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東宮設堂_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東宮設堂(1 / 2)

建德堂再開,朱標設一廳於東宮門外,命曰“問民局”。

不設官、不設階,凡有戶籍、編製、田稅、折統之疑,可陳一紙,由東宮錄者十人一日輪轉,句句批回。

三日之內,問民紙近百份,竟有丁役、布莊、米行之人連夜遞文,僅為一事:

“太子可否聽我一句?”

朱標批於卷末:“太子不問,是廢;太子不聽,是死。”

“願問者儘來。”

文淵閣中,朱元璋看完“問民錄”第一冊,沉默良久。

梁肅立於下方,緩聲道:“陛下,太子所行,已過東宮之製。”

“再不止於朝議,而直通民言。”

“恐民之所聚,難可束矣。”

朱元璋緩緩合上卷冊,道:“你說他越權。”

“可你又知不知道,朕年輕時,也曾於布行門外聽人罵吏?”

“那時,我亦不識一個法字。”

“可我知道,他們罵的不是我,是他們活不下去的命。”

他微微歎息:“若太子真敢聽,真敢改……那這權,讓他越了,又如何?”

“你若真怕,就彆當這輔臣。”

梁肅麵色一沉,卻不敢言。

建德堂內,晨風初起,簾影搖動。

朱標坐於主案之前,翻閱昨夜所錄《外策錄》第三冊。

案邊香盞未滅,殘灰半落,卻未有人更換。他從未催促,也從未嫌棄。

顧清萍立於帷後,一雙眼靜靜望著他,似是欲言又止。

朱標輕輕合上卷冊,轉眸:“你要說‘鏡爭’之事了?”

顧清萍低聲:“今日司禮監送來早錄,言官李述、給事中王琛、禮部侍郎王子韶,於文淵閣前議論外策堂設製之失,言辭頗重,疑有‘越位問政’之嫌。”

朱標笑了笑,不見怒意,反而提筆,在手邊絹帛上寫下兩個字——“鏡爭”。

他道:“果然來了。”

顧清萍凝聲:“王子韶之名,三年前便曾在翰林院上駁策學設堂,是老禮家人。如今卻連李述、王琛兩人也結伴而出,是有人在背後牽線?”

朱標卻問:“他們說了哪幾句話?”

顧清萍翻出抄錄早錄:“李述言:‘外策設言而不設官,是以非製控議。’王琛言:‘堂議不止於論,是以非言控勢。’至於王子韶,更言:‘太子若不審己位分,何以為宗廟法統?’”

朱標淡淡道:“他們倒也並非全無道理。”

顧清萍微怔:“您不辯?”

“他們指的是‘位’,我問的是‘政’。”

朱標目光如常,卻語氣一頓,“他們所守的是舊體製,我所設的是新問法。二者若真不可兼容,那便不是我的錯。”

他望向窗外廊簷垂影:“不過,既然他們想問‘太子該不該問政’,那我便給他們一個機會。”

“傳令東宮內設‘鏡議之日’,擇五人共堂論‘君位與政責’,禮部可薦三人,東宮留二人,各持一議,於外策堂公開辯問。”

顧清萍蹙眉:“您這是正麵迎戰。”

朱標輕笑:“我要他們明白,我設堂非為控權,是為控心。”

“若我連問一句‘我問政,錯在何處’都不敢問,還何來之東宮?”

三日後,外策堂首設“鏡議之日”。

堂設兩案,東案由太子主坐,左右設兩席,一為禮部侍郎王子韶,一為翰林院成進士柳攸之。

西案為士子出席三人,其中之一乃建德堂舊習生孫齊。

朱標一身素袍,不披龍章,僅係文帶,親自坐堂。

首問由朱標親開:“今日所議,隻問一事:太子問政,可否設策堂聽言?”

王子韶率先起身,聲如撞鐘:“殿下為儲君,當以謹慎自持。王者不爭,太子不議,設堂問政,是為越位。”

“臣非言殿下不賢,而是欲殿下能自守禮度。設堂者,官之事也,聽策者,帝之權也。今設而主聽,天下士子觀之,以為太子已行君之責矣。”

朱標麵無異色:“你言太子不當聽策,是否言太子不當議政?”

王子韶頓住,片刻才道:“可問,但不應設製。”

“太子應以‘學問之所’而非‘政議之堂’。”

朱標拱手一禮:“既如此,臣下可否於東宮堂前自言策議?”

王子韶答:“若無設堂,自言可也。”

朱標再問:“若人自言,我聽之,是否便是‘聽政’?”

王子韶一愣,未語。

朱標環顧諸人:“諸位不言我所問之義,隻言我設堂之‘象’,那請問:象與實,孰重?”

一語落,眾人皆默。

此時,柳攸之輕聲道:“太子之設堂,乃以問為心,以政為跡。非設權柄之器,而是設對話之席。”

“若因一‘設’字,便斷其越位,恐是以形斷義,失之偏頗。”

王子韶麵色不豫:“你是東宮舊習生,怎可偏言?”

柳攸之拱手:“臣之所言,不為人情,隻為理通。”

朱標起身,溫聲道:“今日我不定論,不裁語。”

“但我願將此‘鏡議’所錄,全交太史館,刻為一章,列於《問政錄》之後。”

“願後世子孫,觀之自斷。”

場下眾人動容。王子韶眼神一沉,終未再語。

王府中。

黃祁展卷後歎息:“殿下此招,雖不破敵,卻削其心鋒。”

朱瀚倚案沉吟:“朱標已懂得如何讓對手在他設下的場子裡——自失鋒铓。”

“但接下來,才是更難之事。”

黃祁不解:“王爺所指為何?”

朱瀚緩緩道:“要讓朝臣不怕你設堂,不怕你問政——而是願主動投言。”

“這,才是真正的‘執筆而不攝權’。”

當晚,顧清萍為朱標熬了藥湯,見他連夜改書案中《問政新錄》,輕聲勸道:“您今日已駁禮官、穩言官,實屬大勝,何須徹夜批改?”

朱標目不轉睛:“今日設堂問政,是為理。”

“但理之後,要有術。”

他抬頭看著她,聲音低沉:“我能開堂,能駁難,能釋疑。”

“但接下來——我要讓他們,願意留下。”

“堂開不難,難的是……不散。”

顧清萍輕輕握住他的手,眼中泛起罕見的光:“我信你。”

而此時,文淵閣後閣燈火通明,朱元璋看完《鏡議全錄》,久久不語。

許久,他才將卷冊輕放一旁,喃喃自語:“朱標啊,你已不需人扶。”

“可你日後要走的,是孤身設局之路。”

“你能扛嗎?”

身後簾影動,朱瀚緩步而入,躬身行禮。

朱元璋不看他,隻問一句:“你看那‘鏡議’,怎麼看?”

朱瀚微笑:“侄兒已能照鏡,臣該退後一步。”

朱元璋望向他:“可你不退,他才更安。”


最新小说: 歡喜黑化後,大殺四方 驚悚靈異 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獵傳奇 星辰墟 濱津市第十三中學 少年特戰 山野神醫好快活! 周途儘處,唯汝有爾 直播出海打撈後,我成了警局常客 你和好兄弟共同穿越到了修仙世界