的刀、劍和你身邊的袍澤可以相信。’雪兒已經離開了九淖州,去見識外麵的世界了,所以作為男子漢的我們更應該摒棄前嫌,放下以前那些不值一提的矛盾,一起去看看這個世界有多麼的精彩。”
薑晨最後這一句話卻是對尉遲德所說,他說完這句話,就不再言語,自己也陷入到思緒之中。他沒想趙溶現在立刻就答應他摒棄三人之間從出生開始就注定會針鋒相對的原生矛盾。而且從孩童時到現在,三人之間多有衝突,不可能簡單的幾句話就能化解開。他隻是儘自己的努力希望能夠使雛鷹衛團結起來,這也是他的職責所在。
他也是今天讀了這篇《天問》之後心有感觸,才和趙溶說起此事。薑晨看著沉默不語的趙溶,也不想再多說什麼,自己已經拋出了橄欖枝,至於接不接就是他趙溶自己的事,如果以後有戰事發生,因為三人之間的矛盾,他趙溶不尊號令,造成嚴重的後果,自有軍法處置。
薑晨說完之後就拉著尉遲德也離開了《天問》石碑。兩人走到離石碑有一段距離時,隻聽尉遲德開口問道“阿晨,你真打算和那趙溶和解,不再尋他的麻煩?”
“當然。”薑晨斬釘截鐵的說道“自接觸過那些百戰生還的老兵之後,你不覺的我們以前的行為實在是太幼稚了嗎?本就沒多大仇怨,況且現在我們同為雛鷹衛袍澤,是一個整體,如果內部都不齊心,如何共同對外。”
尉遲德看著薑晨點了點頭說道“我聽你的,如果以後那趙溶不主動招惹我,我也不會去尋他的麻煩。”
薑晨點了點頭,對尉遲德這樣的回答,他已是很滿意了,不能再對尉遲德要求過高。畢竟現在的他也做不到以德報怨,自己做不到的事,也就不要強製要求彆人做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人。
在薑晨和尉遲德走出一段距離之後,薑晨回頭看了看還在石碑附近的趙溶,又抬頭看了看那塊巨型石碑,不知是自己眼花,還是怎麼回事,發現石碑上所刻的那兩條巨龍的眼睛同時動了動。再細看時,那塊石碑又和眾人初見之時一模一樣,看著薑晨愣神看往石碑方向,尉遲德也是回頭看了一眼,沒發現什麼異常,喚了一聲愣神的薑晨,兩人隨即回到雛鷹衛少年集中的地方,繼續各自的修煉。
石碑之下的趙溶,看著走遠了薑晨二人,心中在盤算著薑晨剛剛說的話語是真是假,從在封安城中的集訓開始到現在,才算是對薑晨的為人有所了解,以前隻是道聽途說及母親口中得知一些父王與薑晨母親等人的糾葛。自從接觸之後,不管是薑晨自身的努力和極其智慧天賦都在自己之上,自己這四個月來一直也是奮起追趕,想要與薑晨爭鋒,但見薑晨日益在雛鷹衛的少年之中,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就算是自己所率的那組中的少年,在說起薑晨之時,言語之間也多是讚歎,少有惡言。
薑晨自接手雛鷹衛的統率之權後,凡事儘量做到公平公正,這些貴胄之後,也都是心服口服。而自從薑晨以武修之身擊敗他們中武力值最高的陳銘誌之後,這些少年才算是承認了年歲隻有十五的薑晨,還有他雛鷹衛校尉的身份,平日訓練之時,也都以薑晨為目標,望有一日能夠追上薑晨。而且薑晨頒布的獎懲製度,也被眾人接受,畢竟他們都不願意一直屈居於其他人之下。
趙溶想著這幾個月來經曆的點點滴滴,又想著薑晨剛剛說的話,還想起父王臨走之時對自己交代過的話語。趙靈武雖然沒有向趙溶透露過趙靈雲的計劃,但再臨行之前,對趙溶此次遠走邊境,話語充滿了擔憂,畢竟兩軍交戰不會管你的身份,而趙靈武雖然對趙靈雲的計劃不是很了解,趙靈雲也沒有向他說過許多,隻是讓他做好自己的事,但趙靈武依稀能夠感知到趙靈雲針對金、夏兩國所設之局即將發動,三國之間即將會發生全麵戰爭,所以對趙溶此時參軍,心中也是充滿了擔憂,畢竟虎毒還不食子。
趙溶想著父王臨行之前對自己的擔憂,那是趙溶少有的幾次,在趙靈武身上感受到的父愛。所以在聽到薑晨對自己所說的話語之時,趙溶的心中也是受到不少觸動,他也不想自己的父王和母妃白發人送黑發人,惹他們心傷。但趙溶也有著自己的驕傲,雖然薑晨先拋出了交好的橄欖枝,但他還不想立馬就和薑晨還有尉遲德兩人達成和解,心中的想法卻是與尉遲德一般無二。
趙溶再看薑晨二人的身影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之內,又在石碑之前躊躇了一會,看了看時辰,發現即將到午時,馬上就要開始雛鷹衛集體的常規訓練,這才離開去尋自己的組員。
在雛鷹衛的眾少年儘皆離開石碑之後,那塊重見天日的《天問》石碑安靜的矗立在哇穀之中,接受著穀中濃鬱的靈氣的衝刷,好似與之前相比略有不同,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在其內部發生著緩慢的變化,誰也不知要過多久,才能恢複其往日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