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左翼從界嶺口、右翼從雁門關黃崖口入邊牆,會師薊州,而後往南越過,分兵五路進取山東。”
“清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三月之間,共陷四十三城,敗明軍一十七陣,殺總兵兩人,副將兩人,參將七,遊擊四。”
“俘德王朱由樞,魯王朱以派自縊而亡,北國震動。”
“山東、東昌府、兗州府、濟南府、青州府、四府府城皆破,為清軍所陷。”
揚州城北,中軍望台之上。
陳望一邊目視著遠處殘破的揚州城,一邊聽著中軍部的參謀彙報北國的情況。
揚州圍師已經有一月有餘,開始的時候,炮隊一共有二十門十八斤炮,八門二十四斤炮的狂轟濫炸。
後麵又增了八門二十四斤炮,西製的三十二磅攻城炮。
揚州城的外牆因此坍塌多處,攻城戰已至白熱化,萬民軍隻能依托殘破的城垣與街巷與靖南軍鏖戰。
李岩率領大軍已經渡過了運河,駐兵於揚州城西十裡之外。
瓦罐子趙守平、一鬥穀常見希兩人也引兵屯駐於揚州城南十裡之處,三者分成三角,呈犄角之勢相互依托防守。
至此,萬民軍在揚州周邊的兵力已經超過了三十五萬人。
這樣的兵力已經是靖南軍的兩倍以上。
這樣規模的戰鬥,自然不是一兩天便能解決的。
萬民軍的實力並不弱,起碼在紙麵之上沒有輸太多。
這段時間幾番交戰,萬民軍並非全敗,也斬獲了一定的戰果。
陳望如今統領的兵馬有十四萬,但是真正的精銳,隻有麾下的直屬的第一師,和左光先帶領的漢中鎮第四師,合計不過三萬六千人。
山東、河南、湖廣三鎮的兵馬,有十萬多人。
但是山東鎮是新募的戰兵,而河南、湖廣原先是左、猛兩鎮的舊軍改編,湖廣鎮是西軍改編而來。
三者雖然經曆了整編集訓,但是主要構成仍然是原先的舊軍。
哪怕武備更新了不少,但戰力自然是比不過漢中鎮的嫡係。
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這樣規模的大戰,自然是要慎之又慎。
因此無論是陳望,還是李岩都並沒有投入全部的兵力。
清軍如今還在北國徘徊著,靖南軍大量的軍力被牽製著,難以馳援。
“高傑於海州報,於海州城北十五裡外與清軍哨探遭遇,其部斬清軍首級三顆,盔甲三領,獲馬一匹。”
“夜不收遠望探得南掠清軍約有千騎,受挫之後,清軍退卻。”
“陳永福、高謙聯報,徐州黃河以北發現大股清軍,遠望審視,清軍數量應在五千騎以上,其部於河北躊躇半日之後,即順河而下,往東一路而去。”
陳望低下頭審視著桌麵之上擺放著輿圖,清軍的進軍的方向在輿圖之上與曆史上的變化並不大。
海州在原本壬午之變的時候,是被清軍所攻破。
但是這一次海州不再隻有孱弱的衛軍守衛,而是足足有一萬兩千名以上的軍兵把守。
為了保護海州的造船廠,以及應對陸上可能到來的威脅。
海州早已經成為了一座巨大的軍事要塞。
大量的工匠被陳望征調而去,在海州城的附近修建了很多用於協防的棱堡,同時加固海州的城防,對於海州城防進行改建。
不僅如此,陳望還從鄭芝龍的手上買來了二十多門三四磅的火炮安置於海州的城牆之上,用於防備可能到來的襲擊。
其中海州的海岸炮台修建的就有八座,炮台之上安裝的紅夷炮都是炮子重達十八斤的重型火炮,換算成西製也就是二十四磅炮。
在遠東這片區域,無疑是屬於重型岸防炮。
“傳令高傑,等到四五月清軍北撤之時,領兵接受將沿途安東衛、夏河寨前所,靈山衛,浮山前所收入控製之中。”
“空白的公文和軍令他那裡都有,持著軍令過去,要是守軍不願獻城,視為通虜。”
明初的時候因為空印的事情,朱元璋掀起大案,大肆捕殺牽扯深入的官員。
空印確實會給貪汙大開方便之門,禁止確實有一定的好處。
但是現在陳望需要空印,空印的好處,就是便利。
所以在各鎮兵馬主官手中,都有不少印著吳甡督師大印的空白文書。
“新募集的工匠,在之後都遷至到浮山前所,單單海州一處軍港遠遠不夠,浮山前所的位置得天獨厚,可以作為我軍的第二處軍港。”
浮山前所或許很多人聽著一頭霧水。
在後世有一座城市,前身就是浮山前所。
那座城市的名字叫做——青島。
“清軍那邊的動向很多不明,我記得,陳功麾下定南鎮正在訓練的新兵是在宿遷吧?”
宿遷和海州一樣,都是在淮河以北的淮安府內,兩者相距不過百裡的距離。
原本給陳功安排管帶的營鎮是叫做靖南鎮。
但是朝廷敕封下來的爵位是靖南,兩者有所衝突,所以陳功管帶的靖南鎮也被陳望該做了定南鎮。
“定南鎮分出三師留守宿遷,分兵駐守靈山衛與浮山前所。”
“讓陳功帶著第一、第二、第三三個師順運河而下,馳援揚州。”
定南鎮的訓練已經有三個多月的時間,所部的軍兵募集都是運河的漕工。
運河的漕工體格堅韌,吃苦耐勞,有秩序,聽指揮。
三個月的訓練,足以形成一定的戰鬥力。
雖然對上萬民軍的精銳還力有未逮,但是絕對是可以壓製萬民軍普通的軍兵。
揚州如今戰事焦灼,正好也可以讓其成為新軍的練兵場。
陳望之所以遲遲沒有親領漢中鎮兵參戰,對著萬民軍發起總攻,除了對於慎重的考慮,很大程度是要想要磨礪麾下的改編整訓的這些舊軍。
劉澤清所部的一萬五千人,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幾乎已經消耗殆儘,隻剩下了三千人左右。
劉澤清沒有掀起任何的風浪,在進攻揚州的半個月後,也和計劃之中的一樣,永遠的沉眠在了揚州城下。
剩下的三千多人被陳望作為補充兵,分填了攻城的各鎮之中。
這三千多人在揚州這場攻堅戰的烈火之中,早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了熬下來的真金。
“這兩處衛所城池,交由工匠改建為棱堡形製。”
胡知禮點了點頭,正要應允下來的時候,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突然在眾人的耳畔響起。
胡知禮的目光隨同陳望一起,向著望台的下方看去。
陳望目光微蹙,神色低沉,目視著那名從北而來的信騎。
背負三羽,是為八百裡加急。
如此急情,又是從北國傳來,自然是能夠引得陳望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