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樓三樓,張六將兌換好的金銀,堆放在桌上。
“大官人,全都在這裡了。”張六說話的時候,有些肉疼,這些錢,可都是一個個銅板,聚少成多,辛辛苦苦賺回來的。
這段時日,他為了能把獅子樓經營好,是起早貪黑,連張家都不回了,隻住在後邊的宅院裡。
“就這麼點?”張正道直皺眉。
張六訕訕道:“大官人若是嫌少,小人那裡還存著二十貫錢。”
張正道用手指關節,敲擊著桌麵,沉思片刻,又問道:“孫三明日能回來麼?”
張六思忖一下,搖頭道:“怕是難,後天一準能到。”
張正道盤算了一下手裡的銀錢,倒也能支持梁山大寨的基礎建設。
按照現在的糧價折算,鬥米在百文銅錢上下,一貫錢可以買上七、八鬥米,千貫錢便可買上萬鬥米。
這萬鬥米可不算少,一鬥米約是後世的十二斤上下,萬鬥便是十二萬斤米,夠五百人的山寨,足足吃上一年,還綽綽有餘。
張正道這麼一盤算,倒是有些底氣了,隻要買到足夠的糧食,自然能支撐山寨正常運轉。
退一步講,若是真到山窮水儘之時,還是可以帶人下山借糧的嘛。
梁山泊周邊的一些村鎮,尋上幾個惡跡斑斑的狗大戶,替天行道,借些錢糧,也不為過。
“先把錢收好,等孫三回來再做商議。”張正道吩咐張六將這些金銀收起來。
把這堆兒金銀,收攏到一個布袋內,張六拎了下去。
喝了一口水,潤了一下乾澀的喉嚨,張正道手指繼續敲擊著桌案,想著心事。
想來想去,最後還是要落到一個“錢”字上。
有了錢,他才可以養活這麼一大家子的嬌妻美妾。
有了錢,他才可以囤積糧草,修整戈矛,暗中支撐梁山泊壯大發展。
有了錢,他才可以打點蔡京,為自己撈上一個官職,與汴梁城裡的那些大人物,周旋一番。
隻是,如何快速搞錢,積累身家呢?
張正道皺眉苦思,將自己這幾個月的發家史,簡單總結了一下,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吃軟飯!
“想不到我還是得靠女人來成事!”張正道喃喃自語,苦笑一聲。
不過好在,對於吃軟飯的這套技能,大官人已經是輕車熟路。畢竟有林氏和韋夫人珠玉在前,積累了不少的寶貴經驗。
“張六,滾上來。”張正道呼喊一聲,狗腿子便應聲而至,飛奔上來。
“大官人,還有什麼吩咐?”張六恭敬道。
“這清河縣裡,還有哪些有錢的俏寡婦?”張正道直接問道。
張六一愣,而後反應過來,思索片刻,忙道:“大官人,那自然是楊家大嫂了。”
自從知道自家大官人的一些特殊嗜好,張六早已經把清河縣的所有寡婦門,都給摸了個通透。
這狗腿子湊近了一些,諂笑道:“楊家大嫂的男人,聽說在運河裡翻了船,死在了外地,守寡至今已有一年多了。”
楊家大嫂?
見大官人臉上有些疑惑,張六叫道:“大官人,您忘了,就是給咱們縫製衣物的孟三姐啊,她可是會一手好刺繡。”
張正道的眼睛一亮,想起那孟三姐的身段,凹凸曼妙,皮膚白皙細嫩,長相也甚是俏麗,算得上是一個周正堪憐的美婦人。
張六見大官人的臉上浮現笑意,豈會不明白他的心思,繼續道:“大官人可是對楊家大嫂有情?”
張正道嗬斥道:“說的什麼話,什麼有情無情的,你還知道些什麼,一並道來,恁地囉嗦。”
張六又是訕訕一笑,而後接著道:“我聽人說,那賣翠花的薛嫂,沒少替楊家大嫂說媒。”
“先前,楊家大嫂才喪夫半年多,怕惹人說閒話,因此一直推脫,不肯改嫁。”張六將平日裡聽來的閒言碎語,徐徐道來:“直到上個月,那楊宗錫滿了一年忌日,若是這個時候,楊家大嫂改嫁,街坊鄰裡,也沒人會說什麼閒話。”
張正道其實對孟三姐的印象,極為深刻。這位美婦人,還曾向他打聽過西門慶的事,許是先前有人給她說過媒。
“你去和那薛嫂講,我有意納楊家大嫂過門,這件事她要是能給我說成了,本官人不吝賞賜。”張正道決定,將這位美婦人也娶進家中。
至少,以後給女團的幾個姐兒,縫製衣物的錢,算是省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