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一營是組織上在張安平的建議下,特意將美械集中使用組建的一個作戰單位。
最初隻是一個連級的編製,但以其為模板進行宣傳後,引起了海外華僑的注意,在大量資源的傾斜下,原為連級作戰單位的特一營,便逐漸升格為營,其構架也在不斷的增多——升格為營以後、原先基礎上擴建的三個連現在增加到了五個連,還有一個直屬的炮兵排和偵查排。
從浙東一路北上,經過了淮南、淮北、蘇北、蘇中最後來到蘇南的佐克和詹姆斯,對新四軍的作戰單位的裝備有個清晰的認知,卻沒想到才進蘇南範圍,迎頭就撞上了一支全美械的連隊,本以為是蘇南忠救軍的某支精銳,卻沒想到表明身份稍一打聽後才得知這個連隊隸屬特一營。
而特一營隸屬新四軍!
彼時的佐克和詹姆斯直接驚呆了。
這段時間,他們幾乎一直跟新四軍打交道,見過裝備古老卻精神麵貌高漲的遊擊隊,也跟新四軍的主力部隊打過交道,儘管他們高漲的鬥誌、高昂的士氣讓兩人很感慨,但不管是新四軍的主力,還是新四軍所屬的遊擊隊,全都隱藏不了一個字:
窮!
新四軍的主力部隊,因為截獲過日軍往華北方向運送的大量軍火,雖然做到了人手一支步槍,可彈藥卻還是極其匱乏的,一次戰鬥普通士兵能配發十顆子彈是常態(這個時空,不是原時空哈)。
以至於佐克和詹姆斯在新四軍中聽到過這麼一個笑話:
某支日軍部隊僅有的兩名軍官中彈了,好消息是一槍是國軍打的,壞消息是一槍是新四軍打的。
翻譯過來:
好消息是被國軍打中的軍官負傷、壞消息是被新四軍打中的軍官必死無疑……
因為新四軍窮,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神槍手。
這雖然是笑話,但無不說明了新四軍的情況。
但眼前的這支部隊卻超乎了佐克和詹姆斯的預料,他們大多使用的是美製的M1步槍,這種一次能裝八顆子彈的半自動步槍,怎麼看都跟新四軍的氣質不符。
除此之外,他們中的部份人還裝備著【芝加哥打字機】和理論上應該在42年才出現、卻因為張安平的緣故,早在37年前就出現的M3衝鋒槍。
通暢來說,新四軍一個連才能有數挺機槍,而這個“數”絕對超不過一個巴掌,但眼前的這個特一營,他們做到了每個班一挺美製輕機槍。
在中國戰區大顯身手的火箭筒更是每排必備。
如果說這些可能是假象,那每個士兵滿當當的子彈袋就不是騙人的——在人均不超過十顆子彈的新四軍中,這個營的士兵,每個人都攜帶著至少五十顆以上的子彈,而他們中的衝鋒槍手,每個人至少備著三個以上的彈匣。
佐克和詹姆斯可不認為這些彈匣裡麵都是空的。
在被特一營的士兵帶去營部的時候,佐克不可思議的低聲詢問張安平:
“張,怎麼回事,他們竟然會有如此豪華的裝備?!”
張安平不屑的道:“集中資源打造的範例而已。”
“嗯,他們的營長還是從我中央軍校畢業的學生,以前是國軍的團長,南京保衛戰跟部隊失散,陰差陽錯之下加入了新四軍。”
“這支部隊之所以優秀,我看跟他們的長官出自國軍有莫大的聯係。”
張安平的回答像個“搬弄是非的小人”——在浙東的時候,張安平還能心平氣和的直麵新四軍,但從淮南開始,他就進化成“搬弄是非的小人”了。
佐克倒也理解張安平的這種變化,畢竟他每到一地,在忠救軍中待的時間不多,大多數時候都是呆在新四軍中進行各種調研,用中國話來說那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自己的好友“張”心情越來越差那也是能理解的。
可理解歸理解,金主總是高高在上的,張安平不滿也好、生氣也罷,都影響不了佐克的決心,畢竟他手裡有張安平最想要的東西。
帶著一行人向營部走去的士兵斜著眼瞥了眼大言不慚的張安平,看在美國人的份上並沒有出言譏諷,隻是態度卻不由差了起來,隻回答佐克和詹姆斯的提問,對張安平的提問仿若未聞。
還沒到營部,一行人就碰到了主動出來迎接的周衛國,相比原時空中的獨臂團長,這個時空的周衛國手臂倒是完好無損。
