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岱?”
惠登相、馬進忠都算是老熟人了,陳望北上勤王的時候,和兩人交情頗厚。
青山關之戰後,惠登相、馬進忠的態度也是越發的恭敬。
但是對於馬岱,陳望卻是沒有什麼印象。
稍微回憶了一下,隻想到了漢末三國馬超的弟弟,也叫馬岱。
山東鎮那邊是不久前才歸攏,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胡知禮統管的中軍部在處理。
營將的任命,陳望也是全部交給胡知禮在負責。
不過陳望沒有印象,但是陳功卻是記得這個人。
“之前呂梁山之戰,楊禦蕃兵敗身死,就是這個馬岱,領兵衝入敵陣之中拚死搶回了楊禦蕃的屍體。”
陳望記憶力在來到這個世界後加強了許多,幾乎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隻是因為對於三國時代馬岱的印象太過於深刻,所以有些忽略,不過有了陳功的提醒,陳望也是想起了馬岱到底是誰。
在曆史上的明末,馬岱在史書中也留下過較為深刻的一筆。
山東民變,楊禦蕃領兵進剿一股勢力很大的農民軍。
馬岱單騎衝進陣列,深入敵陣直搗中堅,陣斬其首領。
其腰部肩膀各被長槍捅傷,血透重鎧。
確實是一員驍將。
“此人倒是可以重用,日後等到軍校開啟,可以讓他進入軍校進修。”
對於馬岱,陳望的觀感頗好。
從馬岱能夠搶回楊禦蕃的屍首,他看到了兩處重點。
一處是馬岱確實有情有義,這樣的人若是收攏於麾下,輕易不會叛變。
另外一處則是馬岱在亂軍之中,眾軍潰敗之際,還能夠搶回楊禦蕃的屍首,這可不是單純的勇武可以做到的。
馬岱對於當時戰場的局勢,還有時機的估算肯定無一不是恰到好處。
從這一點看來,馬岱就是一個值得培養的人物。
“稍後,我就讓中軍部將馬岱的名字加入軍校的第一批進修名單之中。”
胡知禮點了點頭,應承了下來。
陳望的安排,無疑是將馬岱當作日後的後備師長培養。
軍校是最近陳望提出來的想法,目前還在籌備之中。
設立的地點暫時準備定在襄陽。
如今因為沒有朝廷的製約,漢中鎮的勢力正在飛速的發展,尤其是各鎮軍兵的數量越來越多,擴編也是馬不停蹄的進行著。
負責征兵訓練的兵務司那邊已經的忙得不可開交,甚至為了保證效率,又招募了不少的吏員。
“山東鎮如今差不多已經穩定了下來,劉澤清那邊,不知道總鎮要作何安排。”
胡知禮頓了一頓,目光掃過懸掛在軍帳正中的淮揚輿圖。
那圖上,代表劉澤清部的黑色小旗仍插在淮安府境內,與周邊漢中軍係的紅色標記格格不入。
山東鎮本來可以編練兩個師,畢竟劉澤清那裡還有一萬多的兵馬。
但是劉澤清到底是一個上不了台麵的東西。
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鎮的總兵,靠的都是溜須拍馬的本事。
以前和義軍的幾次勝利,都是仰仗著楊禦藩的主攻。
劉澤清不過是撿了些現成的軍功,打了一些順風仗。
更遑論此人品性卑劣,曆史上劉澤清利欲熏心,反複無常。
清軍大軍壓來之前,他還在醉生夢死,花天酒地。
對於劉澤清,陳望沒有半點招攬的想法,他底下的那些兵馬大部分都是老兵油子。
招募進隊伍反而會讓軍隊的風氣和聲名都敗壞,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這批兵油子和劉澤清怎麼處理確實是個難題。
“左光先的第四師現在在滁州府對嗎?”
陳望沉吟了片刻,有些決斷,向著胡知禮確認道。
“六月二十七日,左光先奉軍令司的調令已經抵達了滁州府境。”
胡知禮略一回憶,很快便給出了答案。
“劉澤清那邊,先把他調到六合附近。”
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兵力不夠,劉澤清如今還有些用處,並不是很好的清理時機。
漢中鎮四師,都是加強師,每營五千人,共計十二個正兵營,一個三千人近衛騎兵營,共計有七萬三千人。
河南鎮三師,都是普通師,十三個正兵營,每營三千人,共計三萬九千人。
山東鎮一師,與河南鎮一樣,都是普通師,有一萬兩千人。
湖廣一師,六個正兵營,一萬八千人。
鄖陽社兵、開封社兵共計一萬兩千人。
陳望如今能夠控製的兵馬,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十五萬之眾。
但是這個兵力,對於如今他所控製的廣大的地盤還是有些不夠。
陳望帶兵從英霍趕到了湖廣,在長江北部的南直隸地方。
南直隸如今留下的部隊,是陳永福、高謙麾下的河南鎮第二、第三師,以及高傑領的山東鎮第一師。
高傑如今領兵駐防在揚州北部的高郵。
張獻忠死在南京之後,李定國領兵返回江北,退往了安慶府,而後收縮兵力,放棄了不少的北部的城池。
陳望隨後命令陳永福出兵,先後收複六安、合肥,重掌廬州府全境,徹底控製英霍山區,使各處轄地再度連成一片。
三者加上左光先,也隻有四個師,四萬八千人的戰兵,加上八千開封社兵,共計六萬四千人。
高謙屯兵在鳳陽還需要留兵守備徐州,因此前線的兵力也就六萬多人。
防守夠用,但是進攻還是有些欠缺。
陳望準備等到解決完武昌這邊的事情,到時候回師南直隸,將揚州這顆萬民軍安置在江北的釘子徹底拔掉。
到時候,將劉澤清和麾下的那些兵馬送去做填線的炮灰。
揚州這場攻堅戰的烈火,熬下來的真金,可以收下。
但是那些貪生怕死、軍紀敗壞的兵油子,還有劉澤清,還是直接永遠的沉眠在揚州城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