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驚訝的看著李雲海。
馬力剛才隻不過是隨口說了一輛車。
難道李雲海隨便就能叫人開過來一輛這樣的車?
眾人都圍在一起,倒要看看,李雲海能不能開過來一輛那個型號的車,兩輛車相比較的話,到底是哪一輛更好?
不一時,有人開著一輛合資車,緩緩過來,停在四海星光旁邊。
觀眾們轟的發出叫好聲。
以李雲海的財勢,要買一輛這樣的車容易得很。
但李雲海居然隨時就可以調集一輛這樣的車,而且還是新車!
這就說明,李雲海早有準備。
李雲海指著那輛車,說道:“馬先生,你看看,你剛才說的,是這個品牌、這個型號吧?”
馬力摸著下巴,緩緩點頭:“是的!”
李雲海拍了拍手掌,喊道:“來幾個工程師!”
現場有很多四海集團的汽車工程師。
老板一聲令下,立馬就有幾個人走上前來。
李雲海道:“把這兩輛車都給拆了,把汽車主要部件拆出來,相同的部件,放在一起對比!”
現場無數的媒體記者,將鏡頭對準了這邊。
工程師們也不問為什麼,提來了各種工具,現場將兩輛汽車進行拆解。
兩輛都是全新的車!
在工程師們熟練的手法操作下,兩輛汽車很快就被拆開來。
汽車的五大總成: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後橋、車架,還有其他重要的零部件,包括發動機配件、傳動係配件、製動係配件、轉向係配件、行駛係配件等,都被拆解開來。
這個場麵,比起發布會來,更有吸引力。
現場裡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
大家說說笑笑,當是看熱鬨了。
汽車這玩意,當真是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
當兩輛汽車,相同的部件,擺放在一起時,立即就有人發出:“咦!哇!這樣啊!”的讚歎聲。
馬力經營汽車行業多年,對這些汽車配件,當然清楚得很。
他看了看,那些放在一起的配件,不由得怔忡。
其他內行人,也看出門道來了,議論紛紛。
李雲海指著各種零件,朗聲說道:“各位都是汽車行業的領軍人物,你們對這些汽車零配件,想必並不陌生吧?你們在剛才的發布會上,就清楚仔細的介紹過我們四海星光汽車的配置情況,可能當時大家聽得並不清楚,也有可能漏掉了。現在,我再給大家做個詳細的介紹!”
有人大聲喊道:“不用介紹了,你們這些配件,都是采用的洋貨吧?”
李雲海笑道:“這位朋友好眼力!恭喜你答對了!我們剛剛造車,還沒有能力,生產自己的發動機,所以我們的汽車,發動機都是用的洋貨。你們可以看看,同等價位下,我們用的發動機,比合資車用的發動機,還要高一個檔次!”
馬力臉色變得古怪,尷尬無比。
其實他也一眼就看出來了這種對照!
不僅是發動機,包括其他配件在內,四海星光用的配件,都比那款合資車要勝出一籌。
隻要是對汽車零配件有過研究的,都能看出這一點。
同樣的洋貨,甚至是一個生產廠家。
四海星光用的配件,比合資車的規格要高。
兩款車的好壞,可以最為直觀的感受到!
現場鎂光燈閃爍不停。
記者們用手裡的攝影設備,真實的記錄下這一切。
李雲海又對其他零部件進行了對比說明。
最後,他對車身的設計進行了對比。
同區位的汽車,采用的零配件差不多,最大的區彆,也就是車身的設計了。
眾所周知,汽車的設計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也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從一個汽車品牌的角度來看,設計難度可能在以下幾點。
第一點,當然是美學的無標準性。
1889年,位於巴黎戰神廣場的埃菲爾鐵塔正式竣工,在其後的一百年間,它為巴黎帶來了不可計數的遊客,已成為法國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然而,在剛落成之際,這座鐵塔卻遭到了本地人的大量抵製,認為這座高塔的造型極為可怕!甚至擔心會破壞市內底層建築群的美感。
就連莫泊桑也曾評價:“這座餐廳是巴黎惟一可以坐下吃飯,並且不看到那座可怕高塔的地方。”
實際上,不隻是汽車或者建築,所有的外形設計,其目標之一都是塑造藝術美感。然而美學不是數學,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答案。這可能是設計最大的難點之一,沒有一項設計能夠取悅所有人。
因此有人說了,最有效的美學設計,其實是在所有目標消費者的多元審美之中,找一個最大的公約數。
其次,就是審美的不穩定。
舉個例子,上世紀80年代,我國年輕人最流行的打扮是什麼?西裝、喇叭褲、皮鞋,這種風格被稱作迪斯科。
進入90年代,牛仔褲、t恤、運動鞋開始風靡,年輕人開始模仿港台影星的穿著打扮。
千禧年後,嘻哈風格、波普藝術進入我國,日韓風格的穿搭一時無兩,極簡主義、國潮風又相繼接過接力棒。
再過二十年,複古風又開始流行,沉寂多年的喇叭褲、寬大西裝重新進入了公眾視野。
審美是在不斷變化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時尚,尤其是在今天,國際風格的多元碰撞、互聯網的病毒式傳播,使審美的變化更加雷霆萬鈞。
審美的變化性為產品設計帶來了難度。比起激進的潮流的設計,最保險的方法,反倒是在產品生命周期內,找到一個基石設計理念。它可能不是某個時間點最受歡迎的主流論調,但卻是最穩定的,比如汽車外觀的莊重、大氣、方正,在國人觀念裡,這些設計元素很難過時。
再次,汽車的設計,不僅要講究美觀,還要講究實用!
這就涉及到設計與產品的兼顧。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座著名的流水彆墅在賓夕法尼亞州問世,它出自知名建築師弗蘭克·賴特之手。
單從美學角度上看,它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