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耳旁風求訂閱)
一進院子,盛紘就笑著介紹道:“母親,這裡是您和父親當年住的院子,兒子讓人打掃修繕過了,還叫壽安堂。”
盛老太太看著熟悉又陌生的院子,有些緬懷,好一會才回過神來,說道:“這是主院,你們住就行了,我一個老婆子隨便弄個院子就行了。”
“母親這是說的哪裡話,您身邊現在不還有明蘭和長林嘛,自然要住的大一些。我和官人住在左跨院,讓人把旁邊的院子一起打通,也不小了。”王大娘子笑道。
之前在揚州林小娘經常出來給她添堵,來到汴京後,林小娘也老實了下來,基本都待在林棲閣,很少出來。
盛紘也經常在她這邊過夜,對林小娘冷淡了許多。
王大娘子的心情也好了起來,對老太太的氣也消了不少,話說的很是漂亮。
其實他不知道,盛紘是因為剛到汴京,本來嫡母不在,外麵就有謠言再傳,哪裡還敢寵著林小娘。
在揚州他寵妾不算什麼秘密,但是在汴京他就不敢這麼做了,深怕被人抓著把柄。
不管怎麼說,都是盛紘和王大娘子的一片孝心,老太太也不會推辭,點了點頭,在盛紘的攙扶下,進入了廳堂。
剛進廳堂,盛老太太回身,看向跟在後麵的一個婦人,說道:“親家快進來。我這見到小輩,一時高興,倒是忘了給你介紹了。”
盛紘和王氏之前隻顧著陪老太太說話了,沒有注意身後跟著哪些人。
此時聽到老太太的話,才看到身後還跟著一個婦人,領著一個七八歲的女孩。
聽老太太稱呼對方親家,更是疑惑了。
等老太太介紹後,他們才知道是大房的淑蘭的未來婆母,盛紘微笑著打了個招呼。
王大娘子雖然也打了招呼,卻略顯冷淡。
方氏略顯拘謹的會了禮,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麼。
老太太將這些都看在眼裡,說道:“好了,進去說話吧。”
眾人落座後,閒聊了一會,老太太說道:“對了,莊學究那邊給答複了麼?長柏他們的學業可不能耽擱,航哥兒過兩年也要參加科舉,要是莊學究那邊遲遲沒有答複,就要另做打算了。”
“母親放心,前些日子莊學究已經給了回信,不日就到汴京,算算日子,也快了。”盛紘笑道。
莊學究本是一個舉子,屢試不中,心灰意冷之下,便開了個私塾,教導學生。
不成想,莊學究雖然在科舉上天份一般,教導學生卻很有一手,他教導出來的學生,考中進士的有七八人,舉人那就更多了。
盛長柏在揚州時一直在官學讀書,平常盛紘閒暇之餘也會親自教導。
老太太之前說了幾次想給長柏請個名師,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
盛紘偶然之間聽說莊學究年老準備關了私塾,回鄉養老,就提出請莊學究來家中教導盛長柏,正好還能連帶著長楓一起教。
老太太也聽過莊學究的大名,自然不會反對。
於是盛紘就寫了一封信,派人送了過去。
早年盛紘對莊學究有恩,莊學究接到書信便答應了下來。
“母親,您是不知道,汴京不少人家知道咱家把莊學究請來,都托人上門,想把自己孩子送到咱家私塾讀書。都被官人推了,隻有齊國公府和寧遠侯府推脫不了,隻能答應了下來。”王大娘子笑道。
小公爺和小侯爺都要到她家私塾讀書,王大娘子覺得很有麵子。
老太太自然明白所謂的不好推脫,其實就是得罪不起,想了想說道:“多兩個學生,想來莊學究不會介意,不過家中新添了不少下人,規矩可要教好了,萬不可丟了咱們盛家的臉麵。”
齊小公爺和顧小侯爺,畢竟都是外男,身份尊貴。
老太太擔心家裡下人起了攀龍附鳳的心思,做出一些敗壞盛家門風的事情來。
“母親放心,兒子的意思是把中院的側院用來當私塾,平常除了哥兒們的長隨跟著,不安排人伺候。”盛紘說道。
“嗯,如此考慮倒是周全。”老太太聞言點了點頭。
王大娘子說道:“母親,我覺著莊學究隻教四個哥兒,有些浪費了,想讓如蘭和明蘭也跟著去聽聽課。”
盛紘聞言瞪了王大娘子一眼,之前王大娘子就提過這事,他並沒有答應。
莊學究能來,也是看著當年的恩情,讓他教導女子讀書,難免心有不快。
要是隻有自家人都還好說,還有兩個外男,多有不便。
沒成想,王大娘子竟然在老太太麵前又提起了此事。
“雖說女兒家不必滿腹經綸,不過為人處事,明理是第一要緊的,讀書也能多懂些道理,總是不錯的。既然要讓她們學,就一視同仁,把墨蘭也算上吧。”老太太說道。
老太太雖然很瞧不上林小娘,但是對於兩個孩子並沒有什麼偏見,知道王大娘子不待見林小娘和她的兩個孩子,因此特意這麼說。
“是,母親。”王大娘子有些不樂意的點了點頭。
她提出讓明蘭也去,就是想向老太太賣好,現在老太太提出讓墨蘭也去,她儘管心中一萬個不樂意,也不好拒接。
不過她很快就釋然了,她想讓如蘭去讀書,目的就是想讓女兒和齊小公爺培養培養感情。
齊小公爺是家中嫡子,未來必定能繼承爵位,要是能看上如蘭,弄不好如蘭就能成為國公府的大娘子了。
要是以前,她倒是不會有這個想法,現在自家官人成了京官,雖然品級不高,勝在清貴。
大女婿還是伯爵,未必高攀不上國公府。
明蘭和墨蘭去就去了,反正是庶出,對女兒也沒威脅。
“母親,莊學究那邊未必願意。”盛紘為難道。
老太太擺手道:“問一問,不願意也無妨,三個姐兒也到了識字的年紀,莊學究不願意,再聘請一個夫子來教便可,反正她們又不考科舉,識字明理就可以了。”
閒聊了一陣,丫鬟進來稟報,飯菜好了。
眾人移步偏廳用了飯後,已經傍晚時分了,袁文紹便領著華蘭告辭離開了。
從盛家出來,袁文紹安排人送方航一家前往提前租下的院子。
本來方航一家可以住在他那,但是現在他和淑蘭定了親,住他那就不合適了。
因此在船靠岸後,袁文紹便派人在外城租了個院子。
這樣也好,等莊學究來了後,方航去盛家讀書倒也方便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