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_血術士:天啟中的魅魔夥伴_线上阅读小说网 

好事(1 / 1)

話既說得中聽,仁宗不好回絕,沉默了一會兒,終於說道:“不就是要選宗室子弟為嗣嗎?好事嘛!古今都有先例。這話不是什麼人都敢說的。您敢直言,可見您一片赤誠。您將折子先送給中書吧!”

司馬光還要勸:“陛下,這話最好由您親自給中書說。”

仁宗已經轉頭他向,再不言語了。司馬光隻好又將江淮鹽政上的事,挑出來說了。說完,見仁宗點頭不語,就退出來了。

司馬光出了延和殿,就徑直去了中書,將江淮鹽政的事說了一遍。正要告辭,卻被韓琦叫住了:“司馬大人,今天見聖上除了談鹽政,還談什麼彆的沒有?”

司馬光一下愣住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說,還是不說?猶豫了片刻,覺著還是說出來好。一呢,不說,早晚中書也會知道;二呢,讓中書知道皇上的意思,對上對下,不都是一種壓力嗎?這麼想著,便說道:“還談了立嗣的事。皇上很高興,要我轉告中書,我請皇上自己跟你們談。估計他很快會找你們的。”

韓琦一笑:“是嗎?那就等皇上的旨意吧!”

韓琦這話是個話中話,深一層的意思是:旨意是等不來的。要等得來,也不在今天了。

朝裡朝外前前後後上書談立嗣,或留中不出,或不了了之,韓琦早有耳聞。就是他自己,也碰過不止一次軟釘子。釘子碰多了,他又改出了一個點子:建議在大內裡麵辦個學校,專揀謹厚好學的宗室子弟前來就讀。有那特好的,可以寄托大事,皇上一喜歡,大臣們再從旁邊一攛掇,立嗣的事不就成了嗎?可皇上不上當,還是那句老話:“後宮有幾個就要生育了,且等等再說吧!”

到都生了公主,韓琦又揣著一本《漢書》去見皇上了。他將《漢書》獻給了皇上,說:“皇上,這冊書上有一篇《孔光傳》,皇上有空不妨翻翻。漢成帝劉驁登基二十五年無嗣,立他弟弟定陶王劉康的兒子劉欣做了太子,後來即位承繼了大統。漢成帝不過是個中才之主,根本比不了陛下的英武神聖,他能做到的,陛下當然更容易做到。太祖當年施恩天下,傳位太宗,至今天下都受著他的福蔭。陛下要是以太祖為榜樣,陛下的恩德也一樣會福澤天下,傳之萬古。何況,宗子一旦入繼,也就是陛下的真子嗣,哪裡還有什麼區彆呢!”

入繼和親生沒有區彆,隻是韓琦的看法,仁宗可沒這麼看,自然還是不了了之。有這麼多經驗,韓琦還會抱幻想嗎?隻是司馬光不懂罷了。

一直等不到消息,司馬光又找皇上了,問他為什麼沒有下文。當然,矛頭不能對準皇上,隻說是一乾小人作祟,蒙蔽他,讓他不能早下決心。韓琦也找了一個與司馬光關係不錯的人,過話給他:“司馬君實最近老是嚷嚷立嗣的事,可惜不與中書聯係,弄得中書也無處發力。光他一個人嚷嚷,能成事嗎?”這個朋友一傳話,司馬光也多少悟出了一些道理。可他暫時還不想讓中書掠美,隻是又去找了一趟皇上。

這一回,話也說得特煞急了:“皇上,隻有那幫小人才怕事情早早落實。那樣,他們就不好渾水摸魚,以售其奸了。事變倉促,他們才能想立誰就立誰!這事也是有教訓的。唐朝自唐文宗李昂之後,立嗣都是由皇帝身邊的人說了算,以致‘定策國老’、‘門生天子’的話,都入了民諺俗語。皇上想想,這該有多可怕嗬!”

這話仁宗果然聽得真切,不禁大吃一驚!仿佛看到他靈柩旁邊有幾個人正嘀嘀咕咕,很快就嘀咕出一個天子!我防來防去防誰呢?難道就為防一個防不勝防的天子,那天子我連認也不認識他!心裡一急,嘴裡就說出來了:“快,將折子送中書。還猶豫什麼呢?”

是人家在猶豫嗎?這話也隻有他做皇上的人,才說得出口。既然皇上還是要送中書,隻好送了。

司馬光認定這一招有奇效,進了中書也不說彆的,隻說:“各位大人得抓緊哪!要不,哪天半夜宮裡或然傳出個紙條兒,說要立誰誰誰為天子,你們怎麼辦?敢抗命嗎?”

大家果然也都吃了一驚。隻有韓琦微微一笑,也沒有言語。

這麼來了一下之後,上書談立嗣的又多起來了。可說得最驚心動魄的,唯有呂端的那個孫子呂誨呂獻可。呂端做過太宗、真宗兩朝宰相,他的孫子,聲勢自然非同一般。打小,獻可就輕易不同一般人打交道。到中了進士、做禦史的時候,逮誰說誰,就沒他不敢碰的。剛剛因為彈劾大臣,弄得兩敗俱傷,大臣貶出,他自己也調出京城,到江州做知州去了。密折就是在江州通過進奏院,遞上來的。

他先從天文說起。邸報上有消息,說太史最近觀測天象,發現彗星近逼心宿,主西北有事。呂誨也多少懂些天象,晚上出來一看,覺著心宿三星果然有些不同。《天文誌》說:心宿三星,是天王的正位。中為明堂,前為太子,後為庶子。前星直則失勢,明則吉祥。現在前星直而暗,又有彗星淩逼,正說明立太子的事亟待解決,哪裡隻是西北有事?

接著就說氣候、地理。夏天淫雨不斷,又有過幾次地震,這是陰盛陽衰,一樣預示太子的事須臾不可怠慢。

說完天文地理,這才說到人事。他也說了兩個古人。一個就是大家都說到的西漢成帝劉驁,但是非卻完全顛倒了。他說漢成帝劉驁不該聽信奸臣王根的話,不立中山王劉興,而改立定陶王劉欣,成了哀帝,將事情搞得一塌糊塗。還有一個,就是東漢衝帝劉炳。他死後由小人梁冀主謀,放著賢德嚴明的清河王劉蒜不立,偏要立樂安王的八歲孫子劉纘,更鬨得不可收拾。這兩個都是不慎於立嗣的前車之鑒,教訓要多深有多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被辭退後,我激活了無限分身 田野的變遷 小寡婦與糙漢 官宣有崽後,反派被迫從良 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 514局 賊老天,我詛咒你 隱居長生:我在深山建立隱世家族 退圈失敗後,我靠慢綜爆紅全網 直播挑戰,百次誤入案發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