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藝考考官?月票加更3)
想想,李昊都覺得感慨。
想當年,華藝何等風光。
毫無疑問的內地第一影視公司。
華藝的一姐就是內娛的一姐,華藝的一哥就是內娛的一哥。
所有的明星,都想要攀上華藝這棵大樹。
電影有馮曉剛,電視劇有張紀忠,資源不缺著。
那時候,哪怕遭遇王晶花帶著旗下幾十個藝人跳槽到橙天,連媒體都驚呼‘華藝被掏空了’。
但是華藝依舊穩穩渡過,因為華藝掌握著大量的資源。
而2009年,華藝上市,融資到大量的錢。
如果說,華藝將融資到的錢好好地用來拍電影、電視劇,完善華藝公司,那麼昊天傳媒想要成長到今天,難度起碼加大一倍!
可惜沒有!
原本雙方還會進行一些合作,昊天傳媒吃肉,華藝跟著吃點小肉。
可是去年那把火之後,一切都變了。
李昊可不是什麼大度的人,沒有落井下石也就罷了,讓他選擇放下主動去打招呼,他可做不到。
王忠軍也看到了進來的李昊,眼中閃過一抹複雜之色。
李昊風光無限,再看看自己兩兄弟,卻是落寞了。
去年他們賣收藏品、賣房產,將存款都拿出來,將拿到的地都拿出來。
使勁了九牛二虎之力,傾儘所有,才堪堪渡過那一劫。
之前賣慘,不過是想要博同情,真的不做影視,兩人可舍不得。
畢竟影視行業他們做了二十多年了,門路輕,人脈廣,利潤率又高,而且還有那麼多漂亮的女明星,他們怎麼真的不做影視呢。
不做影視,去做房地產,他們現在也沒有錢了,那些房地產大佬誰會真正地瞧得起他們。
再看看李昊,主體公司都沒有上市,通過旗下公司包裝上市,整體市值就相當恐怖,身家財富遠勝於他們。
完整的生態鏈,哪怕其他影視公司聯手,都不可能擊敗昊天傳媒。
李昊和其他人一番寒暄,隨著會議時間即將到,李昊便在第一排中間的位置坐下。
領導進來,鼓掌。
領導發表講話,在講話中對2018年中國電影取得的發展成績做了總結。
從電影界貫徹精神,落實電影機構改革決策部署,再到電影管理體製進一步健全。
然後給出一個定調,那就是電影事業產業實現了新跨越,中國電影呈現出積極健康、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麵。
這是這十幾年來,不斷重複的一句話。
李昊閉著眼睛不看稿子,都能背得出來。
當然問題還是那幾個問題,創作質量與觀眾期待的差距、行業治理和市場規範相對粗放、高素質人才還比較缺乏、國際影響力亟待提升。
這些問題,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比如創作質量這方麵,實在是拍攝微電影,哪怕不在電影院上映,賣給視頻網站平台,都能賺錢。
市場增長太快了,以至於隨隨便便,質量隻要不是差的太辣眼睛,至少都能回本。
這就湧進了很多渾水摸魚的人。
高素質人才缺乏,這一點也是實實在在的問題,編劇、導演、演員等等,與好萊塢差距都是相當明顯,而要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比如每一年,其實國家都有派潛力股前去美國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