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轉眼便又是一年。
大年三十這天,袁文紹帶著妻女,回到了忠勤伯府。
divcass=”ntentadv”雖說他分府彆居了,但是名義上並未分家,因此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是在忠勤伯府過的。
這麼多年過去,他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和尋常人家並無不同。
袁夫人雖然還是有些偏心,卻也改變了很多。
之所以有這種變化,是因為少了馮氏在背後鼓動。
倒不是說馮氏不在了,而是馮氏的弟弟在袁文紹手下。
這幾年馮氏沒少鼓弄,但是每次袁文紹知道後,便會狠狠的收拾她的弟弟一頓。
一來二去,馮氏也老實了下來。
說到底,兩個都是她兒子,以前偏心成都是馮氏在後鼓動。
現在沒人鼓動了,加上袁文紹有了出息,她出門也有麵子,自然不會在針對袁文紹。
父子三人加上袁文純的兩個兒子前去祠堂祭祖,女眷們則留在廳內閒聊。
袁夫人將雯姐兒放了下來,笑道:“雯姐兒,你跟你小姑姑去玩吧。”
“多謝祖母。”
雯姐兒行了一禮和袁文纓湊到一起小聲嘀咕了起來,兩人不知道說了什麼,悄悄的溜了出去。
袁夫人笑著搖了搖頭,看向華蘭。
對於這個兒媳婦,她開始並不是很滿意。覺得門第太低,之所以答應,也是因為華蘭的祖母是侯府出身,母親又是老太師的女兒,陪嫁少不了。
袁家本不富裕,那些年她補貼娘家,家裡就更沒錢了,便想著用華蘭的嫁妝補這個窟窿。
後來袁文紹封了爵,成親後又搬了出去,華蘭和她一樣都是伯爵府大娘子,過的比她這個婆婆還體麵,心裡就更不舒服了。
當然了,這其中也少不了馮氏在背後鼓動。
這幾年馮氏老實了下來,加上華蘭逢年過節都會往忠勤伯爵府送些東西錢財,袁夫人慢慢發現了這個兒媳婦的好。
“華蘭啊,你和二郎成親多年,隻有雯姐兒一個孩子,而且還是個女兒,這可不行啊。你是大娘子,也該大度一點,妾室所出依然要叫你母親。”袁夫人說道。
倒不是她重男輕女,事實上相比較兩個兒子,她最喜歡的還是袁文纓這個女兒。
孫輩她最喜歡的也是雯姐兒。
但是不管是傳宗接代還是繼承家業,都是需要一個兒子的。
袁文紹這麼多年隻有一個嫡女,庶子庶女一個沒有,外麵都開始有一些風言了。
說是華蘭自己不能生,還不讓妾室生。
要不是這些年袁夫人對華蘭改觀許多,弄不好都信了這些話,心裡對華蘭有意見了。
“母親,不是兒媳不讓,而是官人不肯納妾,小翠和小環都是我說了好久他才納下的。”華蘭苦笑道。
“唉,他爹要是和他一樣就好了。”
彆看袁維昌已經六十多了,前兩年還納了一個妾,把袁夫人氣個半死。
袁夫人說完,覺得在兒媳婦麵前說這些不合適,連忙止住了,說道:“你是當家大娘子,納妾這種事情你可以自己做主。二郎到底是男人,你真納進門,他總不能把人趕出去吧?”
“母親,我覺著這種事情還是要跟官人商量一下才是。我回去會好好勸勸官人的。”華蘭笑道。
馮氏笑道:“母親,弟妹說的沒錯,這種事情總該跟小叔子說一聲。不然納個漂亮的進門,小叔子又因為這事生弟妹的氣,那就麻煩了。”
“說的有道理,不過也不能拖下去了,彆的謠言還好,現在竟然有人說二郎因為殺戮太多,所以才沒有子嗣,簡直是胡說八道。”袁夫人有些惱怒道。
“好了母親,大過年的彆想那些了。你不是說今年姑母上門的時候要把文纓的親事定下來麼?”馮氏說道。
“母親,文纓的親事已經確定了?就是姑母家的三郎?”華蘭驚訝道。
“嗯。”袁夫人點了點頭,說道:“文纓那丫頭再有一年多就要及笄了,親事也該定下了。她被我寵的性子有些嬌縱,嫁到彆家我也擔心她受了委屈。嫁到壽山伯爵府,她姑母對她性子了解,也不會刁難她。”
“母親考慮的確實周全,我這個做嫂嫂的可得好好準備準備,到時候給她多添些嫁妝。”華蘭笑道。
“那晚上吃飯的時候,可得讓文纓敬你一杯。”袁夫人笑了笑,情緒有些低落道:“咱家祖產被沒收,也沒什麼進項。我之所以讓文纓嫁到壽山伯爵府,也是因為兩家知根知底,不用擔心嫁妝少了,被人看輕。”
華蘭聞言知道袁夫人是想讓她多添些嫁妝,不過她也不在意,笑道:“母親放心吧,到時候我和官人多給她添些,不會讓文纓被看輕的。”
她不是吝嗇的人,家中資產幾百萬兩銀子,給小姑子添點嫁妝算什麼。
就在這時,袁維昌祖孫幾人走了進來。
“在外麵就聽見你們的笑聲,聊什麼呢?”袁文紹笑道,看了一圈沒有看到雯姐兒,問道:“雯姐兒呢?”
“跟文纓玩去了。母親剛剛說等過兩日姑母上門,便把文纓的親事定下,我說要給文纓多添些嫁妝。”華蘭笑道。
“是得多添些,回頭把宮裡賞賜的東西讓人清點清點,多給一些。”袁文紹笑道。
他不讚成近親結婚,但是深處這個時代,近親結婚乃是很尋常的事。
再說了,他若反對,弄不好他姑姑姑父還以為他瞧不起壽山伯爵府呢。
“可彆都給文纓了,不然以後雯姐兒嫁人沒了壓箱底的東西,到時候她該跟你鬨了。”袁夫人笑道。
“雯姐兒嫁入還早呢,不急。”
袁文紹一想到自家養大的白菜,以後不知道要被哪隻豬拱了,心裡就有些不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