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畢其功於一役_風起明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風起明末 > 第四百四十五章:畢其功於一役

第四百四十五章:畢其功於一役(1 / 2)

“威武!”

震天的呼喊聲在揚州的城下回蕩。

揚州城外,刀槍如麥穗戈戟似麻林,旌旗蔽空接天連地。

十四萬靖南軍軍士列陣而立,一眼望去漫山遍野儘是紅纓,猶如紅色的汪洋一般,遮蔽了整個揚州的郊野。

伴隨著中軍望台的旌旗搖動,各營的兵馬紛紛應旗。

龐大的紅潮頃刻之間沸騰了起來,震天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整個揚州的郊野,皆是一片耀眼的鮮紅。

靖南軍的軍陣齊整,旌旗招展,陽關照在盔甲和長矛之上反射的光芒不斷閃爍著,令人目不暇接。

陳望站在中軍的望台之上,環視著周遭的營鎮。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更何況萬民軍也並非是孱弱的白兔。

在吸納西軍精銳之後,萬民軍如今可戰之兵超過四十萬人,全都是經曆過戰火和鮮血所洗禮,唯一的缺陷,也就隻是缺乏武備。

哪怕是李岩在南京開設軍工廠,大力生產軍械。

但是這些軍工廠所能夠生產的軍備,對於四十萬規模的大軍來說仍舊是杯水車薪。

“山東鎮第二師、漢中鎮第四師,河南第四、第五、第六、三師,湖廣第二、第三、第四、三師,以及劉澤清所部俱以抵達既定位置。”

望台之上,胡知義微微躬身,向著陳望稟報著應旗的情況。

惠登相、左光先,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左良玉、曹變蛟、劉光祚,所領的八師,加上陳望直屬的一師,共計九師。

分為三麵將揚州城團團圍住。

九師,十四萬人。

這一次,靖南軍可謂是精銳儘出,陳望調動了現階段所有可用的野戰兵馬,以及能用的戰將。

漢中鎮第二師和第三師現在在胡知義的管控之下,駐守漢中府。

畢竟現階段闖軍仍然具備著不小的威脅,漢中府作為陳望如今治下最為重要的後勤基地,其作用無容置疑。

兩師一共四萬人,足以應對一切的威脅。

湖廣那邊,何騰蛟已經選擇了歸附,江西扶植的民變也已經鬨了起來,所以並不需要太多的兵馬駐守。

周遇懋領的湖廣鎮第一師是加強師,有六個營一萬八千人,足以應付一切的情況,現在已經進往了江西。

借助著剿賊平寇的進入江西,一步一步的將江西收入囊中。

湖廣距離漢中府並不遠,就算是情況有邊,漢中府內也隨時可以派兵馳援。

河南那邊,守潼關的是陳鳴統帶的河南鎮第一師,有一萬五千人,守一個潼關綽綽有餘。

河南鎮第四師孫啟運,已經領兵接防了河南開封的防線,麾下的四營一萬兩千人,足以隔斷疫情向南的蔓延。

徐州那邊,陳永福已經從合肥撤離北上和高謙彙合。

徐州現在有河南鎮的第二、第三兩個師,還有開封和鄖陽兩地社兵編練而成的河南鎮第七師,合計有三萬六千人,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戰事。

山東的海州,現在是由高傑帶領的山東鎮第一師駐防,主要的任務是遮蔽海州的造船廠,以及應對周邊的威脅,和策應可能到來的軍事行動。

“萬民軍那邊的動向如何?”

