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墅坐落於溪流之上,平滑方正的現代結構與粗石崖壁穿插交錯,帶來一種詩意的美感;然而,實際入住之後,卻發現溪流上方水汽彌漫,房間潮濕到無法住人,並且每到汛期還有彆墅進水的風險,因而飽受詬病。
汽車設計,比彆墅設計更加講求實用性和安全性。
彆墅建好了,幾乎就不會移動。
而汽車在使用時,卻無時無刻不在移動。
產品設計與單純的藝術創作不同,它在對於藝術美感的一切追求,都要基於最大程度保留功能性和實用性這一前提條件。
在汽車造型上,設計要考慮到空氣動力學、碰撞安全性、空間實用性等方麵,還要受到道路條件、法律法規的製約,是另一種戴著腳鐐跳舞。
最後,難在原創!
汽車工業已經有著兩百多年的曆史,在一次次產品迭代、優化的過程中,對於整車造型如何設計、各個部位如何布局,都有了成熟有效且比較趨同的解決方案。
因此,原創設計已變得非常困難。
如何從已有的風格中脫離出來?
如何創立一個新的設計理念?
如何避免被用戶評價為縫合怪?
成為了每一個原創設計者的難題。
四海星光研發過程中,李雲海曾經否決過幾十個設計方案!
要知道,這些方案都是已經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已經設計出來,卻又被他踢出局,不予采用,可想而知,浪費了多少錢!
當然了,李雲海花掉了那麼多的錢,並不是全部花在設計上。
其中的大頭,是用在各種零配件的研製上!
隻不過,這些零配件的研製,並不是那麼容易出成績的。
和汽車設計同樣的道理。
汽車工業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各種配件的設計和研發,早就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瓶頸,各種設計和專利,成為後來者難以翻越的高山!
想完全實現零配件的自研自產自製,還需要一段時間,甚至就算花了大量時間和金錢,也未必能研製出來。
這也是四海集團花錢如流水的真正原因。
在推出四海星光這款車型的時候,四海集團其實已經有了一部分自己研製的配件。
可是因為這些配件,還沒有經過嚴格的測試,李雲海以為,不應該放到第一款車型上來。
所以,四海星光的主要零配件,都是采購的大廠配件!
正因為如此,李雲海才不害怕和彆的合資車比配置!
當馬力提出這樣的要求時,李雲海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讓自家的車,出一次大大的風頭!
果不其然,當大家看到兩款車型的配置時,都驚呆了。
記者們拍下了大量的照片,明天肯定會霸占各大媒體!
至於車身的設計,李雲海在這上麵花了這麼多的金錢和心血,又豈能不獨具一格?
如果做不到他心目中的完美,他也不會讓這款汽車上市!
要知道,李雲海還曾經親自否決了一款即將麵市的新車!
就因為那款車開著不舒服!
就這麼一個理由,就推翻四海集團所有團隊所有的努力,也讓成噸的鈔票打了水漂。
李雲海不造則已,要造就造出心目中最完美的車型。
車身是汽車構成中特殊的一個零部件,它由幾百個零件組合構成,其加工過程形成了汽車生產的重要工藝過程。
傳統上的汽車生產四大工藝:衝壓、焊接、塗裝、總裝。
其中前三個都是生產車身,最後的一個總裝也是以車身為基礎部件開始進行裝配工作的。
要做好車身設計的工作,首先要了解車身的功能以及設計要求。
可以從空間、美觀、承載性能等功能方麵,來分析一輛汽車的車身設計是否合格。
車身,尤其是乘用車,最重要的功能是滿足乘員的居住性。乘員乘坐的車內空間在保證舒適和安靜的同時,還要保證其駕駛性能。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事故發生,車身應有效地吸收衝擊能,將碰撞產生的減速度對乘員的傷害值控製為最小值,並確保車身的牢固性及乘員生存空間。
車身,尤其是承載式車身,是大部分汽車零件的裝配載體,應滿足這些零件的裝配需求。
例如,應具有可承受動力係統振動和路麵不平帶來的振動的強度和剛度,且不使這些部件的振動和噪聲傳入車內,保持安靜性。
此外,發動機燃料供給及冷卻裝置的結構對車身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車身造型是購入汽車時的重要選擇理由,但車身的造型不可與功能分開考慮。在功能和各種條件的製約下設計人員如何實現自己的意圖非常重要。從動力、底盤布置開始到車身結構的組成以及車門等開口形狀和密封結構的設計,所有的車身部件都應既要考慮造型又要有良好的功能。
並且,車身的這些功能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的。
因此,在受成本和質量製約的情況下,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後選擇最佳方案。
李雲海讓現場的觀眾,坐進兩輛車裡麵,體驗每一個駕乘位置的舒適性和空間大小。
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車子越大,越難設計,也越貴!
很多人評價一台車好不好看時,隻會看車頭和車尾,這就如同看人隻看臉一樣片麵,而對比之下,車身側麵就如同人的身材體態和精神麵貌,這點倒是很少有人提到。
四海星光的側麵,流線優雅,像是一尊藝術精品。
主要是因為,四海星光前懸的長度設計很合理。汽車前懸長度設計,可以影響一台車的姿態。比如傳統豪華品牌就慣用短前懸加長後懸的設計,由此把整車的視覺重心向後移,營造出優雅穩重的姿態。
四海星光,正好擁有這樣的優點!
再有一個就是車輪高度占比。
以車輪直徑為標準,當車輪直徑與車身高度比例為12,也就是車身等於兩個車輪高度時,車子的視覺效果是最完美的。
四海星光,尤其符合這種美學理論。
無論是外觀的美,還是乘坐的舒適性,四海星光,都比同價位的合資車高出兩個檔次!
這場對比,四海星光完勝!
李雲海微微一笑,問馬力道:“馬先生,請問你現在有何感想?”(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