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大風_風起明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風起明末 > 第四百三十六章:大風

第四百三十六章:大風(1 / 2)

“西軍,想要歸降?”

漢中軍中軍帳內,此時喧嘩一片。

左良玉神情驚愕,饒是他沉浮宦海數十年,曆經沙場,什麼樣的大風大浪都曾見過。

但是聽到這樣的消息仍舊是有些難以置信。

不僅僅是左良玉有些難以置信,曹變蛟、羅汝才等人也是同樣如此。

曹變蛟雖然麵色如常,但是心中的驚愕卻不比左良玉要小。

羅汝才目光閃爍,對於張獻忠,他最為了解。

張獻忠雖死,孫可望也死在了南京。

但是他麾下的另外幾名義子,都不是等閒之輩。

艾能奇勇武過人,極善指揮騎兵,戰場之上往往能料敵機先,摧敵破陣,與曹變蛟極為相仿。

而劉文秀,雖然指揮能力是張獻忠麾下四大義子之中最弱的。

不過雖說是最弱,但是單單是軍事上的能力,也足以獨領一軍,出守一方。

而且劉文秀精通政務,軍中軍政幾乎一概被張獻忠交給劉文秀來處理。

張獻忠占據武昌,割據三府之時,三府的民生政事也基本是由劉文秀來負責。

劉文秀治理三府,連帶管理軍事,三府在劉文秀的治理之下井井有條,有序穩定。

西軍之所以到現在頗得民心,很大一方麵就是劉文秀的努力。

如果說艾能奇是猛將,那麼劉文秀無疑就是儒將。

而李定國,則是綜合了艾能奇和劉文秀的優點,文武兼備,有名將之資。

張獻忠四大義子裡麵,對於孫可望,羅汝才的了解有限。

孫可望常常被張獻忠依仗為副手,幫助協理軍中。

而李定國則是常常被張獻忠當作先鋒大將。

李定國治軍嚴謹,能夠體恤士卒,並以身作則,軍中無論將校士卒皆是尊重有佳。

不僅如此,李定國在勇武方麵亦不輸於艾能奇,名下積有斬將、奪旗、先登、破陣,四功俱全。

驍勇超逸,更稱萬人敵,軍中人稱“小尉遲”。

不過如果僅僅是勇武過人,李定國也不過和艾能奇一般隻是一員猛將,稱不上什麼真正的大將。

但李定國不僅能夠衝鋒陷陣,還能臨敵指揮,判斷局勢,穩定軍勢。

九江之戰,兩軍陷入鏖戰之中,最後決定勝負的人,正是李定國。

若非是李定國及時指揮本部兵馬急援張獻忠,勝負還猶未可知。

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三人都是心智堅韌之輩,怎麼會輕易投降。

羅汝才心中有些費解,不過在這種時刻,他並沒有出言做這個出頭之鳥。

張獻忠已死,大仇已消。

他並不想為了什麼前途、未來,真的替陳望賣命效死。

投入漢中鎮下,隻不過是為了底下的軍兵們尋一條活路罷了。

“西軍,難道是想用詐降來拖延時間?”

劉光祚眉頭緊蹙,自言自語道。

他們和西軍相持了這麼久,眼下聽到西軍想要投降的消息,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劉光祚的話,引起了不少營將的讚同。

尤其是諸如王光恩、許可變這些曾經和張獻忠有過不少交際的舊七十二營營將。

他們對於張獻忠麾下的這些義子也都有一定的了解。

他很難想象艾能奇等人竟然會選擇投降,所以第一反應也是其中有詐。

“詐降最多也隻是拖延些許的時間罷了,但是現在的情況,無論西軍再如何的拖延也沒有什麼用處。”

曹變蛟搖了搖頭,說道。

西軍拖延時間反而對於他們才是不利。

武昌城有三十萬西軍,每天的人吃馬嚼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不用提武昌城中還有不少的百姓,糧草消耗隻會更多。

廬州府現在已經落入了漢中鎮的掌控之中。

西軍掌控的地方隻剩下了武昌府和安慶府。

安慶府倒是可以為武昌府進行輸血,運送來不少的軍糧。

但是就算運送來些許的軍糧,也不過是讓西軍多苟延殘喘一些時日罷了,對於大局來說根本就是於事無補。

“西軍,應該是真降。”

陳望看著手中由西軍使者遞來的降表,緩緩開口。

陳望的聲音落下,也隨之壓下了中軍帳內一切的喧嘩。

“張獻忠被李岩斬殺,大部西軍被萬民軍所吞並,李定國領兵返回武昌之後,西軍便一直沒有太大的動作。”

“張獻忠的身亡,使得西軍震蕩,這幾個月的時間以來,西軍都在穩定內部的問題。”

從張獻忠身死到至今,差不多四五個月的時間,西軍完全沒有擴張一絲一毫的地盤。

陳永福麾下的兵馬不過一萬多人,南下廬州府,卻沒有遇到太多像樣的抵抗。

除去六安和合肥之外,西軍控製的很多城池甚至在陳永福還沒有領兵趕到之前便已經是開城投降。

“西軍。”

“已是窮途末路……”

短短片刻的時間,陳望已經想通了其中的關竅。

中軍帳內一眾將校皆是神情凝重,陳望所說的話,也讓他們打開了視界,不由豁然開朗。

西軍內部不穩,精銳半喪,張獻忠身死,孫可望陷城,與其一起陷在南京還有西軍的謀主徐以顯,還有十數萬西軍的戰卒。

如今武昌城中看似還有三十萬西軍,但是實際上卻根本不堪大用。

無論是守、是撤,全都前路無望。

這樣的情形之下,選擇投降,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既然西軍歸降是真,那是否要讓西軍的使者入帳?”

坐在下首的胡知禮略一沉吟,試探性的詢問道。

陳望放下了手中西軍送來的降表。

“既然西軍誠心歸順,這使者就見上一見。”

收編西軍,有利無害。

雖然其中濫竽充數者眾多,但是西軍到底是有三十萬之眾,其中還是有不少精卒強將。

就算是將其大半裁汰,還是能夠充實一定的戰力。

而且,艾能奇、劉文秀、李定國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戰將。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眼下陳望處於的困境是地廣人稀少。

河南軍器局已經開始改製,各項水利工程正在大肆的修建,要不了多久,大批的武備就能批量的生產。

軍兵的問題也很容易解決,南北運河斷流,大量的漕工失去生計。

這些漕工就是最好的兵源。

他們的體格堅韌,吃苦耐勞,有秩序,聽指揮。

一旨征兵的文書下到南直隸之地,輕易便可得十數萬合乎要求的新卒。


最新小说: 朱曲柳 高武:陪練十年,一招出手天下知 三分乖 每天努力躺平,大佬人設卻焊死了 契約婚途:季總的小逃妻 萌妻來襲!冰山先生你彆跑 男友雇京圈太子親我,怎麼後悔了 星穹鐵道:被稱為活體奇物這件事 改命來財 資本家大小姐家屬院帶崽,京少天天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