陳望的目光停留在揚州城的城牆之上,但是心緒卻沒有停留在揚州城上。

守衛著揚州城的萬民軍有大概差不多五萬人,鎮守揚州的是原七十二營的營首革裡眼賀一龍和改世王劉希堯。

賀一龍和劉希堯兩人在七十二營之中軍略都屬於一等,麾下的軍卒這麼多年以來也算是曆經沙場,經驗豐富。

但就算如此,在如今陳望所統領的靖南軍麵前仍舊不夠去看。

陳望在意的是更南麵——萬民軍的主力。

“來援萬民軍一共兩路,分為南路與西路。”

“南路為南京方麵,萬民軍製將軍瓦罐子趙守平、一鬥穀常見希兩人引兵六萬眾,自南京進鎮江,自井京口、瓜洲一線渡河。”

“西路為萬民軍主力,由李岩親自統領,李岩早先聽聞我軍動向,中斷南征,領主力大軍二十五萬,自杭州北上,經由江陰渡河,大軍主力如今屯駐在揚州以西一百餘裡的泰州附近。”

“前鋒一部,為萬民軍製將軍袁時中所領倡義營,與萬民軍製將軍張成義所領之鋒銳營。”

“倡義營有兵馬兩萬眾,鋒銳營有兵馬一萬眾,兩營合計兵馬三萬眾,屯駐與揚州以西,運河西側的萬壽鎮。”

陳望目光向西投去。

西麵揚州城的郊野上,一麵麵皆是靖南軍火紅色的軍旗。

隻有在地平線的儘頭,才能夠見到零星的幾處不一樣的黑點。

那些黑點是萬民軍修築的仿製棱堡。

長江從來就不是什麼天險。

自古守江必守淮,但是萬民軍顯然是不可能擁有淮河的控製權。

所以揚州,這一地處戰略要衝,且懸於江北的堅城對於萬民軍來說,就極為重要。

李岩在南下進取江南之時,廣募工匠,沿南京至揚州多地構築防線,在關鍵之處設卡建哨,修築了很多的棱堡。

李岩之所以知曉棱堡,是因為在鳳陽之戰時,當時漢中鎮修建棱堡,保護自己的運輸線。

後麵李岩越過長江,進軍江南後,便命令工匠仿製,又從鄭芝龍那邊募請了許多的工匠,其中甚至還有不少紅夷人。

不過李岩學的棱堡隻學到了其形,卻沒有學到其神。

萬民軍中的火器和火炮數量並不多,威力和射速隻是差強人意的水平,比普通的明軍略強一些,但是卻還不至於可以將棱堡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而且棱堡的作用,其實也沒有後世吹的那麼神,棱堡隻是大大增加防守的強度。

隨著時代的進步,針對於棱堡的戰法也逐漸成熟。

沃邦攻城法就是其中最為有效的手段,核心是通過平行塹壕與鋸齒形交通壕的逐步推進,結合炮兵火力壓製和步兵突擊,可以大幅降低攻城傷亡,有效的摧毀敵人建設的棱堡群。

而最為重要的是,這個時代無論中外對於棱堡的戰法,還是停留在防守之上。

歐洲一直到拿破侖時代的時候,隨著軍隊規模的擴大,即便分兵監視棱堡、控製補給線後,主力部隊仍具備顛覆一個國家的強大戰力。

這種軍事優勢使得大軍能夠迅速突破邊境築壘地帶,直取敵國腹地,從而重新確立了野戰的決定性地位。

所以在拿破侖時期,歐洲開始改革棱堡防禦體係,堡壘開始兼具兵營功能,其設計更強調駐軍快速出擊的能力。

但是這裡是亞洲,這裡的戰爭往往是超過十萬人以上的規模。

這也是為什麼,哪怕是明朝在遼東修築了一些帶有棱堡特征的防禦工事,仍然沒有取得歐洲戰場那樣的作用。

要是棱堡真的有用,為什麼陳望不會大批量的修建棱堡。

萬民軍在揚州一線建設的棱堡,不過隻是延緩一下他們敗亡的速度。


最新小说: 諜影:命令與征服 小孩哥彆鬨!國家都快壓不住了 [綜武俠]肝露穀,但快意江湖 高武:冤大頭不當了,校花全家都急了! 八零藥香:辣妻手撕極品暴富養大佬 戰神歸來,發現戶口被注銷 我真不想修仙啊! 我認親你投湖?真千金被虐殺穿侯府! 靡日沉淪 救命!衝喜老公竟是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