“佐克上校,歡迎來到特一營——”周衛國主動迎上一行人打招呼,隨後直麵張安平,不卑不亢的道:“張長官好。”
張安平帶美國友人“遊曆”蘇浙戰區,已經不算秘密了,日本人都聽到了消息,還彆說,日本情報部門還是很動心的,派出了數支暗殺隊意欲將這個心腹大患趁機消滅。
但這些暗殺隊根本沒法在根據地和忠救軍的活動區域內暢行,迄今為止已經被消滅了不下五支。
連日本人都能收到消息,周衛國收到的消息當然不會比日本人少。
麵對周衛國不卑不亢的問好,張安平淡淡道:“周團座,咱們進去說話吧。”
“張長官你還是叫我周營長吧——各位請。”周衛國糾正了張安平的故意錯誤的用詞後做出了請的手勢。
張安平雖然表現的很“惡心”,但偏偏自己的同誌周衛國對他這位主沒有一丁點辦法。
論起軍銜,張安平是正兒八經的國軍少將;
雖然張世豪對我軍的敵意甚重,且還是出了名的頑固分子,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張世豪也就是在堅持不懈滲透地下黨,但從不乾向友軍揮刀的事,就連借刀殺人都不乾。
而張世豪堅定的抗戰立場是有目共睹的,地下黨方麵哪怕不少人對張世豪恨的咬牙切齒,但也不能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對其惡語相向。
喊一聲“張長官”,應付下場麵就是大多數我方成員能做的事。
所以周衛國隻得儘量將場麵的禮儀維持。
進入指揮部後,佐克第一眼就注意到尚未完成作業的作戰地圖,他不由上前打量後,好奇道:
“周營長,你地圖作業的手法好像跟我之前見過的不一樣。”
不待周衛國回答,張安平就漫不經心的用英語道:“佐克,周衛國留學過德國,我要是沒記錯的話,是柏林軍事學院。”
周衛國立刻用英語一語雙關道:“張長官對我的履曆確實了解啊。”
張安平稍錯愕後立刻用英語回答:
“周團座畢竟是黨國培養出的高端人才——可惜當初南京保衛戰後周團座走錯了地方,周團座,我覺得忠救軍更適合你。”
周衛國淡然道:“多謝張長官的美意,但衛國現在已經習慣了這邊。”
“張,咱們說正事——”佐克不滿的看了眼張安平後,對周衛國道:“周營長,我看你這個地圖上的作業,是想拔掉丁山鎮和蜀山鎮這兩個宜興日軍突出來的據點?”
“嗯,丁山和蜀山據點扼守在大潮山前,嚴重影響到我方的出入,也對太湖的漁民影響甚重,所以上級命令我部和16旅獨2團一道拔出日軍的這兩枚釘子。”周衛國大致的介紹道:
“日軍在丁山鎮方向有一個大隊,該大隊欠一個中隊,在蜀山鎮方向則有一個大隊外加兩個炮兵中隊,就目前的兵力對比而言,我方跟敵人是持平的。”
按照編製對比而言,日軍的大隊對標的是中國軍隊標準的營——但日本人的一個滿編大隊人數卻足足一千一百多人,而中國軍隊的一個團,通常人數才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有時候一個團的人數甚至連千人都達不到。
當然,楚雲飛的五千人的三五八團是個例外,就像李雲龍的獨立團彙合後突破七千人一樣,完全就是例外。
不過涅槃重生的新四軍在編製上儘量不做到了縮編,所以一個團保持在了一千六百餘人,再加上八百多人的特一營,說持平倒也合理。
“人數持平?”佐克愕然的看著周衛國:“周營長,人數持平的情況下,你們竟然想攻打同等兵力的日軍防守的據點?”
“我記得你們中國的孫子兵法上說,如果有十倍於敵人的力量,那就要去包圍敵人,如果是五倍的力量,那就要去進攻,要是一倍於敵人的力量,那就得想方設法的分散敵人,和敵人數量相同的情況下,要想辦法擊敗敵人——但這應該說的不是同等兵力下攻打依仗據點防守的敵人吧?”
周衛國很意外,沒想到佐克居然能說出“白話版”的孫子兵法,他正色解釋道:
“佐克上校,軟實力也是計算在兵力之中的——你不應該乾涉我的指揮。”
“對不起,是我太激動了。”佐克立刻道:“周營長,接下來我就在這裡看貴部打仗,沒問題吧?”
