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作秀
麵對太後的憤怒,袁文紹並沒有害怕,而是起身行禮道:“太後娘娘,您應該能夠看的出來,官家這次做的那些事,其實都是想要奪權,對吧?”
太後聞言臉色難看,卻沒有反駁。
其實最開始她並沒有反應過來,隻以為趙宗全是不想認仁宗皇帝這個‘父親’。
這種事其實也正常,畢竟趙宗全都已經三十多歲了才被過繼,過繼後仁宗皇帝沒幾天就死了,可以說一點感情都沒有。
後麵袁文紹給她出的那兩個主意讓她反應了過來,趙宗全心裡或許不想認仁宗皇帝這個父親,但他要想坐穩江山,就必須得認。
追封不過是他用來奪權都手段罷了。
袁文紹見太後不說話,繼續說道:“太後應該聽過一些盛家老太太的事吧?”
“你說的是老勇毅侯的嫡女?”太後眉頭一挑問道。
說起來太後比盛家老太太還小幾歲。
盛老太太沒有出嫁前,深得當時皇後的喜愛,在宮裡住過一段時間。
而太後那時候也在宮裡住過,兩人因為年歲不同,雖然沒有成為閨中密友,倒也見過幾次。
袁文紹點了點頭,說道:“盛家是臣嶽家,盛家的事臣也知道不少。當初盛家老太爺早逝,盛老太太唯一的兒子也早夭了。盛老太太本可以改嫁,但她卻把臣嶽父這個庶子記養在名下,扶持他繼承了家業。不僅如此,盛老太太還將臣嶽父培養成材,考中科舉後,又為他求了王老太師之女。”
“在臣嶽父功成名就,娶妻生子以後,盛老太太卻放下了掌家大權,不問世事。”
太後冷哼道:“你跟哀家說這些,不就是想讓哀家還政麼?”
袁文紹搖了搖頭,說道:“盛老太太之所以不要掌家大權,一來臣嶽母當時已經進門了,若是還守著掌家大權不放,婆媳母子間必生嫌隙,畢竟她說到底並不是臣嶽父的生母。另一點,盛老太太知道,自己身為嫡母,無論如何臣嶽父不敢對她不敬。現如今,盛老太太雖然不管家,但是她說的話,臣嶽父嶽母不敢不聽。”
“嗬嗬,說來說去還不是想讓哀家還政。你好歹也受先帝之恩,上次伱給哀家出主意,哀家還以為你也是心向先帝,不忍心先帝多年心血毀於一旦。先如今看來,你和朝中那些大臣也沒有什麼不同。”太後冷笑道。
“太後娘娘誤會了,臣這次來,並不是幫著官家,為的乃是天下。”袁文紹說道。
“你倒是和那些文臣學會了,說的大義凜然,冠冕堂皇的,實則不過是為了討好新君罷了。”太後不屑道。
“太後娘娘,臣知道您不願意還政,並不是因為貪戀權勢。但是您想過沒有,您和官家畢竟不是親母子,官家也不是稚童。您垂簾聽政掌握朝中大權,官家說什麼您都反對。這樣一來,您們之間矛盾越來越深,長此以往,朝堂不穩,天下動蕩。太後老是說官家會毀掉先帝的心血,但若是您和官家爭鬥下去,才會真正的毀掉先帝心血啊。”袁文紹說道。
太後聞言神色一暗,歎氣道:“你說的這些哀家何嘗不知,但是國和家到底是有區彆的。盛家老太太可以隨時插手盛家之事,因為那是家事。但是國就不一樣了,後宮不得乾政,一旦哀家撤簾還政,朝堂的事哀家就插不上手了。哀家又豈能眼睜睜的看著先帝的心血毀於一旦。”
她自然明白自己還政後,趙宗全不敢對她不敬。
但是她一旦撤簾還政,最多隻能插手皇族內部之事,朝堂之事就完全插不上手了。
“太後娘娘擔心的臣明白,但是您隻要不放權,官家心裡沒安全感,一心隻想著奪權。您不讓官家掌權,又豈能知道官家到底能不能做的好?而且還政也不是立馬就都不管,您可以先把玉璽還給官家,繼續垂簾聽政,官家做的一些決斷,您不需要第一時間反對,可以先看看成效。”
“畢竟您終歸是要還政於官家的。”袁文紹說道。
其實有句大逆不道點的話,袁文紹不好說。
太後之所以不願意放權,是覺得趙宗全沒有按照先帝的方法治理天下。
說白了就是對他不滿意。
但你若真不滿意,直接廢掉趙宗全,換個皇帝就是了。
她之所以不這麼做,是因為趙宗全是先帝立下來的。
說白了,太後政治眼光不足,手段也差。
她所想的是一切都照著仁宗皇帝在世的時候來。
即便趙宗全她不滿意,她也沒想過換人。
畢竟人是先帝選的,她一直所堅守的就是先帝的理念,自然不能帶頭破壞。
最後等被奪了權,才反應過來,想要奪權,然後廢掉趙宗全。
然而那時候都已經晚了,趙宗全掌握大權怎麼可能不盯著她。
趙宗全顧忌她的身份,不好做什麼,一步步引誘她發動兵變,然後把太後最後一點勢力徹底清除。
那時候太後隻剩下一個身份了,對趙宗全沒有絲毫威脅了。
太後不知道袁文紹心裡所想,不過對於袁文紹的提議確實有些心動。
她沒有廢立的想法,若是一直和趙宗全這麼鬥下去,確實於國不利,這一點她也清楚。
隻是交出玉璽,她還能垂簾聽政,趙宗全的一些政策,她一樣能夠否決。
思慮許久,太後開口道:“明日就有早朝,哀家會當朝宣布,把玉璽還給官家,讓他開始處理政務,等官家熟悉政務後,哀家就撤簾還政。”
“太後娘娘深明大義,實乃天下之福。”袁文紹行禮道。
“好了,你就彆在這恭維哀家了。哀家明白你是真心為了江山社稷,希望你以後還能如此。”太後淡淡道。
“臣隻是儘臣子本分罷了,當不得太後娘娘如此誇讚。”袁文紹說道。
他之所以來勸說太後,一方麵是被韓章所迫,另一方麵,其實他也停讚同打仗的。
西夏和遼國不解決,以後的靖康之恥,大概率還是會發生。
他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但是他卻有子孫後代。
他可不想自己的子孫後代被金國人抓去,隨意屠戮,受儘屈辱。
雖說以現在的國力,加上國內的弊端,不管是收複燕雲十六州,還是滅掉西夏,機會都十分渺茫,但是總要試試不是。
“行了,你去回稟官家吧,哀家就不留你了。”太後說道。
“臣告退!”袁文紹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太後娘娘,您真的要把玉璽交出去?”朱內官問道。
“唉。”
太後歎了一口氣,說道:“哀家雖然對官家不甚滿意,但是他畢竟是先帝選的。忠勇侯說的對,若是哀家與他爭鬥下去,於國不利。希望哀家退讓一步,他能把心思都花在國事上吧。”
……
睿思殿
趙宗全坐在禦坐上,心情有些煩躁,手指在桌麵不停的敲動。
“大相公,你說袁文紹真能勸說母後還政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