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部已經儘力爭取時間了,但巴爾乾的事頂多拖個一年半載的,這是我們最後的空窗期。”
“巴爾乾戰爭蓋棺論定時,我們的所有大規模軍事行動都要立刻停止。”
“需要用多久,才能將青帝國完全埋葬?”
劉一鳴敲了敲桌子。
本來他對歐洲的影響還沒這麼深,至少對巴爾乾地區並沒有造成特彆深遠的影響。
那時候,雖然世界有麵目全非的前兆,但是一切都還是有跡可循的,結合信息,大概能猜測。
但是巴爾乾問題被他提前引爆,一切就說不定了。
“革命軍的物資儲備足夠開啟兩場戰役,預計三個月內能取得戰場勝利,之後就看推進速度了。”謝輝思索了一下。
隨著“雇傭兵”上岸,南華終於能在明麵上深度參與,例如革命軍參謀部的重組。
“除了正麵戰場,我更擔心高原、西域和草原,正麵對決完成後,看看能不能派一支部隊上去。”劉一鳴看著印度和俄羅斯。
“太遠了,運輸太困難了。”謝輝看著地圖揉了揉眉心。
從地圖上看,西域最西部到革命軍勢力最西部的三鎮,那都是兩千公裡以上的距離。
沒有鐵路,沒有公路,沒有河流抵達,隻說派一支部隊,太難了。
“海陸軍有十幾艘運輸飛艇,空軍還有十二艘戰鬥飛艇,全抽調用來保障後勤運輸。”
“接下來的戰鬥,能抓活的就抓活的,戰爭結束後,第一時間修建往西域和草原的鐵路,還有通往高原的公路。”
“從工業部、各大學、工礦企業招募人手,組成半軍事化的勘探團,戰爭結束後去這些地方勘探礦產,建設工業。”
“戰略目光要長遠,青帝國被埋葬後,我們麵臨的局勢將更惡劣,俄國、英國、美國,甚至是法國,都可能成為我們的敵人。”
如果不是技術條件限製,劉一鳴現在就想把鐵路修上高原,隻有鐵路到了,才能保障軍隊後勤。
這個時代,鐵路通到哪裡,勢力範圍便延伸到哪裡,這是各國的默契。
這也是日俄為何會爭奪三省地區的築路權,誰修建了鐵路,哪裡就是誰的勢力範圍。
“行,但這需要錢。”謝輝有些……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劉一鳴伸出兩根手指頭。
“滿貴們,這些年搜刮了太多財富,還有那些不配合的漢族士大夫,地主劣紳。”
“第八師團在泰州搶錢固然該死,但是也把這些土豪劣紳權貴階層的財富擺了出來。”
“大規模建設,咱們是沒錢維持的,隻能引進外資。”
“但是外資不是慈善家,是要吃肉的,不能將全副身家賭在資本家那可憐的丁點兒良心身上。”
“戰爭結束後,我給你們半年進行清算,你們有半年時間。未來西域的駐軍是天天吃土豆還是烤羊肉,就看你們自己了。”
劉一鳴的做法其實被許輝等人反對,即便是既得利益者的軍隊巨頭王洋和楊濤也極為反對。
但是,不進行清算,劉一鳴掏不出足夠的錢將攤子鋪開。
雖然可以以後再說,但是接下來的時間劉一鳴安排的很緊湊,沒有太多精力投入到這些地方了。
而且,開發這些地方的戰略意義很大,例如西域,從滿洲裡出去,就到中亞了,出門就是帝國墳場。
帝國墳場雖然是一種調侃,但是也說明了其地位——兵家必爭之地。
從十九世紀上半葉開始,先後三個超級大國都熱衷於控製這個亞洲中心國家。
從這裡,向北是沙俄脆弱的亞洲地區,向南通印度,向西是英屬波斯,向東是華夏西域。
這裡是堵住沙俄南下進攻印度,通往印度洋的戰略要地,對於英俄都非常重要。
對於華夏來說,這裡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重要商道,也是向西開拓的必經之路。
劉一鳴想的更多,穿過阿富汗後,便是波斯,波斯另一側,是南華所屬美索不達米亞。
如果能修建一條鐵路,橫穿亞洲大陸,那就能將阿拉伯與華夏連接起來。
若乾年後,阿拉伯將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有這麼一條鐵路,便能繞過海洋,直接通過陸地,進行軍事調動,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然,現在阿富汗還是英國人的殖民地,劉一鳴拿下西域,目的是建立前哨站,等待時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