“隻要不乾涉我指揮,我代表歡迎特一營歡迎佐克上校。”
周衛國的熱情到此為止——因為接下來他就要準備眼前的這場仗了。
佐克已經習慣了在新四軍中做一個看客,很自覺的坐到了一邊,以旁觀者的身份開始觀察接下來要打的這一場仗。
詹姆斯慣例開始了在特一營的考察,由鄭翊和曲元木負責陪同,而張安平則“不放心”的陪在佐克身邊。
……
這場仗是由特一營和獨2團一起打的,但負責指揮的是16旅王旅長,期間佐克和張安平跟著周衛國去了一趟16旅指揮部,知道了這次作戰的大概計劃:
特一營負責對丁山鎮的進攻,以近乎同等的兵力來攻占丁山鎮,而獨立二團則負責阻擊蜀山鎮方向的日寇援兵,除此之外16旅麾下的其他四個團則負責阻擊長興、溧陽和宜興三個方向的敵人援兵。
這份計劃讓佐克詫異不已,他以為是新四軍手上沒兵不得已才如此做,沒想到投入了一個五團製的旅外加一個特一營!
在回去的路上,佐克趁著和周衛國拉開空檔的機會詢問張安平:
“張,你覺得他們會贏嗎?”
從第16旅展現出來的力量來看,一個下轄了五個團的旅級單位,足以稱作是師級單位了,如此規模的一支部隊,在進攻丁山的戰鬥中,卻隻投入一個不足千人的特一營,佐克感受到了一股驕傲的味道。
誠然,特一營在裝備上是極其占優勢的,但佐克始終覺得過於膨脹了。
“贏不贏我不好說,反正這就是一場為你我專門準備的大戲,準確說我就是一個添頭,你才是主角。一場專門為你準備的大戲,他們不會唱崩的——”張安平不屑道:
“所以,即便打贏了我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這就是一場為特定人群準備的特定的戰鬥而已。”
就像張安平說的這樣,這確實是為佐克而特意準備的,但這場戰鬥真正的策劃人,卻叫……張安平。
就是這個用不屑的語氣“揭露”這場戰鬥本質的張安平。
佐克並不覺得意外,他在一個個抗日根據地中成為座上賓,自然不是因為他長得帥。
但他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你們國軍也不是沒給我們準備大戲,但你們準備的大戲呢?
他忍受不了張安平這種不屑的口吻,遂回應:
“不管是有準備還是沒準備,能將一場戲唱完安然落幕才是最重要的,張,忠救軍難道就不是這麼做的嗎?”
張安平被嗆的不會說話了。
嗯,其實是他目的達到了,沒必要再昧著良心說自己同誌的壞話。
周衛國的聽力不錯,隱隱間聽到了兩人的對話,他暗中搖搖頭,對大名鼎鼎的張世豪不禁又低看了三分。
……
隨著16旅布置妥當,新四軍的這一次拔點行動便在周衛國的指揮下率先展開。
周衛國的這一次針對丁山鎮的指揮作戰,讓佐克大開眼界。
駐紮在丁山鎮的日軍大隊,擁有一個裝備了兩門70毫米步兵炮的炮小隊,除此之外,該部還有一個十挺重機槍的機槍中隊。
在攻防作戰中,炮兵和重機槍的威力是顯而易見的強,尤其是對擁有固定工事的防守方的加成更大。
所以在戰前周衛國便製定了滲透突擊的計劃。
他手上的偵查排在事先便滲透進入了丁山鎮內,並在策反偽軍的照應下,將偵察排所裝備的衝鋒槍悉數運送進入了鎮內。
在特一營發起了進攻以後,偵查排對日軍的炮兵陣地進行了突襲,在第一時間解決了炮兵陣地——通常來說,這時候就應該銷毀兩門步兵炮,免得被敵人奪走繼而讓進攻部隊再次麵臨炮兵的威脅。
但特一營畢竟是新四軍,兩門炮在手,他們哪舍得炸?
一個四十多人的偵察排,便以炮兵陣地為防禦陣地,硬扛日軍的反撲。
好在特一營的偵察排戰士各個身懷絕技,有幾名士兵會操作步兵炮,在兩門步兵炮的加持下,頂住了來自日軍的反撲。
而外圍的特一營戰士,趁著日軍抽調力量反撲炮兵陣地之際,這時候發起了英勇的突擊,儘管在日軍重機槍的掃射下,進攻的戰士倒下了一個又一個,可攜帶火箭筒的突擊二隊卻成功的突破到了火箭筒的射程之內,隨後開始了挨個點名。
能防迫擊炮的固定工事,在火箭彈下卻如同豆腐一樣,隨著防禦工事群中最核心的重機槍工事被挨個點名,按捺了許久的特一營全線壓上,展開了衝鋒作戰。
佐克完全被特一營的打法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