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礦產資源也頗為豐富,可以直接就地征集礦石,進行製作,可以有效的節省成本。
“按照總鎮之前的指示,湖廣軍器局的武器匠都調往了漢中鎮內,隻留甲匠。”
湖廣軍器局,就是原先的鄖陽軍器局。
在攻下了武昌之後,鄖陽軍器局的名字被改成了湖廣軍器局。
湖廣軍器局的人數並不多,規模也隻有漢中鎮的四分之一。
“如果湖廣軍器局轉型全力製作板胸甲,月產量可達千領。”
“至於南直隸的軍器局……”
胡知禮停頓了一下,說道。
“南直隸河網密布,極利水利工程的營建,但是工匠並不多,萬民軍占據南直隸時,到處找尋,將能夠找到的工匠全都帶到了南京。”
“我們從山東那邊,整合了部分山東的工匠,如今的人數規模和湖廣軍器局相仿。”
“所幸武昌、廬州、安慶西軍所控的地帶,有不少的工匠,這一部分的工匠如果也都算上,規模應該能達到如今漢中鎮軍器局的一半水平。”
“不過因為南直隸地理位置緣由,經由中軍部方麵討論,為不泄露我軍軍工技術,所以並沒有興建水利工程,采用水力加工,還是依靠工匠手工,所以沒有辦法生產太多的甲胄和兵刃。”
“目前主要還是負責甲胄的維護以及普通兵刃的製作……”
胡知禮這樣的安排,可以說是比較穩妥。
“不必顧慮太多。”
陳望揮了揮手,打斷了胡知禮的言語。
“無妨,既然已經決定了放開了,就全部放開。”
中軍部的安排很穩妥,但是很多時候穩妥並不是最好的。
在這樣急需快速擴張的情況之下,眼下二十萬的軍隊根本不夠,還需要不斷的擴招新軍。
如果南直隸的軍器局不放開製作權限,那麼根本難以對眼下的部隊完成換裝。
明廷的覆滅已經是定局。
時間現在緊迫無比,局勢的變化比預想的更快。
昨日京師傳來的消息再次在陳望的腦海中浮現——崇禎開始向勳戚攤派餉銀,募集糧草。
這個信號再明顯不過。。
也讓陳望徹底的確認。
崇禎,確實已經撐不下去了。
這一天,比曆史上快了近兩年的時間。
“明白。”
胡直禮乾練的應下了命令,在這一方麵,他並沒有半點的猶豫。
“如果現在募集當地百姓,營建軍器局,預計在今年年底,南直隸軍器局便可以開始轉型。”
“十二月……”
陳望雙目微眯。
現在最為緊缺的,對於他來說就是時間了。
但是時間不可能等人,很多時候的準備都不可能萬全。
陳望的目光掃過輿圖,唯一令人欣慰的一點的是,從眼下的局勢來看,在所有的勢力之中,他所擁有的軍隊戰力仍是最為強悍的。
但是這一切,還遠遠不夠……
萬民軍、闖軍、和碩特汗國、西南的各部土司、北地的清國,都是日後將要麵臨的威脅。
占據中原腹地,可以讓他們獲取大量的良田與礦產資源以及人力資源。
但是同樣也有壞處。
身處四戰之地,很多時候不可避免的會陷入兩線作戰,乃至是三線作戰的境地。
吸收了左、猛、西軍三鎮的兵馬之後,陳望如今能夠掌控的兵力大概是在二十二萬六千人左右。
算上六大宣慰司的七萬兩千人,差不多三十萬的大軍。
三十萬的大軍,聽起來雖然多。
其中的精銳超過了三成,餘眾也基本都是曆戰的老卒。
勢力都遠超現在的任何一方。
哪怕是虎踞北境的清國,也隻能望塵莫及。
鬆錦一戰,清軍雖勝,但卻是慘勝。
不過現在有一個極為不妙的可能。
李自成沒有如同曆史上那般同時占據中原和關中,卻仍然是按照曆史上的老路進軍山西。
這個時空線的李自成並不是依靠著自身起兵一路席卷天下。
而是一路被明軍追逐,逃入了土司的聚集地。
李自成沒有原本曆史上那般氣吞萬裡如虎的心氣。
此前李自成與鬆潘衛的羌族土司糾葛不清,又和青海蒙古,也就是和碩特汗國關係匪淺。
李自成的麾下有不少的兵馬都是出身於蒙、羌兩族。
西北的風聞,李自成好像在不久之後將會迎娶和碩特汗國的公主,也就是固始汗的女兒。
雪區的情報司送來的情報,也側麵佐證了這一件事。
固始汗派出了一支規模超過兩千人的騎兵,攜帶著不少的車輛離開了首府,已經進入了青海領內。
如此以來,最壞的可能就是,李自成與和碩特汗國聯合。
而和碩特汗國又對清國稱臣,兩者是聯盟的關係。
如果這三方同時聯合起來,戰場的局勢可能就要轉變過來。
李岩看似仁義,但實際上心石如鐵,他絕不會放過這一落進下石的機會。
想到這裡,陳望也是沉下了心緒。
“命令。”
陳望心中思緒轉動,很快便已經是有了決斷。
“任陳鳴為河南鎮鎮守總兵官,任周遇懋為湖廣鎮鎮守總兵官,任高傑為山東鎮鎮守總兵官。”
“山東鎮增擴一師,師長由惠登相擔任。”
一直以來都是陳望直接管轄三鎮兵馬。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勢力的發展,直接的管轄實在過於耗費心神。
在各鎮設軍事主官,直接對軍事主官下令,可以省下很多的精力。
陳望的目光在輿圖之上遊走,最終落在了南直隸的位置。
南直隸的戰兵早在鳳陽一戰損失殆儘,連各城的
“由著兵務司分遣征兵官入南直隸,與運河兩岸從漕工之中管理待業漕工,分配征募新軍。”
“增設靖南鎮,定兵額六師,練兵七萬兩千人。”
“調陳功,為靖南鎮鎮守總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