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接著說道:“後來,開始進入市場經濟,我就開始琢磨,在市場經濟時代,物資局怎麼辦?
物資係統下屬那麼多企業,幾百名職工怎麼辦?
接著,在還沒有改製的時候,我就開始在物資係統內部打破吃大鍋飯。
搞銷售額承包製,崗位責任製,鼓勵能者多勞、多勞多得。
接著,搞按股分紅。再接著,搞股份製。
把住原有市場,搶占新市場。
等到上麵要求改製的時候,我利用上麵的政策,把搞不活,管不好的企業先是承包,然後賣掉,徹底甩掉包袱。
為了這些事情,讓有關部門好一頓調查,差點沒把我抓進去。
物資局改成物資公司後,彆人犯愁,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我事先已經做好了準備,一點兒也不愁。
在物資局的年代,雖然我是局長,但下屬公司經理我任命不了,全得縣裡研究決定。
改成物資公司後,我的權力大了,我說了算。
以前端著鐵飯碗的職工難管,鐵飯碗我砸不掉。
但現在我有績效考核和激勵機製,獎金比工資多好幾倍。
不服管,不好好乾,就沒有獎金,就下崗。”
“你的這些辦法都哪兒學來的?”
“我這個人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喜歡學習,不懂的就學,這些全是學外資企業的。
我就不相信,全民所有製企業比不上外資企業,就搞不活?
如果縣裡批準,今年我準備成立集團公司,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任遠物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周海洋插話說:“你把方案報上來,縣委研究以後馬上就批,你現在就著手辦。”
李奇越說越興奮:“周書記,咱們靠著京杭大運河的港口,每年有幾乾萬噸的貨物進進出出。
我琢磨著,用物流集團和港口合作,成立物資交易中心。
物流集團提供交易場地、信息和服務,從港口落地貨物做起,吸引貨主和買主在物資交易中心交易。
這事要是做成了,任遠縣的市場就活了,輻射作用就強了,輻射範圍就大了。”
周海洋越聽越興奮,連聲叫好!
他激動地站起來說:“李奇,就照你說的辦,我全力支持,要政策給政策,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李奇緩緩說道:“周書記,謝謝你的支持!但我什麼都不要。”
“什麼意思?你什麼都不要,那你要什麼?”周海洋不解其意的問道。
李奇說:“要縣委和港務局搞好關係。”
“縣委和港務局的關係,怎麼了?”周海洋不解的看著李奇,問道。
李奇接著說道:“前任縣領導和市港務局的關係搞得很僵。
港口擴建,縣裡要價太高,雙方鬨僵了。
港口雖然隸屬交通部,但畢竟是在任遠縣的地麵上。
關係搞好了,有利於港口的發展,更有利於當地經濟的發展。
關係搞僵了,是兩傷啊!
所以,關鍵是任遠縣要和港口搞好關係,這樣才能雙贏。”
【作者題外話】:百忙工作中,碼字辛苦,希望各位朋友在閱讀的時候,請高抬貴手,幫忙打分評價,給予作者創作動力。
本書每天18301900之間更新三章不少於6000字)。
感謝你以不同方式給予的鼓勵和支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