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其實幾個夜晚,除了修行吐納,恢複這具身體的元氣之外,就在思索自己的優劣。
劣勢其實很少,最大的缺點,可能就是上一世的肆意縱橫,龐然神威,帶來眼高手低,小覷一切的心態,這是很容易出問題的,所謂驕兵必敗,過去的孟昭,何止是驕傲?
優勢,也不少,比如,孟昭攜帶無窮無儘的武道智慧,以及高不可攀的武道境界,天下武道,俯拾即成,這是堪比大能轉世的優勢。
隻要孟昭,可以正確的認識,看待,自己身上的優點,劣勢,自然可以無往而不利。
譬如此時此刻,孟昭手握長劍,戰意錚鳴,周身五感在豐富的經驗,巧妙的法門之下,放大到極致。
沒有什麼好說的,也沒有什麼再說的,雙方已經是不死不休,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關係。
本來,作為看起來勢單力孤,弱勢的一方,孟昭要穩紮穩打,以不變應萬變,伺機斬殺對方。
然而,現實卻是,孟昭踏著四方步,徑直上前,足下將厚厚的雪層,搓出兩條平行,筆直的雪壑。
漫天的風雪而下,落到孟昭身上,卻仿佛被一股無形的氣所排斥,沾染片刻,即融化蒸騰為熱氣。
乍一看,孟昭就像是被一團雲霧所籠罩,乘雲駕霧而來。
孟昭當然是沒有練氣之法的,這個世界的規則,並沒有這樣的超凡之力。
但,對於氣血之力的運用,孟昭卻也不差,畢竟他上一世的紫元龍體,就是體質血脈為主,他於此道之上,也算是登峰造極了。
右手握緊長劍,斜指地,手臂的筋肉,經絡,此時既舒展,又蘊藏一絲緊繃感,好似一條隱匿,潛藏的毒蛇,隨時,都會蹦出來,狠狠的咬上一口!
孟昭上一世堪稱是武道大宗師,劍術,刀法,也算是他最為擅長,最為精通的兩門武道。
此時,孟昭是以一人之力,對付五個手持兵刃的惡徒,而他並沒有超人一等的血肉之軀,自然,不可以莽撞,須得以巧製拙。
孟昭上一世,最長龍道絕學,劍術也不例外,隻是如今空有龍形,而無龍韻龍神,威力大打折扣。
反倒不如以蛇形劍來對敵,不但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的優勢,蛇形劍的毒辣,淩厲,靈敏,也都是以寡敵眾的上乘之術。
一時之間,孟昭雖然看似為人形,但不知為何,在聞三,孔刀疤等人的眼中,蛇裡蛇氣,看起來好似一條大蛇成了精,在和他們對峙。
這實在是很令人詫異的一件事,但若是有通曉武道的宗師在,便能明悟,這是將某一形武道,練到了入骨入髓入神之境,方才能達成的意象外顯境界。
甭管孟昭的境界到了什麼層次,地步,聞三等人都是嚴陣以待。
其中,聞三沒有退縮,而是一馬當先,朝著孟昭衝去,孔刀疤緊隨在側,其餘三人,則是嘩啦一下,散開,形成一個扇形範圍,將孟昭包裹在其中。
正是過去聞三等人從吳老刀那裡,學會的一點點戰陣的皮毛。
就算孟昭武功再利害,他隻要沒有超脫人體範疇,就必然會被刀刃所傷。
隻要聞三五個人,能同時出手,且不留餘地,那麼,即便可能一人傷,或是一人死,最起碼也能將孟昭拚個兩敗俱傷。
唯一可惜的,就是,其餘三人,身上沒有長劍,隻有短刀在手,這也是這套陣勢,最大的破綻。
按照常理來算,聞三等人所作所為,已經足夠了,哪怕是粗通武學的漢子,麵對這五人結成的陣勢,也要铩羽而歸,甚至飲恨於此。
然,孟昭並非是普通的,粗通武學的漢子。
在聞三五人變陣的時候,他已經知道對方的打算,衝至身前時,身子突然一縮,腳下掌根外翹,形成滑雪狀,兩腿交錯之間,咚咚兩聲,竟是直接踢倒兩個手持短刀的惡漢。
兩人還未反應過來,孟昭手中的長劍,已經如毒蛇出洞一般,精準無誤的,連刺代劃,在兩人的咽喉處,開了個洞,劃出個口子出來。
咕咚咕咚的鮮血噴濺而出,一道如水柱,一道如花灑,雪與血交融,竟頗有幾分暴力美學的意境。
連殺兩人,孟昭左手按在雪地之上,用力一拍,一甩,側身翻飛,避開了其他三人的攻勢。
尤其是那聞三,手中不知何時,還多了一把手弩,弩箭蹭的一聲,擦著孟昭的衣角射去,咚的一聲悶響,落到雪地當中,被白雪覆蓋。
孟昭經曆極為驚險的一幕,卻是拍拍屁股,從容起身,手中長劍橫在胸前,一步步朝著聞三三人逼近。
剛剛的一切,發生隻在電光火石之間,整個過程,不超過三息時間,孟昭的表現,在聞三三人眼中,更是神乎其技,簡直是不可想象。
這,就是武學的力量嗎,實在是太厲害,太厲害了。
若是我有這樣的力量,天下之大,還不是任我縱橫?
聞三三人心中,都不禁生出這樣的感慨和念想。
隨之而來的,就是浸入骨髓的恐懼與害怕。
兩個人,一瞬之間,就死了兩個人,這,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自己等人,真是麵前這個少年的對手嗎?
事實上,孟昭也是表麵看起來輕鬆,內心十分緊繃的。
幸虧,這聞三不通真正的武學之道,沒有一個合格武者的素質,不然,剛剛麵對爆發力極為驚人的手弩,還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三息時間,在一些人看來,的確很短很短,但對於一個激發了身體潛能的人看來,也不算很長時間,是有著足夠的反應時間的。
假如異地而處,換做孟昭是聞三,那手弩的發射,絕不可能是無用之功,必然會射中目標。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當然,仔細算來,也不能說聞三就有多麼錯,實在是孟昭戰鬥經驗豐富,殺人的同時,不忘謹慎閃避,正是套路招法的精髓所在。
“不錯的弩箭,剛剛若是射中,隻怕我不死也要重傷,可惜了,你隻有這麼一次機會!”
確實隻有一次機會,不單單因為這手弩並非連發,而是一發,用掉一根箭,就得補上一根。
更大的根源在於,孟昭知道了這手弩的存在,就會刻意提防,使得其隱蔽性大大降低,自然就不會帶來多大的威脅。
孟昭不同於一般人,他是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武人,可以通過聞三的細微活動,預判他的動作。
所以,現在這手弩,和廢物沒什麼不同。
此時,聞三也徹底慌了,他是真沒想到,那吳老刀教給他們的戰陣,這麼垃圾,廢物,照麵的一瞬間就被李政給破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