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經過百官的商議,為官家擬訂諡號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廟號仁宗。
仁宗皇帝入葬的第二天,邊上司天監挑選的登基吉日。
這一日吉不吉不知道,但是許多人心裡都覺得趙宗全太過心急了。
之前仁宗皇帝沒死前,趙宗全衣不解帶的床前侍奉,死後每天守靈,為他贏得了很好的名聲,也因為他匆忙登基,受到了不少影響。
不過也不怪趙宗全心急,畢竟他之前雖然名義上是太子,代行天子之權。
但實際上他那個太子沒有得到冊封,代行天子之權,也有名無實。
隻有舉行了登基大典,他才是天下之主,才是天下萬民的官家。
因為登基大典準備匆忙,加上仁宗皇帝國喪之期剛剛過去,登基大典並不是非常隆重。
這一日,趙宗全在文武百官和勳貴的注視下,登上祭壇祭祀天地,然後和沈從英一起祭拜了宗廟。
完成這些禮儀後,進入大殿接受百官的參拜。
“跪!”
百官在禮部司禮官員悠揚的喊聲中,跪了下來。
“拜!”
“臣等拜見陛下!”
“起!”
“再跪!”
“拜!”
“臣等拜見陛下!”
……
連續三次,最後一次下拜齊呼後,趙宗全有些激動的揮手道:“眾卿平身!”
大周不興跪拜之禮,隻有官家登基之時,才需要跪拜。
等文武百官起身後,太監捧著聖旨上前,宣讀了起來。
這封聖旨是冊封沈從英為皇後的聖旨。
聖旨宣讀完,幾個太監抬著鳳坐擺放在官家禦坐側邊。
沒一會,身著鳳袍的沈從英在一眾宮女太監的跟隨下走進了大殿,一路走到鳳坐前,轉過身來。
“臣的拜見皇後娘娘。”百官躬身行禮。
“眾卿免禮。”
沈皇後揮了衣袖,坐了下來。
也就在今日她才能在早朝大殿接受百官參拜,以後除非她成為太後垂簾聽政,不然再也進不了這個大殿了。
接下來太監又宣讀了冊封皇子和其他嬪妃的聖旨。
耐人尋味的是,趙宗全並沒有冊封趙策英為太子,而是封他為桓王。
按道理來說,趙策英是嫡長子,理應正位東宮的。
袁文紹偷偷打量了一眼站在文官最前列的趙策英,見他臉色如常好似早就知道一樣。
對於趙宗全不封太子,袁文紹倒是有幾分猜測。
趙宗全登基後必然有許多大臣想要向他表忠心,然而他居住深宮之中,官員還真不好接觸。
若是冊封太子,弄不好這些官員會向趙策英靠攏。
趙宗全本身根基不穩,顯然不想讓太子坐大。
而且他的一眾心腹,和趙策英也熟悉,沈從興更是趙策英的舅舅。
而他不冊封趙策英為太子,百官肯定有所猜疑,反而不敢和趙策英走的太近。
袁文紹微微搖頭,剛剛登基就開始防著兒子,難怪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
接下來就是賞賜功臣了,平叛的功臣並不多,除了趙宗全父子,剩下的就是沈從興和顧廷燁、袁文紹、耿介川、段成泳幾人。
沈從興被封為威北侯世襲三代,顧廷燁並沒有封爵,隻封了一個殿前司副指揮使,另外賞賜了一些田莊和一座宅子。
袁文紹雖然被太後封過爵位了,不過聖旨中依舊重新念了一遍,此外還賞賜了他一套宅子和一些田莊。
耿介川、段成泳則是都封了伯爵,其餘人的賞賜還沒有資格在大殿上讀。
“臣等謝陛下恩典。”得到賞賜的喜笑顏開,行禮謝恩。
袁文紹笑容有些僵硬,趙宗全給沈從興封爵,卻不是世襲罔替,這是把他架在火上考啊。
按照賞賜來看,他無疑是最厚的。
這樣讓禹州那些潛邸出身的人怎麼想?
他可是知道趙宗全非常信任這些人,接下來也會重用這些人。
趙宗全這麼做,讓他很難融入禹州潛邸心腹的圈子裡去。
趙宗全不知道袁文紹心裡的想法,就算知道也不會在意,等眾人謝恩後,他讓太監繼續宣讀聖旨。
兗王造反牽扯到不少人,自然空出許多位置。
這些位置自然需要人補上,趙宗全的心腹都是武人,隻能從朝中提拔了。
等官員認命完,趙宗全宣布來年大赦天下,加開恩科,登基大典也就結束了。
正常來說,還有賜宴,仁宗皇帝的喪期雖然過去了,但是按照規矩,皇帝駕崩,四十九天不得宰殺牲畜,百日內不得婚嫁宴請,因此賜宴的環節也就取消了。
在百官的恭送下,趙宗全夫妻攜手離開了大殿。
回到福寧殿,趙宗全讓人服侍他換上了常服。
“還是這衣服舒服。”趙宗全舒了一口氣。
“陛下,臣妾這個衣服穿著比你那累多了。”沈從英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子。
“也就這一天,以後就好了。”趙宗全在妻子身邊坐了下來。
沈從英側頭看了一眼趙宗全,疑惑道:“陛下,有心事?”
趙宗全揮退了殿內的宮女太監,歎了一口氣,說道:“朕現在雖然登基了,但是並不能高枕無憂,這滿朝文武,能有幾個真的忠心朕的?”
“陛下彆急,隻要陛下施恩於他們,自然會慢慢歸心。”沈皇後安慰道。
“朕等不了那麼久。”趙宗全搖了搖頭,那天太後的話,讓他很沒安全感。
“陛下想怎麼做?”沈皇後問道。
“聯姻!”趙宗全說道:“英國公威望甚高,有一女兒尚未婚配,從興沒個大娘子也不行,朕想為他們賜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